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战略咨询公司模型(企业为什么要请外部战略咨询公司)

大家好,欢迎来到欧赛斯超级品牌课堂,今天跟大家分享“企业为什么要请外部战略咨询公司?”以及“品牌战略咨询机构的作业机制分享”。

企业为什么要请外部战略咨询公司?品牌战略咨询作业机制分享

01企业内部管理者的4个问题

企业为什么一定要选择一个外部的团队或者外部的咨询顾问,帮助企业家解决问题呢?企业家都很聪明也会思考,如果说在外面花千万级的咨询费用,那为什么不能够直接去挖一两个比较核心的咨询顾问,然后直接到企业内部帮助他提供解决方案呢?如果买的是咨询顾问的经验、学历、技能,或者是其本身的个人能力,那企业家完全可以去通过高薪的方式去请职业管理人,但是他为什么一定还是要请外部的咨询团队呢?况且外部的咨询团队还不好控制。

这里面我们就提到了一家企业内部的管理者永远会面临这四个问题,而这四个问题是结构性的问题,结构性的问题是很难通过企业内部解决的。这四个问题我们判断下来,其实也是德鲁克先生常讲到的。

1. 时间容易属于别人

第一个是企业内部管理者的问题,时间容易属于别人。

怎么理解呢?就是说当一个企业集团的级别越高,面对企业的事项就会越多越复杂。越多越复杂的情况下就会面临一种情况,每天都会有很多人向他汇报,每天都会有很多人需要让他协助,每天都会有很多人占用他的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内部管理者真正地去深度思考的时间,以及真正地深度的解决问题的时间是会被无限压缩的。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干扰。所以如果有一个外部的视角能够协助他,给到他拎清楚问题并且帮他解决的话,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能够规避时间容易属于别人的问题的。而这个问题其实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企业家是能够杜绝的。而绝大多数企业家是很难不让时间属于别人。

2. 被迫忙于日常运作

因为企业家的时间容易属于别人,所以企业内部的管理者常常很容易被迫忙于日常运作,因为日常运作的事情都是很繁琐的,尤其是当企业家高管在处理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时,方方面面的事情非常的多,而每一个事情都可能把它包装成是一个重要且紧急的事情,那这些重要且紧急的事情如果马上就要发生,而企业家其实就会被迫忙于这些日常的运作,这个过程会占用他大量的时间,又很难推脱掉,这个时候他再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那他的时间其实就有可能会受到影响。

3. 相互贡献才有价值,但彼此一致很难

这个问题就是企业内部管理者的问题,因为相互贡献才会有价值,但是很多时候彼此达成一致性又会很难。

因为企业内部管理者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他需要去协同公司上上下下的人都认同一种价值,然后把价值从上到下贯彻下去,那在这个过程当中,一方面他只有动用企业家的个人魅力,动用企业家的权能,能够让事情从上到下去贯彻传导下去。但是因为企业的经营其实是日日不断的,在日日不断地过程当中,每个人的理解,每个人在自己本职的位置上,都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偏差,而这种偏差会导致大家对于价值认同的一致性是非常难的。

那这个时候其实更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引入外部的视角、引入外部的力量,很好的去联合企业上下,勘正在战略层面理解的偏差,同时让这些部门形成贯穿,通过部门之间的联合和贯穿反复地去宣传,达到对于战略认知的同频。这对于企业高效经营和战略落地是非常必要的。

4.身处组织内部,与外部隔离

这个其实也是最难的,一个企业内部的管理者永远是身处于组织内部,他跟外部还是会有非常大的疏离,尤其是职位越高,他跟外部的接触其实就会越断层。

在这样的情况下,尤其是对于终端一线消费者的信息收集,就会显得不那么客观,这样就会产生认知偏差,而这些认知偏差很有可能会给他带来致命的战略误判。所以这个时候他需要有一个外部视角,有一个完全有利于企业外部服务的人,能够给他提供客观、逆耳的话。这些话才能够给他带来新的信息,然后形成更加正确的战略判断。

