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 牡丹亭(柯汝读邮T99牡丹亭)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惟情之真、之纯、之难觅,因而,情,弥足珍贵。

纯真的爱情是世间永恒的主题,是人类终其一生所追求的至真至纯之情感。

与之相应,邮票,当然不乏爱情题材。

南柯 牡丹亭(柯汝读邮T99牡丹亭)(1)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情之所至,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这就是中国古典名著——《牡丹亭》所描绘的超越生死的爱情。

如此享誉海内外、脍炙人口、传唱不衰的大手笔,出自享有“东方莎士比亚”之美誉的我国明代著名戏剧家、文学家——汤显祖之手。

在此,柯汝斗胆评说邮票上的牡丹亭,评论其价值、遗憾……

提笔评点,《牡丹亭》在柯汝心里,也已似满园春色、姹紫嫣红……

一、《牡丹亭》

汤显祖:“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一)小说简介——惊神泣鬼、令人动容之春梦

《牡丹亭》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代表了明代传奇小说的最高成就。

汤显祖一生著有《牡丹亭》(全称《牡丹亭还魂记》),与《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是中国古代继关汉卿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戏剧家。

史赞曰:“为官不济,为文不朽。”

《牡丹亭》是在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记》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

南柯 牡丹亭(柯汝读邮T99牡丹亭)(2)

剧情梗概:

南安郡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终日被父母拘束于深闺。

某日春游花园后,做一春梦:梦中与书生柳梦梅相会。

自此思念成疾,以至伤情而亡。

三年后,柳梦梅前往临安赴试,途经杜宅,杜丽娘的魂魄与柳梦梅相会。

经过种种曲折,杜丽娘得以复生,柳杜终结良缘。

南柯 牡丹亭(柯汝读邮T99牡丹亭)(3)

为情而死,因爱而生。

全剧充满浪漫主义情调,情节离奇跌宕,引人入胜。

反映了封建重压下青年男女对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向往与执着追求。

作者以抒情之笔法,渲泻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语言清丽,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牡丹亭》比同时代戏剧胜出一筹。

仅仅剧中杜丽娘因梦中获得的爱情在现实中难以寻觅,感伤而死,

也即所谓“慕色而亡”的描写,足已使之别具一格。

南柯 牡丹亭(柯汝读邮T99牡丹亭)(4)

《牡丹亭》之前,中国最具影响的爱情题材戏剧作品为《西厢记》;而《牡丹亭》剧本一经问世,便超过《西厢记》。

据记载“《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牡丹亭》对后世的文学、戏剧影响深远。

南柯 牡丹亭(柯汝读邮T99牡丹亭)(5)

二、邮票

1984年10月30日,为反映中华民族灿烂的古典文学风貌,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牡丹亭>》特种邮票,T99,1套4枚,面值1.06 元。

T(4—1) 闺塾 8分 1278.76万枚,

T(4—2)惊梦 8分 1212.61万枚,

T(4—3)写真 20分 984.76万枚,

T(4—4)婚走 70分 766.06万枚。

同日发行小型张《游园》1枚,面值2元,发行量:209.5万枚。

原作者:戴敦邦,设计者:李为。影写版。北京邮票厂印制。

南柯 牡丹亭(柯汝读邮T99牡丹亭)(6)

(二)特点

1、第一套票名前缀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邮票

(1)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上璀璨的文学作品,是世界文学之瑰宝。

文学名著之经典造就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系列邮票之经典。

以其经典,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邮票系列,在我国邮票系列之地位,不言而喻。

(2)本套票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发行顺序位列第4位。

早期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邮票,票名无前缀,并没有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为前缀。

如:第一套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邮票T43《西游记》前缀为“中国古典小说”、T69《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和T82《西厢记》则无前缀;

直至1984年T99《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牡丹亭〉》发行,票名的前缀才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为票名,规范之。

2、《牡丹亭》入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牡丹亭》作为昆曲的代表作之一,入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 “人类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南柯 牡丹亭(柯汝读邮T99牡丹亭)(7)

