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义的分类及分析(从心理域到体貌域)

原文作者:王 虎,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词义的分类及分析?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词义的分类及分析(从心理域到体貌域)

词义的分类及分析

原文作者:

王 虎,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张明辉,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原文标题:

《从心理域到体貌域——谈“悦”词义的演变》

原文出处:

《中国语文》2016年第4期

文章指出,虽然从古到今,“悦”一直可以表示“高兴”“喜欢”等义,但从中古开始,“悦”的语素义从心理域跳跃到了体貌域,“悦”的词义从“高兴、喜欢”等表心理活动引申到表“亮丽、明亮”等体貌特征。作者通过大量实例详解了一些辞书、注解中对由“悦”作为构词语素构词的复音词的误解。

文章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第二部分用实际语料举例论证。

“悦”作为构词语素,可以组成“悦泽”“充悦”“光悦”等复音词,在这些词语中,“悦”已没有喜悦义,而是表示亮丽的意思,最早用例是汉代的“悦泽”:

君不见大泽中雉乎? 五步一噣,终日乃饱,羽毛悦泽,光照于日月,奋翼争鸣,声响于陵泽者何? 彼乐其志也。援置之囷仓中,常噣粱粟,不旦时而饱,然犹羽毛憔悴,志气益下,低头不鸣,夫食岂不善哉? 彼不得其志故也。(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

作者认为句中“悦泽”与“憔悴”相对,形容雉羽毛鲜艳明亮。由此可见,可见,“悦泽”最初修饰的是禽类,形容羽毛亮丽。

中古“悦泽”开始修饰面色、肌肤、皮毛等。作者列举了诸多中古的例句,从中归纳出“悦泽”用来形容羽毛、肌肤等外表亮丽,如三国康僧会《六度集经·须大拏经》: “斯儿端正,手足悦泽,不任劳作。”同时也可用作动词,如《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七窍病下》: “面脂主悦泽人面,耐老方”。

关于“悦泽”的构词理据,前人有分析认为心情愉悦的外在体现是面貌的光润光泽,故“悦”是“因喜悦而润泽”。但作者认为在“毛羽悦泽”这句话中,因为主语“毛羽”是无生命物体,不具有“喜悦”等心理活动,“悦泽”需要重新分析,“悦”虽可以从字面解释为“悦目”的意思,但隐含义是色彩的明亮。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组合关系的变化,“悦泽”中“悦”引申出亮丽义,即从心理域跳跃到体貌域,“悦泽”成为一个联合式复音词。

此外,作者还考察了其他一些包含“悦”的复音词的词义。如“光悦”的意思是光亮,在唐宋语料中“光悦”特指的是面色光亮,是并列式复音词。“充悦”多指(身体、面色等) 亮泽白胖,还可以从具体的身体丰润引申到书法字体的肥厚,如:王子敬书如河朔少年,皆充悦,举体沓拖,而不可耐。钱易如美丈夫,肌体充悦,神气清秀。(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二)。“丰悦”意同“充悦”,形容肌肤光润白胖。“肥悦”的意思是丰润光泽。“悦白”即“白净悦泽”,意思是光润白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