02精益思想五原则

作为企业战略咨询的外部团队,那我们怎么服务呢?通常情况下,战略咨询公司内部其实是有一个精益思想的原则。

1. 由最终顾客定义价值

第一个就是始终是由我们的顾客去定义价值,那这句话怎么理解呢?当我们作为一个外部咨询团队,那如何让我们的视角能够更客观呢?因为我们始终是以一个外部的身份去看待问题,我们看到的其实是外部客户的需求,那我们也会以他的需求作为企业的工作价值,层层往内传导,所以我们的第一个要点就是始终是以顾客价值为我们的成果,而非自己内部的工作本身。

2. 识别创造“最终价值”的价值环节

我们在层层传递的过程当中,外部的咨询团队是更容易识别、创造最终价值的价值环节。

因为当我们发现顾客在外部需要有这样一个价值的时候,当我们找到一个战略机会、心智空位,那心智空位如何让企业通过他重塑的价值链去层层递进、层层加强呢?其实我们作为外部人员反而能梳理得更清楚。

3. 让“价值流”流动起来

一定要让价值流流动起来,意思是说我们需要让层层传递的每一个价值链环节都能够形成偶合,确保部门之间能够形成协同贯穿。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发现市场上有一个高端的定位,从市场机会判断来讲,未来企业如何转型?企业的研发及所有销售渠道一定是要往高端上面去转型,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些销售的低端产品,或者是大众熟知的产品,那他一定不愿意去舍弃这块市场,因为他会发现自己会慢慢边缘化,但是如果我们从大的企业战略的角度来讲,未来必然是要有所取舍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需要让价值流流动起来,让每一个部门非常清晰明确自己的战略使命,是应该是进攻市场来匹配消费市场大的竞争环境,还是应该去适配企业当下的经营需求,或者是配合部门的业绩?答案显而易见,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需要锁定核心的价值流,然后把这些核心的关键环节拎出来作为重点加强,而边缘化的我们要做好战略撤退的准备。

4.由顾客拉动价值流

当我们有了这样的一条价值流,我们又识别了价值流的价值环节,最后我们一定是要让客户拉动价值流,所谓的客户拉动价值流是,我们在前端一线去识别出真正地战略机会,以及消费者心智中的空位。有了空位才能确保产品、生产出来的内容是能够被顾客优先选择的。在这样的前提下再去拉动价值流,再环环相扣的去加强每一个环节,让顾客的选择更加的强烈,通过消费者口碑的扩散去辐射带动品牌的增长。形成能够不断地拉动企业,让企业在良性的轨道上面继续成长。

5.持续改善

作为外部咨询团队要善于提出关键性的问题,给出相应的一些解决方案的建议。

03战略落地督导

当我们制定完一个战略方向,清楚地界定企业内部的价值链条,以及价值链条中的价值环节,通过外部的视角,从顾客需求端出发去拉动价值链、价值流。最后一步,是外部的战略咨询顾问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做战略落地的督导。

原则

所谓战略落地督导从原则上来说就是两句话:“自上而下制定战略,确保各部门做正确的事;自下而上分解动作,确保各部门正确的做事。”

什么意思呢?

我们要从上而下的制定战略,确保所有部门都在做正确的事。因为外部的咨询团队只是一个智囊,更多的作用是去协调企业管理各个部门的工作目标,也就是说其实管理的是目标,这个目标首先确保各个部门在做正确的事。

同时我们还要从下而上的去分解动作,当我们锁定了正确的方向,共识了正确的方向之后,要去协助一线的部门,让他们从上而下的去理解这个事情,再自下而上的去分解这个事情。确保这些部门去正确的做事。所谓正确的做事是给他提供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案,让他能够更高效的做事情。

战略落地期

顶级战略咨询公司模型(企业为什么要请外部战略咨询公司)(1)

像典型的战略落地期,我们有战略委员会,然后动员战略委员会的各个执行小组,分解部署战略配称动作。完成了配称动作之后,通过战略配称的宣贯培训,确保大家都是在一条线上。然后围绕着核心战略机会去落地,同时我们需要做好战略的督导,通过周月会的方式,不断地解决战略落地、攻坚过程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客观的解决问题的分析和判断。最终持续不断地推进工作,让战略机会能够牢牢地抓在企业自己手里,形成一个更加健康良性的增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