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是怎么走上演员路的(艺荐跟着黄渤和主创团队)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黄渤是怎么走上演员路的(艺荐跟着黄渤和主创团队)(1)

2020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网络展演于5月15日至6月8日在文化和旅游部政府官方网站正式上演,22部优秀作品一次让你大饱眼福。

黄渤是怎么走上演员路的(艺荐跟着黄渤和主创团队)(2)

演员黄渤和主创团队一起推荐歌剧《马向阳下乡记》。同时,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政委乔佩娟、中央戏剧学院教授曹其敬、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居其宏、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常务副院长王晓鹰如何评价这部剧,我们一起来听听......

演员 黄渤

主创团队

专家点评

《马向阳下乡记》是新世纪以来第一部民族喜歌剧,剧本、音乐和表导演艺术(甚至指挥)都包含着不少诙谐、幽默、夸张、轻松、风趣的喜剧成分,作为民族歌剧重点扶持项目和扶贫题材重点扶持剧目,“马向阳”既进得了城,又下得了乡 ——

黄渤是怎么走上演员路的(艺荐跟着黄渤和主创团队)(3)

扶志:一段录音给咱们打了气- 青岛市歌舞剧院是一个成立于1960年的老牌院团,几经改革变迁,如今虽然歌、舞、乐配置齐全,但毕竟太多年没有创作过歌剧了,刚提出要做《马向阳下乡记》时,多少有点底气不足。尤其是专业歌剧演员比较少,大家多是吕剧、曲艺出身,一亮嗓门,万一吓跑了导演可咋办?为了这,演员把院领导的门都快敲破了,觉得自己无论如何演不了。

这时,院领导刚刚参加完文化部组织召开的中国民族歌剧创作座谈会,会上郭兰英、乔佩娟老师结合自己的歌剧艺术表演经历,反复强调深入学习戏曲、曲艺的重要意义,对全国歌剧相关教育、创演单位的领导触动都很大。于是,院领导把两位老艺术家的谈话录音也放给演员听,大家才开始明白,原来身上的功夫不但不是演歌剧的障碍,反而可能成为优势。事实证明,这些有戏曲、曲艺功底的演员在歌剧舞台上,不但能唱、更是会演,人物形象活灵活现,既有艺术提炼,又鲜有表演痕迹。观众热情的掌声让演员们越来越自信,越演越入迷。

黄渤是怎么走上演员路的(艺荐跟着黄渤和主创团队)(4)

其实,对“马向阳”着迷的不仅是角色演员。为了“马向阳”,唢呐演奏员尾骨骨裂也不请假休养;为了“马向阳”,舞蹈演员跟舞美队一起布景抢装;为了“马向阳”,两口子都在剧组忙活、家也顾不上;为了“马向阳”,后勤保障把“你家的困难”变成“咱家的事儿”,全院有了团结互助的磁场…… 凭什么为了“马向阳”?因为这是一台好戏,因为现在正是好时候,因为这样的机遇不是天天有!一部《马向阳下乡记》,给全院上下打了强心剂,让大家看到了事业的奔头、发展的希望。

扶智:外援走了,咱也能行- 搞歌剧,光有热情还不够,也得有本事。“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指导委员会的强大智力支持是少不了的,具体实操的主创团队也很关键。于是,年近八旬的老专家代路来了,导演黄定山来了,作曲臧云飞来了,舞美金卅来了,主演王传亮、丁晓君、张海庆来了。“喜歌剧”的艺术定位明确了,剧本脉络更清晰了,音乐风格找到了,舞台样貌具象了。

且慢,咱剧院不能光提供群众演员和乐队吧?学艺,走起!给导演配上助理,给作曲带上配器,给演员配上B组、C组。在跟专家摸爬滚打的日子里,院团不论是创作人员还是演员,不论是舞美还是服道化,都开阔了眼界、提升了水平。尤其是让本团演员能挑起主演大梁,让这部戏真正“长”在了咱们自己的身上。

黄渤是怎么走上演员路的(艺荐跟着黄渤和主创团队)(5)