3、印制精美,图案系用工笔重彩画成。

运用国画写意,如梦如幻的故事,配以如梦如幻的绘画,加之如花似玉的人物景致,观者依稀仿佛入梦,如幻如真,恰如朦朦胧胧之情愫——初恋、梦中情人,心灵深处最美好感情在牡丹亭得以淋漓尽致地共鸣、宣泄……

而牡丹亭邮票T99编号,冥冥之中的巧合。

在柯汝心里,更感觉本套邮票之神奇,99,天长地久,赋予爱情之美好祝愿。

4、中国古典名著邮票系列中,“西厢记”、“牡丹亭”属小套票,只有一组一套4枚,其他的皆为四枚以上、或多组。

南柯 牡丹亭(柯汝读邮T99牡丹亭)(8)

(二)“冥判”被取消——邮票发行之憾

T99《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牡丹亭》邮票,全套为“四票一张”。根据推测,按原先计划,《牡丹亭》邮票应发行“五票一张”。

按照剧情顺序也就是“写真”和“婚走”之间尚有一枚“冥判”。

“冥判”一图大力刻画了胡判官与杜丽娘之间的矛盾冲突,

用色大胆鲜艳,是整套邮票的点睛之笔,

却因邮政部门担心有宣扬封建迷信之嫌而在正式发行时,

这枚“冥判”被取消、未能面世。颇为遗憾。

南柯 牡丹亭(柯汝读邮T99牡丹亭)(9)

冥判图片简介:杜丽娘死后,魂魄飘到冥府,候审。

胡判官走马到任,审问丽娘。

杜丽娘的痴情感动了幽冥,判官批准她的灵魂和柳梦梅相会。

南柯 牡丹亭(柯汝读邮T99牡丹亭)(10)

此论断,有据证实:

(1)从“新中国邮票原画作者和设计者作品邀请展览”(1995年5月1日"上海)上的一枚根据原画稿印成的五连图纪念张(见图)得以印证。

南柯 牡丹亭(柯汝读邮T99牡丹亭)(11)

(2)从《牡丹亭》邮票原画作者戴敦邦先生的两段话中得以证实:

“《牡丹亭》邮票原画连小型张在内共六幅,从构思设计小样到完成正稿,实际创作时间为四个月”。

“在我画的原画中有一幅‘冥判’,是我最为满意的一幅,却没有用上公诸于众。这样,《牡丹亭》故事的神奇色彩就有所减色”。

南柯 牡丹亭(柯汝读邮T99牡丹亭)(12)

小编以为:

《牡丹亭》之所以成为名著、称为经典,其中一原因就在于《牡丹亭》全剧所弥漫的传奇、幻想色彩的,发乎真情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生死之恋。

阅读《牡丹亭》,回避不了生死。

“冥判”被取消,不仅使剧情减少传奇,而且使邮票所展现的剧情突兀、不完整。

这不得不说是遗憾!

遗憾之美,比如维纳斯雕像,让人扼腕叹息、浮想联翩……

(三)赏析

1、T99 M《游园》小型张

南柯 牡丹亭(柯汝读邮T99牡丹亭)(13)

(1) 小型张邮票的主图取材于《牡丹亭》第十出“惊梦”。

“惊梦”是因游园而产生,习惯称作“游园惊梦”。

邮票主图只取“游园”情状,故称为《游园》。

《游园》描绘杜丽娘厌倦了书房、闺阁的单调生活,在丫环春香的引导下,徜徉于后花园中的情景。

此画浓墨重彩渲染了春光之明媚:百花盛开,杨柳轻拂,鸟儿欢飞,满园春色的画面一展无遗。

刻划了姹紫嫣红的良晨美景和杜丽娘复杂微妙心态: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南柯 牡丹亭(柯汝读邮T99牡丹亭)(14)

(2)《游园》面值:2元,发行量:209.5万枚

集邮界之共识:1984年以前发行的早期T字头特种邮票"小型张",大多是艺术价值、欣赏价值、经济价值高的高档票。

T字头邮票发行168套,而T字头只发行了31枚小型张。

小型张《游园》发行于1984年,属于早期发行T字头小型张, 在T字头小型张发行顺序第16枚;是中国古典名著邮票系列第3枚小型张。

发行量:209.5万枚,发行小。

发行至今已35年,能保存完好品相好的应该不多。

南柯 牡丹亭(柯汝读邮T99牡丹亭)(15)

