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蒙恬什么人物(世界高速公路的)

蒙恬大将军:世界高速公路的“开山鼻祖”

秦朝蒙恬什么人物(世界高速公路的)(1)

蒙恬精神

(来源 蒙氏文化传播公众号 郭广阔)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光辉历史,有着长城、兵马俑等许多闻名于世的历史文化圣迹,而修建于两千多年前,南北纵跨陕、甘、内蒙等省区的秦直道则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又一个伟大奇迹和历史文化遗产。

“秦直道,”亦称“秦驰道”,是世界古代道路交通史上筑路历史最长、路线最直、路面最宽、工期最短和修建最早的一条军事专用道路和高速公路。它南起陕西淳化,北至内蒙古自治区的包头,全长700多公里,修筑时间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早1705年,比世界最早的高速公路早2124年,它为秦汉以来的历代中央政府抵御抗击少数民族的侵袭以及加强汉族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很难想象,在生产力和生产水平还比较原始落后的两千多年前的古人,仅凭人力就修筑了一条如此令人惊叹、感佩的通衢大道,那是一种何等高超的创举啊!倘若以现代交通的标志——高速公路去比较,那么“秦驰道”和他的工程建设总指挥、总工程师蒙恬大将军,无疑是当今世界高速公路建设的“开山鼻祖”了。

秦朝蒙恬什么人物(世界高速公路的)(2)

秦直道

大秦王朝战将如云,蒙恬则是其中最闪亮的将星之一。其实,2000多年以前的蒙恬距离我们实在太过遥远,我们非但不可能有这位大将的真实照片,甚至也得不到一幅他的肖像画,即使在史书之中,也没有太多关于他的具体描述。但大将军蒙恬的丰功伟绩和忠肝义胆却被历代人们深深记在了心里,历久而弥新,不仅成为世代名将效仿的楷模,更是千古爱国志士的永远丰碑。

蒙恬(约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人??,秦朝著名将领。蒙恬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据考证,“蒙”以蒙山为氏,先世为齐国人。战国时,祖父蒙骜于齐投靠秦昭王,领军攻打韩、赵,累官至“上卿”。父亲蒙武也为秦将,曾任秦内史,与秦将王翦联手灭掉楚国。蒙恬成长于武将之家,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自幼胸怀大志,熟读兵书,立志报国侍君,可谓将门良才,国之栋梁。

战国末年,烽烟四起,秦国以一国之力横扫中原六国,建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帝国。在中原混战的同时,中国的北方一直活跃着一个善于骑射凶悍无比的民族——匈奴,他们利用中原战乱之机,不断骚扰北方各国。在秦统一中原的同时,他们乘机跨过黄河,占领了河套以南的大片土地,直接威胁着秦都咸阳的安全,成为整个帝国最后的心腹之患。

秦朝蒙恬什么人物(世界高速公路的)(3)

秦直道

为绝此后患,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公元前215年,蒙恬率领30万能征善战的大军日夜兼程赶赴边关,扎下大营后,他一边派人侦察敌情,一边亲自翻山越岭察看地形,第一次交战就杀得匈奴人仰马翻,溃散草原。公元前214年的春天,又爆发了最具决定性的战争蒙恬跟匈奴人在黄河以北进行了几场战争,匈奴主力受重创,被迫北逃茫茫大漠。

在打败匈奴拒敌千里之后,蒙恬继续带兵镇守边陲。蒙恬根据“用险制塞”以城墙来制骑兵的战术,调动几十万军队和百姓筑长城,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防护城墙连接起来,并重新加以整修和加固,建起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达五千多公里的万里长城,用来保卫北方农耕区域免遭游牧匈奴骑兵的侵袭。同时,蒙恬又派出边关将士十余万率领从民间征调的数十万人马,从秦国都城咸阳到九原,修筑了堪与当时的万里长城相媲美的“秦直道”,宽阔的直道,克服了九原交通闭塞的困境,不但加强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更重要的是对于调动军队,运送粮草器械物资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风风雨雨、烈日寒霜,蒙恬大将军驻守九郡十余年,威震匈奴,越来越受到始皇赢政的推崇和信任。

