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春风皆过客什么意思?我与春风皆过客

我与春风皆过客什么意思?我与春风皆过客(1)

醉后不知天在水,

满船清梦压星河。

我与春风皆过客,

你携秋水揽星河。

谁共明月赴长生,

痛伴思念泪无痕。

这是一首网络诗,共六句,无标题,来源不详。如要归类,可归于现代诗或古体诗,不可归于近体诗、格律诗。

“我与春风皆过客,你携秋水揽星河”这两句特别地火,大家在不同场合都听过,特别是在讲感情、卖情怀、推销书籍的场合。

大致意思是:我和春风都只是你人生中的过客,你携带着你喜欢的秋水拥抱灿烂的星河。表达的是作者与喜欢的人相识一场,却爱而不得的心情。简单说就是我爱着你,你却爱着别人。

关键是,爱不成也就算了,爱着的人还整天跟别人满宇宙跑,到处留影曝光,也不照顾一下落寞失意者的感受。

当然,这两句火诗也可作其他解读,不一定要拘泥于感情的藩篱中,可以从人生哲理的角度来理解。例如,将春风比作繁华艳丽,将秋水比作平凡朴真善良,那么就可以释之为:繁华艳丽终将散去,只有真善美才能永恒。

这首六句诗的前两句“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其实是照搬自一首古诗。

被照搬的古诗叫《题龙阳县青草湖》,作者唐珙,字温如,一位元末明初的非著名诗人,浙江人氏。

因为唐珙是非著名诗人,清康熙四十四年编撰的《全唐诗》误将其当作唐朝诗人,并列入所谓“无考”诗人,即没有证明材料,无法考证之意。简直太欺负人了,简直太粗心大意了。姓唐就是唐朝人吗?对得起康熙拨给你们的银两吗?

算了。咱们还是欣赏一下这首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题龙阳县青草湖》吧:

西风吹老洞庭波,

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

满船清梦压星河。

大致意思是:

秋天乍起的西北风吹皱了洞庭湖上的水波,一夜的哀思使湘君的白发增加了许多。

喝醉了,不知道天空倒影在洞庭洞的水面上,还在担心满船的清梦会压碎银河,碎作了满天的星光。

看来唐珙真的是喝多了,否则写不出这么优美的诗句。

诗名中的龙阳县,系古地名,是现在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青草湖,古代五湖之一,又名巴丘湖,在今湖南省岳阳市西南,因湖的南岸有青草山而得名。北面有沙洲与洞庭湖相隔,水涨季节,大水弥漫与洞庭湖连为一体,古代诗文中多与洞庭湖并称。

在秋季的某一天,唐珙坐船到洞庭湖游玩、散心。

夜色沉沉,老唐独自在小船上,依然不肯离去。他欣赏着浩浩袅袅的洞庭湖优美夜色。秋风习习,吹拂过水面,水面上的波纹一圈一圈荡漾开来,犹如人脸上的皱纹,老唐想到了一个“老”字,“西风吹老洞庭波”,诗的首句起的极富想象,极其拟人,令人回味无穷。

随着这个想象,老唐的思维继续跳跃,接着联想到湘妃,他顺势写下“一夜湘君白发多”,这句诗里包涵着一个著名的典故:“湘妃啼泪”。

传说远古时代的尧帝有两个美丽的著名的女儿,一个叫娥皇,一个叫女英,她俩都嫁给了尧帝的继承人舜帝(舜帝真幸福)。后来舜帝去南巡,在途中染暴病死于苍梧(今广西梧州市,龟苓膏的故乡)。

娥皇、女英二人担心丈夫,就千里寻夫。来到湘江时“闻舜帝崩于苍梧”,二人就在湘江岸边日夜悲哭,江边的竹子都染上了她俩刻骨伤心的泪水,“以涕挥竹,竹尽斑”,从此变得斑驳,被人们称作斑竹或湘妃竹。不久,她俩悲伤地自投于湘江,成为湘江之神,人们为了纪念她俩,就称她俩为“湘灵”或“湘妃”。

年轻妻子失去了丈夫,部落联盟失去了领袖,这么巨大的悲哀,使得美丽多情的湘君,竟然一夜满头白发。

诗中的典故,特别打动人心,让人共情。

下面讲讲格律。

这首诗总共六句,不是四句,不是八句,也不是更多句,到底是什么情况?

这个需要先说一说诗的分类。如今对诗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古体诗。一般尾字押韵,平仄韵均可,不押韵也行。句数不限。每句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或其他。总之比较自由,唯一的限制是每句字数尽量一样(硬要不一样也可以),至少码起来整齐。《诗经》中的诗均是古诗。

第二类,近体诗。又称格律诗,以唐诗为主,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四种,押韵、平仄、对仗的格律严谨。宋词的格律和近体诗一样严谨,且词牌众多,更难记忆与掌握。有兴趣请另行参阅,在此不赘述。杜甫的七律最有名最工整,我特喜欢他《登高》中的颔联、颈联:“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第三类,现代诗。无格律、句数、字数要求,相当于全自由式。但是很多现代诗会押韵,虽不是强制,但效果更好。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尾字就押韵,而且还多次转韵。

前面说到这首诗肯定不是近体格律诗,因为平仄不合,也不押韵,更不知道该归到哪一小类,近体格律能归类的都是四句或八句,你整个六句,句数对不上,而且平仄韵脚也不对,不好意思,你压根不属于近体格律诗。可以去古体诗、现代诗或宋词的地盘碰碰运气,看他们收不收留你。

该诗二、四、六句韵脚分别是“河、河、痕”。平水韵中,“河”是五歌韵部,“痕”是十三元韵部,不押啊。中华通韵也押不上。

该诗最大的问题是:二、四句都押河字,犯重韵,此乃大忌,相当于父子同名,李伟的儿子叫李伟,相当不合适吧,咱又不是外国人。此外,五、六句平仄也有些混乱。

不管怎么说,这首诗作为古体诗或现代诗还是可以的,虽然连着押河河多少有些让人隔应。

但是六句诗的写作形式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有很多六句诗就很好很有名。例如:

1,《游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白话文释义: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我与春风皆过客什么意思?我与春风皆过客(2)

2,《金陵酒肆留别》

唐代: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白话文释义:春风吹起柳絮,酒店满屋飘香,侍女捧出美酒,劝我细细品尝。金陵年轻朋友,纷纷赶来相送。欲走还留之间,各自畅饮悲欢。请你问问东流江水,别情与流水,哪个更为长远?

3,《七步诗》

三国: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白话文释义: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4,《渔翁》

唐代: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白话文释义:渔翁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太阳出来云雾散尽不见人影,摇橹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回头望去渔舟已在天边向下漂流,山上的白云正在随意飘浮,相互追逐。

5,《子夜吴歌·秋歌》

唐代: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白话文释义: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让我丈夫结束远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