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择偶偏好(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

能够吸引女人的不只是宝石和华服,还有那个让她仰视的男人。

——青玖情感

好男人的抱怨

心理学择偶偏好(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1)

最近有个我身边大家公认的好男人在向我抱怨,“她究竟想要什么,我到底哪里做的不够好。”

发出如此抱怨的是我的远房表弟。表弟是个老实本分的人,大学时读的师范专业,毕业后回到了家乡的小县城,顺利进入中学教书。前半辈子本本分分,虽然没什么突出的成就,但也没犯过什么大错,最多就是下楼忘记了扔垃圾。最重要的是,在我看来对妻子真的不错,家里的日常琐事总是安排的井井有条。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老实的“五好丈夫”却还是免不了被抱怨的命运。每次被抱怨的起因,都是弟妹觉得他不够上进,太安于本分,而且不善社交,跟自己的朋友也打不到一起去。

每次表弟从家里被赶出来,都会愁眉苦脸的找我抱怨。对于他的遭遇,我是充分理解的。表弟这种“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的行为,并不能说有什么问题。当然弟妹期望表弟上进的心思,也不能被判定为自私或者拜金。

唯一出问题的,是两个人需求的不匹配。

弟妹希望一个优秀强大的男人,而表弟显然距离强大这个词差的有些远。

女性的慕强心理

心理学择偶偏好(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2)

从弟妹的表现上,我们可以发现,她是一个具有明显慕强心理的女性。女性会有慕强心理是很常见的。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女星Angelababy。她与黄晓明的婚姻就是典型的慕强心理造就出来的婚姻。Angelababy与黄晓明恋爱结婚时,是黄晓明事业的巅峰期。彼时的黄晓明跻身国内一线男星,已经凭借着一系列经典作品在娱乐圈站稳了脚跟。《新上海滩》、《中国合伙人》、《精忠岳飞》等影视剧的热播,更让黄晓明获得了诸多荣誉。那时的黄晓明对Angelababy来说,具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但是随着Angelababy自身事业的发展,以及黄晓明事业的屡屡下滑,两人之间差距在逐渐的被缩短。对于具有慕强心理的女性来说,当仰望的感觉不存在了时,爱情也就不存在了。

在心理学上,对慕强心理的定义是,内心喜欢、崇拜比自己更强大、更优秀的人,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上,喜欢追随着优秀的人,甚至于心里会存在瞧不起弱者的心理。

这种心理是不可控的。拥有慕强心理的女性,自然的就会被那些看起来比自己的强大的男性吸引。她们会因为对方的强大而产生崇拜感、安全感,这种感觉会令她们上瘾,更会使得她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

年轻女孩的慕强心理,多停留在感觉的层面。比如一个男孩的言谈举止表现得强势有力,就会吸引女孩的关注。这种慕强心理多是隐晦的。而成熟女性的慕强心理,则要现实理性的多。对于成熟女性来说,一个男人是否强大,需要综合考量他的经济、学识、家庭、性格等各个方面。

慕强心理从何而来

心理学择偶偏好(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3)

为何女性会慕强?女性慕强就是自私,或者拜金吗?

并非如此。事实上,几乎所有的雌性生物都存在慕强心理。在自然界中,永远唯有最强大的雄性可以最先得到雌性的青睐。这就是深藏在基因里的生存法则。

女性会产生慕强心理,从心理学角度上可以进行两个方面的解读。

  1. 对自身条件的评估。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女性的地位不断地提高。女性不论从学识、经济,还是生存能力上,都已经不输男性。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认同,使得她们对伴侣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即我很优秀,自然要求一个同样,甚至比我还优秀的伴侣。这个伴侣不仅在容貌、气质、学历、智商上要相配,个人的政治观念、信仰、工作职业、为人处事的态度也要相似,最好个人兴趣爱好也相同。
  2. 原生家庭缺失的影响。美国社会学家温奇曾经提出过择偶互补理论。他认为爱情是个人需要的一种表达方式,可能是意识,也可能是潜意识的行为。一个人在幼年期的成长中欠缺某些经验,成年后就会在伴侣身上寻求弥补。如果一个女性的童年生活是动荡不安,并且缺乏爱意的。那么当她成年后,就会希望从伴侣的身上获得强大的保护,来填补童年的空白。这种互补性的择偶观使得她们对强大的男性极度的渴望。

心理学择偶偏好(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4)

所以如果你遇到的女孩拥有着明显的慕强心理,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自己的强大。这种强大不一定要是全方位的,但一定要是与她的需求匹配的。

心理学:情侣间的情绪传递作用

心理学:爱情里的浪漫与理性

挽回心理学:想重新吸引前任,你必须知道的心理学效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