秦朝蒙恬什么人物(世界高速公路的)(4)

秦直道

据文献记载,秦直道始建于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国大将蒙恬征调民夫数十万,历时两年余,终于完成了这一历史上罕见的浩瀚工程。直道北起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抵秦都咸阳附近的云阳(今陕西淳化县北),全长1800多里(约相当于现在的1400多里)。由于这样的道路宽阔平坦,能适应大队人马快速驰援,通常称之为“驰道”,又因其南北遥遥相对、直线相通,也称“直道”。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修建了多条由咸阳通往原六国故地的驰道,但直道仅此一条。倘若从九原郡传来匈奴闹事的消息,秦始皇下令派兵征讨的话,大批车骑从咸阳出发,沿驰道而行,三昼夜即可抵达阴山脚下。秦始皇曾经率军北伐匈奴、纵兵驰道,马踏阴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由此可窥见“驰道”的一斑了。

秦朝蒙恬什么人物(世界高速公路的)(5)

秦直道

“秦驰道”纵贯陕北黄土高原,沿海拔1800米的子午岭东侧而修筑。《汉书.贾山传》曰:“道广五十丈,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该道最宽处为60米,一般宽度为20米,并且路面平坦直达。“秦驰道”与“万里长城”形成了“丁”字状的战略防御体系,可见其在当时的国家防御战略中的意义是何等重要。

秦直道的修建总共用了多长时间,学界历来有争议。一种说法是到公元前210年,仅用了两年半时间,秦始皇死后的辌 车就是由直道回到咸阳的。一种说法是到公元前207年,用了5年时间。其中前两年多为第一期工程,主体工程完成已可使用;后两年多则为第二期工程,修缮之后,直道才完全竣工。这是由于秦始皇在公元前210年出巡天下时,原本有从新开辟的河南地南返咸阳并检查直道工程进展情况的打算,但东游途中暴崩沙丘,实为始料未及。二世为避天下疑端,选择初具规模的直道南归,确为当时具体情势所迫。大约是亲历直道后,颇受其中颠簸之苦,秦二世日后才有了续修直道的举措。?可以想见,当年蒙恬大将军督修千里直道的宏大情形:无数将士兵卒、壮男莽汉赤膊裸肤,面带饥色却无愁苦之状,因为他们知道大家修的是御敌之道,是千秋大业,因而个个不惜力气,竭尽全力凿石开山,抬土夯筑,或象蚂蚁搬家一样背土填谷……不难想象,“秦驰道”的修筑,自然与万里长城一样,不知埋入了多少尸骨?但相对于大秦帝国的统一、民族的安危、百姓的世代安居来说,马革裹尸、城埋尸骨又算得了什么呢?

秦朝蒙恬什么人物(世界高速公路的)(6)

秦直道

对于“秦驰道”的载述、褒贬、颂扬、题记真是不胜枚举。比较著名的是《史记》、《汉书》和贾谊《过秦论》,均有详尽的记述。据太史公自述:“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此述虽责斥秦始皇不恤民力,而修筑了长城与驰道。但是“秦驰道,”的确不愧为世界筑路史上的一大奇迹,而且也属于中华民族的又一伟大杰作。

秦直道最初的修建是为了御边的战争需要,但道路的综合功能使它也成了中央王朝连接北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通衢大道,成为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给我们展开了一幅幅民族交融的画卷:单于朝贡、昭君等11名汉朝公主和亲、文姬归汉等都发生在这条道路上。西汉时大量招募流民、移民垦荒,兵农互御,使秦直道的周边出现了繁华的景象。内地生产的铁器、铜器、陶器、缯絮、绢帛、食品、金银器皿、生产工具通过这条道路进入匈奴地区,凿井、筑城、纺织、耕田、冶铁技术也传入了匈奴;而匈奴的马匹、骑射技术、生活民俗也传入了汉朝。战争与和平、鲜血与火焰,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就在这条路上发生着,秦直道首开历史先河,将永载中华民族发展繁荣的光辉史册。