(2)牡丹亭小型张印制精美,堪称一流。

不仅外观精致,而且设计精美。

深色的边框上配以白色牡丹花纹,边饰精巧,增添小型张之春光无限。

这也使得牡丹亭小型张得到了广大集藏爱好者的青睐原因之一。

小型张《游园》具备以上所述之多重优势,价值几何,想必诸位心里已如明镜似得。

不再赘言。

南柯 牡丹亭(柯汝读邮T99牡丹亭)(16)

2、套票赏析

这套邮票图案均采用我国著名画家戴敦邦的原作。

图案系用工笔重彩画成。

高度概括地反映了《杜丹亭》一书的原貌。

(1)闺塾

图案取材于《牡丹亭》第七出“闺塾”,描绘杜丽娘在书房读书的情形。

画面中间白须者为塾师陈最良,右边托腮低头者为杜丽娘,表现出一种慵懒、厌倦的神态。

强烈的画面对比,让人忍俊不禁。

主人公 由《诗经•关雎》章而伤春寻春,萌发“何以人而不如鸟乎?”思考。

南柯 牡丹亭(柯汝读邮T99牡丹亭)(17)

南柯 牡丹亭(柯汝读邮T99牡丹亭)(18)

(2)4-2惊梦

图案取材于《牡丹亭》第十出“惊梦”,

描绘杜丽娘游园后,回归绣阁,朦胧入睡,与书生柳梦梅在梦中幽会情景。

画中左为杜丽娘伏案而睡,右为梦境:

鲜花丛中,亭台之旁,杜丽娘与柳梦梅幽会。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南柯 牡丹亭(柯汝读邮T99牡丹亭)(19)

南柯 牡丹亭(柯汝读邮T99牡丹亭)(20)

(3)4-3写真

图案取材于《牡丹 亭》第十四出“写真”,

图案为杜丽娘作画的情景。

杜丽娘自梦中与柳梦梅相会后,日思夜念梦中情人。

竟病卧床榻,无药可救。

杜丽娘为使自己的美貌留人间,对镜自画真容一帧并附诗一首:

近睹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

南柯 牡丹亭(柯汝读邮T99牡丹亭)(21)

南柯 牡丹亭(柯汝读邮T99牡丹亭)(22)

(4)4-4婚走

图案取材于《牡丹亭》第三十六出“婚走”,描绘了杜丽娘还魂后与柳梦梅不辞辛劳月夜兼程的情景。

杜丽娘死后三年,柳梦梅北上求功名路过南安,于假山石边拾得杜丽娘真容画,得以与杜丽娘之魂相会。

柳梦梅掘开坟墓,使杜丽娘还魂复活,为防别人告以盗墓之罪,杜丽娘与柳梦梅私下成亲,然后雇舟奔赴临安。

为情而死、为爱后生的杜丽娘在摆脱现实世界的种种约束之后,找到那个不在梅边在柳边的人,还魂结为夫妇。

南柯 牡丹亭(柯汝读邮T99牡丹亭)(23)

南柯 牡丹亭(柯汝读邮T99牡丹亭)(24)

(四)详情

(4-1)闺塾 8分 1278.76万枚

(4-2)惊梦 8分 1212.61万枚

(4-3)写真 20分 984.76万枚

(4-4)婚走 70分 766.06万枚

全套面值106分

邮票规格 40mm×54mm

齿孔度数P11

整张枚数28(7×4)枚

版别 影写版

设计者 李为

原作者 戴敦邦

印刷厂北京邮票厂

牡丹亭T99自发行以来一直受到追捧,时间将证明一切……

作者:柯汝

本文为驿路荟萃原创文章,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作者简介

柯汝,历史专业本科(史学学士)、法律本科、民商法研究生毕业。

自幼酷爱集邮,历经风雨痴心不改。

多年潜心学习文化历史哲学等人文科学,将偶得付诸邮票研究,以独到之视角解读邮票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