扶贫:老乡爱看咱们的戏- 乡下人能看“歌剧”?脑子里有这个问号的同志,看来是忘了中国歌剧的源头了。从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到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中国歌剧的第一个舞台就是田间地头,第一批观众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老乡们不但看懂了,而且还被深深感动了。歌剧在当时并不是一种消遣和娱乐,而是思想的洗礼、战斗的武器,战士们看完《白毛女》、提枪上战场“为喜儿报仇”的事迹,已经成为革命文艺作品直接推动社会发展的典型事例。

随着时代的进步,歌剧有条件走进了剧场。然而,其中有些剧目却再也走不进老百姓的心上,忘记了身边百姓、衣食父母。可没了爹娘的孩子,又能多受旁人待见?自己民族都不喜欢的歌剧,也是很难被世界各族人民认可的。

黄渤是怎么走上演员路的(艺荐跟着黄渤和主创团队)(6)

为了让“马向阳”既进得了城,又下得了乡,舞美设计一共出了3台景。其一是能撑住正规剧场需求、考虑反声效果、适合打光细作的剧院景,其二是基本内容不减、方便巡演运输的手绘软景,其三是色彩更为饱满、适合露天演出的防水喷绘小景片。三台景一共花了100万出头。这个数字在一些“大手笔”面前实在“惭愧”,但是那槐花飘香、亲切自在的大槐树村,就这么清清爽爽地立在了观众面前。

黄渤是怎么走上演员路的(艺荐跟着黄渤和主创团队)(7)

《马向阳下乡记》的图片库里保留着很多这样的凝望,乡亲们看的专注,笑的欢畅,还有很多第一书记流下了眼泪,不知是否引发了自己的回想。自己身边的事儿上了“台面”,真真切切、又好听好看,乡亲们怎么会看不懂,哪里能不喜欢?

一部《马向阳下乡记》,扶了一个院团生存发展的“贫”,扶了乡亲们文化生活的“贫”,更应该启发歌剧艺术工作者,扶一扶自己思想认识的“贫”。大槐树之所以枝繁叶茂,是因为扎根沃土,中国歌剧想要开枝散叶,也只能把人民作为最牢固的依靠。

表扬好青年 可以喜洋洋

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而不久前在天桥剧场演出的歌剧《马向阳下乡记》撷取了电视剧中的主要情节,讲述一个一心带领农民致富的年轻农业科技技术员下乡当大槐树村第一书记所经历的故事。

近年来,歌剧创作出现了繁荣,被认为是“井喷”状态,但很大程度上新创作的歌剧大多是正剧或悲剧,喜歌剧风格的歌剧创作少而又少,歌剧《马向阳下乡记》从剧本结构到音乐创作都带有喜歌剧的色彩,努力创作一种轻松讲述现实生活故事的歌剧状态,为当前的歌剧创作带来一股清风。

由代路、廉海平编剧,臧云飞作曲、黄定山导演的歌剧《马向阳下乡记》以现实生活中农村脱贫致富为主要内容,下乡担任第一书记的农科院技术员马向阳是从小在大槐树村长大的年轻人,他一心想为自己的家乡父老乡亲脱贫致富做贡献,不想来到大槐树村后遇到了种种困难,他也曾彷徨,却没有知难而退,最后用真情换人心,用科技换良田,带领农民走上了小康之路。

编剧把马向阳设计成了一个思想活跃性格开朗的年轻人的形象,他一回大槐树村就融入到这里的风土人情当中,于是,当地百姓的家长里短、陈年积累的很多问题摆在了他面前,把这个生性活泼的年轻人搞得焦头烂额。从马向阳一上场和从前一起玩耍的小伙伴欢快地叙旧重唱到几个农村妇女为鸡毛蒜皮的事儿找马向阳告状后马向阳抱头痛苦的重唱;从以刘世荣为代表的宗族势力与村主任李云芳的对抗,到解决保护村口大槐树的争论,编剧在剧情中为马向阳设计了一个个“陷阱”,让马向阳“尴尬”,也给马向阳提供了用智慧破解谜题的机会,现场观众看得十分愉悦,在欢笑中感受着一代年轻人的睿智。

