怀念父亲三周年的话 一萱怀念父亲

怀念父亲

一萱

  今天是老父亲走了整整两周年的日子。九十岁的父亲走了。清楚地记得他活着的点点滴滴。如今的一切都变成了记忆,唯有留在亲人心中的都是点点滴滴的温暖的记忆。或严厉的、或慈爱的无数的生活片段。我对着键盘敲击下来的这些文字,就是父亲活着的证据。

  翻开疫情期间,在老家陪伴父亲的那段岁月的日记,仿佛父亲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眼前。那沉默地瘦削的脸盘,半躺在床上,无法走动的他,孤独地静默着。父亲去的那段日子,吃东西已经不多。早晨是馍馍泡糊糊。他想吃糖,自然我就用一小勺子撒一点,糊糊已经是老味道了。那个时候,我已经吃厌倦了,想想自己的老父亲,为了不麻烦亲人,吃那千篇一律的早餐。大约凌晨五点,父亲就醒了。醒了之后,我要为父亲烧好开水,泡糊糊。因为这个所谓的早茶是母亲活着的时候,大约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有的习惯。

  母亲总是天还没有亮就起床,厨房里灯亮了,炊烟袅袅,母亲将烧好的开水,给父亲用蒸面糊糊,拌着白糖,端给了父亲。父亲在黑洞洞的院子里,将热腾腾的一碗喝进去了。是的,那是母亲的爱,是温暖。尤其是北方春寒料峭,干活需要力气。出去也是冷飕飕的。那这一碗温暖的早茶,给父亲补充了体力,带来了温暖。对于体力劳动者来说,真的很重要。对于我们这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也许不需要,只需要热开水就行了。可是,对于父亲,五点多到八点多,需要干三个小时的劳动啊。许多人家是睡到八点才醒,才去慢腾腾地吃完早餐上工,父亲此时已经做了三个小时的活了。春夏农忙的时候,在地上操劳。冬天没有农活的时候,不停地在做木工活,为别人做家具,也为别人忙着碾米推磨。他做的事情是许多人的三四倍啊。

  年少的我,特别不理解父亲,总是觉得父亲管教我们太严格了。不允许我们打扑克,不允许我们走家串门聊天。我们的时间总是排得满满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固定的家务。我们不能是吃闲饭的。尤其是早起,起初真的非常痛苦,甚至觉得是阴影。总是渴望享受,渴望自由自在的懒惰。可是,当我上初一,遇到转学之后的学习困难之后,我发觉早起简直是太好了,给我增添了无穷的动力。以至于工作之后,因为有早起的习惯,让我比许多人的工作效率都高。我的随笔,我的读书笔记,我的锻炼都是早晨八点之前完成的。

  如今的我,在万籁俱寂的清晨,早早起来,听雪漠老师的课,给灵魂充电,然后跑出去,迎接朝霞,看着鸟儿在湖面上翻飞,空气那样清新,休息了一夜,精神满满,我感受到了早起的好处。

  深深感谢父母亲,他们给了我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为利益低眉折腰的尊严,勤勤恳恳学习的精神。

    在这样的日子,深深怀念双亲,您的儿女永远爱你,请你们安心,他们定然在世界上活出精彩的自己。

  (作者简介:张花香,笔名,一萱。甘州区人,早年南下广州任教。18年来培训家长约5万人,讲座约有200多场。重点研究小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2005年起,研究书法教育的行为矫正和心性养成、品德提升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通过13年的实践,卓有成效。2013年与著名书法家、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材指导专家席殊合著《小学语文写字课》)

怀念父亲三周年的话 一萱怀念父亲(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