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儿童的教育电影观后感推荐(读懂孩子的6-18岁)

适合儿童的教育电影观后感推荐(读懂孩子的6-18岁)(1)

文丨鱼爸

1

一部影片,记录一个男孩从6岁到18岁的成长。

6岁到18岁,成长其实真的就在眨眼之间。

这部电影花了12年拍摄完成,一个叫梅森的男孩从6岁到18岁的成长历程,并且全程都没有更换过演员。


12年的时光里,让我们看到一个孩子的成长,更给父母以思考。

看着男主梅森从一个有着婴儿肥和塌鼻子的漂亮男孩,逐渐进入青春期并长成一位胡子拉渣、略带阴郁的男人。

相信会勾起很多人对自己的少年时代的回忆,也会看着自己身边的孩子。

憧憬一下孩子的未来又会怎么样?


适合儿童的教育电影观后感推荐(读懂孩子的6-18岁)(2)


2


你不能要求孩子太多,以为牢牢抓住孩子,给孩子最棒的,最后他就会回报给你一个最好的人生。

这部影片给我们启发是:岁月流转,一切顺其自然。

在教养孩子的道路上,真的需要一种这样的心态。

因为想要控制孩子的人生,想要他们永远听话,永远正确,永远幸福快乐,这怎么可能呢。

可我们却常常因为孩子反抗调皮而生气,因为孩子某一科功课落后而着急,变得焦虑而痛苦。

有时候,我们看着秋风扫来的落叶,会舍不得夏日的灿烂。

但是秋有秋的美,就算寒冬都有它特殊的美。

养孩子,真的就是在流水账一般的日子里过去,没有轰轰烈烈的狗血剧情。

一切显得平平淡淡,你要忍受的住,把握得住。

每天起床、洗漱、吃早餐,开始一天的学习和玩乐。

每一分钟的生命都要自己去度过,或者陪伴着一起度过。


真的如同影片流水账一般的接地气的镜头那样。

让时间见证成长,而每一分的付出、累积,才筑成这座人生的大厦。

每个人的人生都在按照他自己的路线走着。

为人父母,真的只要在关键的地方引导,平常默默地鼓励支持就好。

要让孩子独立,而不是牢牢抓住不放。


正如这电影主题曲《Hero 》 所写那样:

婴儿才需要保护

但是我是个孩子,像其他人一样

所以让我走吧

我不想成为你的英雄……


适合儿童的教育电影观后感推荐(读懂孩子的6-18岁)(3)


3


无论生活如何,父母得看到光,一起努力,给孩子一个温暖的童年。

父母能够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更好地自己。

不论贫穷富有,都是你可以给孩子的。

在影片中,梅森的童年在很多人的眼里应该说是不幸的。

他性格细腻,多愁善感。父母离异,他和一个姐姐跟着妈妈生活。

妈妈还要自己完成没有修完的学业,贫困一直紧紧地扼住他们的脖子。

最后只能求助外婆生活。

而他们的爸爸就是一个开着老式古董车张扬个性,写着不知名的歌的吊儿郎当的人,没有一个人会选择一个这样的男人结婚生子的。

但是不能否认,他还是一个不错的父亲。


随着孩子的成长,这个“不靠谱”的爸爸也逐渐成为成熟有责任感的男人。

父亲充当着两个孩子的精神导师,和孩子互说心事,甚至直接“严肃”地教女儿人生知识。


总是有一些鼓励的话语、政治教育、性启蒙、人生经验的分享。


在梅森遇到人生“难题”——初恋、失恋、毕业、困惑的时候,父亲也给他开导,解决问题。

适合儿童的教育电影观后感推荐(读懂孩子的6-18岁)(4)

就算父母分开了,但孩子们还是非常喜欢他,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父亲,每两周来接他和姐姐去度个周末,吃薯条睡沙发,看起来都很幸福,甚至他还想,他们是不是还会在一起?