在以往西方传统的喜歌剧有两种,一种是讽刺喜剧,而另一种是表达善意的诙谐幽默喜剧,中国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中就有后者的元素,歌剧《马向阳下乡记》也是将这种善意的诙谐幽默元素融入现实题材,这种戏剧状态就特别有了亲近感,也特别动人。

音乐创作是成就作品的重要因素,歌剧《马向阳下乡记》的音乐融入了很多山东民歌、民间小调、吕剧等音乐元素,这部作品的故事发生在山东农村,而山东吕剧中有很多音乐本身都带有诙谐滑稽的音乐形态,特别是坠胡应用于这部歌剧音乐中,凸显地域特色,很好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比如每一场开幕前的四个嚼舌根的农村大嫂的重唱,你一句我一句,音乐本身形象地表现了农村妇女叽叽喳喳议论张家长李家短的状况,烘托了故事的环境,也特别符合人物的性格。剧中梁会计以吕剧丑角儿扮演,在剧中插科打诨的唱段特别有乡土气息。村主任李云芳被骗房基地款导致部分乡亲要罢免他,当马向阳用自己的三十万元解决了窘境,梁会计抱着马向阳带来的钱唱了一段《钱啊钱》,幽默的民间音乐具有的独特魅力感染着观众,让观众随着舞台上村民的情绪开心地笑了起来。

在西方传统歌剧中,喜歌剧的音乐往往有着独特的感染力,也传达着正能量,如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不要再做情郎》、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快给大忙人让路》,在音乐形态上都极具喜剧特点,《马向阳下乡记》的音乐也符合这种状态。

喜歌剧的表演对于当今中国年轻的歌剧演员是一个挑战,在“马向阳”中,人们看到了一些以前看不到的表演形态,既带有喜感,又刻画了现实生活的人物。马向阳的扮演者王传亮是一个能唱能演的青年男高音歌唱家,他在歌剧《英·雄》中扮演的烈士何孟雄有着浩然正气,而扮演的马向阳则生性活泼,阳光健康。剧中马向阳一出场就透着活泼灵动,而他被嚼舌根的农妇“围追”告状时的囧样,则展现了年轻人在工作上的稚嫩和对现实的无奈,表演上充满了喜剧特性却又不失人物的内涵。

青年男中音歌唱家张海庆扮演的刘世荣是一个宗族势力的代表,中间挑起各种矛盾。从与李云芳争权夺利到最后与马向阳一起帮助农民致富,张海庆以朴实的表演和演唱很好地表现了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他的转变。

梁会计的扮演者施旭刚是一位吕剧丑角儿演员,他的表演在歌剧《马向阳下乡记》中可谓是个亮点,那段《钱啊钱》的合唱和马会计在剧中插科打诨的表演,成为喜歌剧不可缺少的色调。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唱法,在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中得到了融合和发挥,使被人认为高大上的歌剧艺术增添了乡土气息,更适合普通观众欣赏。

当前的文艺舞台创作鼓励现实题材,歌剧艺术也需要有更多丰富多彩的风格和样式,过去人们更多注重文化底蕴与宏大叙事,而歌剧《马向阳下乡记》贴近百姓生活,是一部接地气的民族歌剧,这样的创作初衷和舞台呈现无疑是为当今歌剧创作带来一股新气象。当然,这部歌剧在故事结构上还有一些可以修改的空间,演员表演上还需要更加精致,在唱法上美声与民族和戏曲的演唱方法还需要更加协调。然而,整部歌剧的呈现在当今国内原创歌剧舞台上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我们过去佩服罗西尼、莫扎特等古典歌剧名家留下的喜歌剧财富,我们佩服作曲家马可等为我们留下了《小二黑结婚》这类民族喜歌剧瑰宝,我们可以期待歌剧《马向阳下乡记》也能像那些喜歌剧精品一样受到普通百姓的喜爱,因为它有被广大观众喜爱的潜质。

作者:伦兵(北京青年报文化记者,乐评人),原刊于《北京青年报》2018年11月。

黄渤是怎么走上演员路的(艺荐跟着黄渤和主创团队)(8)

(来源:中国艺术头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