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以前的佛楼(唐朝-庙宇-乐山大佛)

简介:从汉朝佛教开始东传之后,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开始开凿石窟,莫高窟、榆林窟、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等都是石窟中的精品,石窟中供奉的佛像也都精美无比、栩栩如生。但是单论体量,还是唐朝开凿的乐山大佛为最大,并且前面说的石窟基本都是皇家或者管家营造,而乐山大佛确实一个和尚-海通和尚,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

佛像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始动工,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海通死后,工程一度中断。多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海通的徒弟领着工匠继续修造大佛,由于工程浩大,朝廷下令赐麻盐税款,使工程进展迅速。当乐山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续建者章仇兼琼迁家任户部尚书,工程再次停工。四十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捐赠俸金继续修建乐山大佛。在经三代工匠的努力之下,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前后历经90年时间才完工。

乐山大佛以前的佛楼(唐朝-庙宇-乐山大佛)(1)

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

乐山大佛以前的佛楼(唐朝-庙宇-乐山大佛)(2)

位置: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

乐山大佛以前的佛楼(唐朝-庙宇-乐山大佛)(3)

乐山大佛以前的佛楼(唐朝-庙宇-乐山大佛)(4)

乐山大佛以前的佛楼(唐朝-庙宇-乐山大佛)(5)

体量: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官方名字应该是“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号称“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前半句是描述凌云山整体走势如同睡佛,而大佛又正好位于睡佛的心脏之处。后半句则是说明大佛之壮观与庞大,头顶山顶,脚踩山脚,佛与山齐高,故能说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以前的佛楼(唐朝-庙宇-乐山大佛)(6)

乐山大佛以前的佛楼(唐朝-庙宇-乐山大佛)(7)

大佛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 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 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

乐山大佛以前的佛楼(唐朝-庙宇-乐山大佛)(8)

乐山大佛以前的佛楼(唐朝-庙宇-乐山大佛)(9)

布局:西乐山大佛是弥勒坐佛造像,大佛体态匀称,正坐却显得十分放松,双手自然放在膝上。神情慈祥,大耳垂肩,头上的发髻有1024个,那双大脚在未保护时甚至可供几桌人打麻将。大佛虽为弥勒造像,但同人们心中普遍认为袒胸露乳的弥勒形象有着极大不同。原因在于唐代弥勒佛并没有彻底本土化,尚未出现体态肥硕,笑容可掬的弥勒佛形象,乐山大佛还保留着许多印度佛教的特征。

乐山大佛以前的佛楼(唐朝-庙宇-乐山大佛)(10)

除了一尊大佛,在大佛两侧的山上,有着两尊通高16米的左右护法天王,神情威严肃穆,与大佛的慈祥对比鲜明。整个凌云山有着不可计数的小型佛教造像,但都因风化以及人为原因破损。不远处的麻浩崖墓中,甚至发现了西汉时期的佛像,对于佛教在巴蜀甚至全国范围内的传入有着重要意义。

乐山大佛以前的佛楼(唐朝-庙宇-乐山大佛)(11)

乐山大佛以前的佛楼(唐朝-庙宇-乐山大佛)(12)

建筑形制:除了大佛本身,伴随修建而成的还有一项伟大的工程——大像阁。在唐宋之时,大佛并不像如今那样,呈现露天的状态,正如那句俗语,“不看佛身看佛面”,当时的大佛并不能一眼看见全貌,而是有着一座阁楼的保护。就像莫高窟的标志第96窟一样,外面有个阁楼作为罩子。

乐山大佛以前的佛楼(唐朝-庙宇-乐山大佛)(13)

莫高窟96窟

乐山大佛以前的佛楼(唐朝-庙宇-乐山大佛)(14)

乐山大佛其实以前也有一个阁楼遮着,已经发现有阁楼基座了,但是现已不存。

乐山大佛以前的佛楼(唐朝-庙宇-乐山大佛)(15)

大像阁复原图

大像阁一直保护了大佛接近五百年,在宋元之际,在战争的摧残下化为了焦土。南宋防御元军的战争中,乐山的凌云山同重庆的钓鱼城一样,都是抵御元军的重要堡垒,宋军依山势之险固守。但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元军攻势的加强,最终凌云山还是陷落,大像阁很可能毁于此时。

乐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远望看不出。衣领和衣纹皱折也有排水沟,正胸有向左侧也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但互未凿通,孔壁湿润,底部积水,洞口不断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约有2米宽的浸水带。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

乐山大佛以前的佛楼(唐朝-庙宇-乐山大佛)(16)

乐山大佛以前的佛楼(唐朝-庙宇-乐山大佛)(17)

乐山大佛以前的佛楼(唐朝-庙宇-乐山大佛)(18)


价值:是世界上最高的石刻佛像。乐山大佛历史悠久(开凿于713年)。工程巨大。历时90年而成。大佛造型庄严,虽经千年风霜,至今仍安坐于滔滔岷江之畔。乐山大佛设计科学合理,非常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

乐山大佛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体现了唐代崇尚肥胖美的时尚。乐山大佛以人文遗产精粹和自然遗产的有机结合为特色。乐山大佛面对着滚滚东流的江水,体态雍容,深情自若。比例匀称,山水交融,与峨眉山遥相呼应。数十里外都可以看到。工艺卓越,大佛顶上的头发,共有螺髻1021个。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大佛之耳、隆起的鼻梁,均是以木衬之,外饰锤灰而成。佛中有佛,乐山大佛背后的乌尤山、凌云山、龟城山构成的乐山巨形睡佛景观。山形似一尊巨型睡佛,形成了“佛中有佛”的奇观。

乐山大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世界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