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界有哪些最优秀的青年武生(成为大武生要经历些什么)

当武打片和武侠小说在大众流行文化占有重要一席时,戏曲舞台上却呈现出“文强武弱”的局面。昨晚,由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戏曲广播主办的“国艺开讲”邀请著名京剧大武生奚中路带领观众走进京剧武戏之门。

京剧界有哪些最优秀的青年武生(成为大武生要经历些什么)(1)

“我呢,小时候受家庭的熏陶,因为爷爷唱戏,爸爸妈妈也唱戏,我生在这么一个环境里面,小时候七八岁就在后台跑来跑去的……”

人称大王的大武生奚中路出生于梨园世家,他的祖父是京剧四大须生之一的奚啸伯,奚啸伯的唱腔被誉为有洞箫之美,并自成体系,世称奚派。因此奚中路学唱老生似乎是天经地义,然而投身武行却也受了爷爷奚啸伯的影响。

奚中路说:“爷爷说,前辈很多的老生演员,比如说谭鑫培先生,40岁以前都是唱武生的,余叔言先生他年轻倒仓的时候也唱武生戏。爷爷说,唱文戏不学武戏唱不好,学点儿武生戏一定是对老生戏有好处的。但是倒仓时间太长,也对武戏越学越有兴趣,后来也就一直唱武生。”

京剧界有哪些最优秀的青年武生(成为大武生要经历些什么)(2)

“倒仓指的是青春期的变声,这是学戏的男孩子必须要过的一关,在这个时期嗓音会变得低沉、干涩,因倒仓而告别舞台的大有人在。而无论是出于无奈还是喜爱,奚中路走上学武戏的道路,意味着更苦、更累,成名成腕更难。奚中路说,武生练的就是这身功夫,“过去科班叫打戏打戏,就得挨打,压腿、撕腿、下腰啊,很痛苦。很多的大家,都是很不容易成长起来的。办成武生这件事,成一个大家的话,真的要经历很多肉体的痛苦。

然而,纵观现在的京剧舞台,文戏多,武戏少。奚中路说,科班十几年培养出来一名武生演员,练就一身本事,舞台留给他们的空间并不大,这对武生这个行当来说是损失。上海京剧院青年武生演员王玺龙也很有同感:“演员应该总在舞台上磨练,私底下练功是一方面,现在实际上武戏演出特别少,因为它排起来不像文戏这么方便,文戏几个人,跟琴师、鼓师对一对也许就能演,武戏演员的排戏周期很长。”

京剧界有哪些最优秀的青年武生(成为大武生要经历些什么)(3)

(由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戏曲广播主办的“国艺开讲”现场)

上海京剧院从2016年起,推出“京武会”武戏专场演出,到今年已经进行了三季,每年几乎都是场场爆满,观众叫好声不断。奚中路说,武生演员感觉不解渴,观众又何尝不是呢?因此,他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带学生、教徒弟上。

奚中路:“上海京剧院除了京武会每年有一个阶段,集中排练、练功、集训之后的演出,专门就是演武戏,平常呢,也是有青春跑道,培养青年,这里面也有很多武戏,他们就在这个当中院里很重视,也是一个培养的过程。”

视频:卞晓晓

编辑:陈丽

责任编辑:邬佳力

京剧界有哪些最优秀的青年武生(成为大武生要经历些什么)(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