秦直道

秦朝蒙恬什么人物(世界高速公路的)(7)

秦直道

 三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正是有了这条秦直道,秦汉的大军才会象飞将军一样突然出现在匈奴骑兵面前,让他们措手不及。在为两千多年前的劳动人民在当时生产力条件下,兴建规模如此庞大的工程、娴熟应用如此精确的测量、定位等技术而汗颜的同时,历史上发生在秦直道上的一景一幕,不禁旋轮般闪现在眼前:大将军蒙恬麾旄下旌旗飘扬的金戈铁马,千古一帝乘鹤仙逝的韫凉灵柩,汉武帝耀师北疆的十八万铁骑,呼韩邪单于千里迢迢到长安觐见汉宣帝长长的行帐,朔风秋雨中远嫁漠北漫漫无尽路上昭君孱弱的身影 ……

大将军蒙恬不仅在大秦帝国统一和北击匈奴的沙场上显示出了非凡的大将气概和超人的战略、战术指挥才能,而且在治理边塞和巩固国防等方面也是内服君臣、外慑敌胆,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可英雄背后往往都隐藏着各色的小人,致使很多英雄经常不是战死在沙场,而是饮恨不能善终。

“春草离离墓道侵,千年塞下此冤沉。生前造就千枝笔,难写孤臣一片心。”此诗乃清人阎秉庚所题,它真实地道出了一代名将令人叹惋的结局。蒙恬大将军一生忠于秦国,终生为秦朝的统一大业血战沙场,可叹如此英雄却枉死于小人之手——

秦朝蒙恬什么人物(世界高速公路的)(8)

秦直道

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在游会稽的途中患病,他派身边的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不久,秦始皇病死在沙丘,死讯被封锁。中车府令赵高此时正得宠于公子胡亥,于是就同丞相李斯暗中谋划政变,立胡亥为新君。由于蒙毅曾得罪过赵高,胡亥即位后,赵高便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自杀,蒙恬对圣旨有疑,便请求复诉。使者把蒙恬交给了官吏。胡亥派李斯等人来代替蒙恬掌兵,并将蒙恬囚禁于阳周。胡亥杀死扶苏后,便想释放蒙恬。赵高因惧怕蒙氏兄弟再次贵宠用事,对己不利,便散布谣言,谎说在立太子的问题上,蒙毅曾在始皇面前毁谤胡亥,胡亥于是又囚禁了蒙毅。子婴力谏,认为不可诛杀蒙氏兄弟。胡亥盛怒之下执意要杀蒙毅,还派人前往阳周去诛杀蒙恬。使者对蒙恬说:“你罪过太多,况且蒙毅当死,连坐于你。”蒙恬辩解说:“自我先人直到子孙,为秦国出生入死已有三代。我统领着三十万大军,虽然身遭囚禁,可我的势力足以背叛。但我知道,我应守义而死。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敢辱没先人的教诲,不敢忘记先主的恩情。”使者说:“我只是受诏来处死你,不敢把将军的话传报皇上。”蒙恬喟然长叹道:“我怎么得罪了上天?竟无罪而被处死?”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里余,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遂饮毒酒自尽。

秦朝蒙恬什么人物(世界高速公路的)(9)

秦直道

蒙恬含恨冤死后,部下将士悲愤万分,将其遗体葬于陕西省绥德城西直道旁,数十万将士用战袍兜土成墓,状似山丘。传说,蒙恬的部属官兵因感怀将军恩德,悲愤将军枉死,遂一个个自尽于将军倒下的地方,鲜血竟染红了刻有将军遗言的石碑。

蒙恬的悲剧并非蒙恬一个人独有,在历史的长河里是不断的重复上演着。因为在封建王朝里,专制统治着是无情的冷血动物,在他们眼里只有权力和欲望,为了实现自己的权力和欲望,是不择手段,不惜牺牲一切代价,任何忠臣良将的生命都是无关紧要的。蒙恬的悲剧并非蒙恬个人的悲剧,而是历史的悲剧、时代的悲剧,毕竟那是一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时代。

秦朝蒙恬什么人物(世界高速公路的)(10)

秦直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