另外一个原因是母亲没有去指责他作为父亲的身份。

她跟孩子们说:“我还爱着你们的爸爸,但那不意味着我们继续一起才是最好的选择。”


而且在孩子小时候,没有告知分开的真相,而是告诉孩子,爸爸在遥远的阿拉斯加州出海。

所以就算父母离异了,父亲在孩子们心目的形象是完整的,没有崩塌。

而片中母亲坚强而温和,她没有为生活妥协,没有总是说为了孩子,为了孩子。

后来,当她嫁给了自己的博士导师之后,她以为会幸福。

但是这任新丈夫酗酒家暴,还在吃早餐时,当着孩子们的面辱骂他们,掀翻了餐桌,用酒瓶砸了孩子们的餐具。

这场面简直不堪入目,孩子们都吓坏了。

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婚。


因为她深知一个暴力酗酒的爸爸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伤害。

宁愿选择了自己独自抚养,不妥协。

就算生活再难,至少有温暖和希望。


适合儿童的教育电影观后感推荐(读懂孩子的6-18岁)(5)


4


要理解孩子的叛逆,因为每个少年都曾以为自己能够单干,并且会干的很好。

想走进孩子的世界,请先和他站在平等的位置上。


叛逆,是成长的必需品。

如同蛇一样,必须一层一层蜕皮才能成长。

看到青春期的梅森,那盖住脸的长发,晚归的聚会,穿衣打扮的怪异。

父母和孩子的观点不同,直接会导致冲突。

以致于惹火了他的第二任继父,最后又一次家庭分离。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更多的是需要去接纳。

接纳孩子,是给他最好的礼物。

哪怕那些想法你看上去很癫狂,但是你也需要先去尊重,再谈引导。

比如孩子说自己想去当作家,并且想退学去四处旅行,你怎么办?

比如孩子说自己的理想就是做蛋糕,你怎么想?

或者孩子告诉你只是想开挖机,不想做工程师,你会赞同吗?

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有崇高远大的理想。

可是孩子往往却选择普通的归宿。

这下父母就急了。

适合儿童的教育电影观后感推荐(读懂孩子的6-18岁)(6)

而叛逆的孩子在行动上往往叛逆而轻狂的。

我少年时也曾有过一段这样的时光。

中学毕业那一年,因为离家很远去读高中,心里很想家。


左思右想之后,决定不读书了,要退学写书,做一个少年作家。

那时候韩寒刚刚因为发表《三重门》火了。

成为很多在校孩子的偶像。


幸好一个好友劝住了我,说再等等。

因为年龄差不多,他也没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根本就不够格。

每一个青春期的孩子,都有一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劲。

觉得自己就是天下第一。

梅森也是这样,他爱上了摄影,觉得自己就是牛逼的摄影师。

于是荒废学业,整天像个大师一样地将自己关在了暗室冲洗照片。

老师进来跟他说的一段话,我觉得值得每一个孩子听。

甚至很多成人也要听听:

“这些年,我见过很多有天赋的人,你认为他们之中有多少人能够在不自律,没有决心和职业道德的情况下成为专业人士?

我可以告诉你,我两个手指头就能数完了。你也不能,梅森。


这个世界竞争太激烈了。有太多愿意努力的天才,还有一大堆没有天赋的蠢蛋,他们都愿意超过你。


事实上,他们中的大多人正坐在外面的教室里,你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

做作业。做着你该做但没有做的事。


这就是成功和平庸之间的区别。

很多励志的成功故事都是编出来的,而真正成功的人都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

面对孩子青春期的叛逆,父母就需要更多的智慧。

青春期的孩子,他们需要“自主”,因为这是一个人成熟的必经之路。


所以父母更加需要温暖的教养方式——不太放松过也不太严厉,将父母的接纳和灵活的行为控制结合起来。


我们可以努力让孩子感受到家庭带给他的温暖,但是也不能宠溺得让他觉得自己有高人一等的特权。


我们可以用接纳和理解来表达关心,而非控制。

这时,孩子会跟你敞开心扉,把自己的心事告诉你,分享他的信息。

那些误解,那些反抗和叛逆,最终都会烟消云散。


5


主人公梅森的成长被浓缩在了这165分钟的电影里,而我们的孩子呢,也在飞速地成长着。


有一天就离我们远去了。还记得梅森要去读大学时,他的妈妈突然意识到时间的飞快,感慨地说出了:我以为人生还会有更多。


适合儿童的教育电影观后感推荐(读懂孩子的6-18岁)(7)

她恋恋不舍,却又无何奈何,这就是父母的爱吧,最后还是指向离别。

我们每个人都会长大、老去,孩子也是如此。


只是在这时间的长河里,会留下那些一生都难忘的温情,这些都会成为孩子一生中珍贵的回忆。


我摸着小小鱼的小脑瓜,拍拍他的肩,或者拉着他的手跌跌撞撞地走在山道上时,我感到幸福,而他也很幸福。

这就是当下的幸福,今后的回忆,我们要好好珍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