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旭林黛玉铅笔画(87红楼梦杨树云的设计手稿)

87版《红楼梦》开播已经三十多年了,成为一部中国电视史上不可逾越的篇章和不可跨越的经典。

三十年来,87版《红楼梦》并没有被淹没在时光的长河中,反而被大众津津乐道,百看不厌。

剧中的每个人物都很有辨识度,演员和角色融为一体,走进角色,与角色合二为一,满足了我们对原著中所有角色的想象。

陈晓旭林黛玉铅笔画(87红楼梦杨树云的设计手稿)(1)

就像多年后邓婕所言,剧组的演员,只要穿上戏服,往哪里一站,不用表演,就知道这是哪个角色。

这一点,化妆师杨树云和服装师史延芹功不可没。

原本,红楼剧组的化妆师是大名鼎鼎的化妆大师王希钟。

拍完第一集“一僧一道”后,王希钟因为忙着给西游剧组化妆,还要负责北影厂的化妆工作,分身乏术,只好离开红楼剧组。

剧组只好重新寻找化妆师,可其他化妆师不是没有档期,就是不愿意来。所以,一时之间,剧组真的找不到合适的化妆师。

陈晓旭林黛玉铅笔画(87红楼梦杨树云的设计手稿)(2)

无奈之下,剧组只好进行全国招聘。

远在甘肃的杨树云得知这个消息,非常兴奋。能进红楼剧组化妆,对化妆师来说,是一个莫大的荣幸。

于是,他请好假,坐上火车,来到北京,去红楼剧组面试。

制片主任任大惠接见了他,看着这个相貌堂堂的小伙子,任大惠毫不含糊,问道,“我们这是电视剧,你是搞舞台的,另外,我们这里不缺一般的化妆人员,需要的是化妆设计师。

陈晓旭林黛玉铅笔画(87红楼梦杨树云的设计手稿)(3)

杨树云用自己的行动,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给宝玉化妆的面试中,他从多位化妆师中脱颖而出,被剧组定为化妆师。自此,杨树云开始了长达三年的剧组生涯。

进入剧组后,杨树云先研究原著,看了七遍《红楼梦》,书中的人物的具体形象,在他心中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

导演王扶林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化出《红楼梦》特殊风格的妆容,化出大杨风格的妆容。

陈晓旭林黛玉铅笔画(87红楼梦杨树云的设计手稿)(4)

这两句话,给杨树云指明了方向,让他有了无限的动力。

于是,书中的每个人物,一个个生动的形象,浮现在杨树云的脑海中。

他想黛玉的“罥烟眉”是什么样子,“含情目”又是什么样子,王熙凤的“柳叶吊梢眉”是什么样子,薛宝钗的“脸如银盆,眼如水杏”,又是什么样子……

林黛玉的“孤高自许”之美,宝钗的“成熟淡雅”之美,晴雯的“风流灵巧”之美,袭人的“温柔和顺”之美,湘云的“英气豪爽”之美,尤三姐的“痴情刚烈”之美……

陈晓旭林黛玉铅笔画(87红楼梦杨树云的设计手稿)(5)

每个人物都有鲜明的特征,怎样区分她们,找到与她们性格中关联的外部特征,是杨树云的当务之急。

为了最大限度的还原人物,对于书中的主要角色,杨树云会有针对性的画出她们的形象,也就是设计手稿。

杨树云的这些设计手稿中,画中的人物和演员非常贴近,特别是陈晓旭,仿佛从画中走出来一样。

陈晓旭林黛玉铅笔画(87红楼梦杨树云的设计手稿)(6)

林黛玉。

作为书中的主角林黛玉,是杨树云最喜欢的人物,也是最让他大费周折的角色。

一个“似蹙非蹙罥烟眉”,让杨树云翻遍了所有的资料,查遍了所有的文献。

“罥烟眉”究竟是怎样一个眉毛?没有人知道。

陈晓旭林黛玉铅笔画(87红楼梦杨树云的设计手稿)(7)

杨树云先是查了《西京杂记》中的“远山眉”,不是,接着查到《杨太真外传》中的“十眉图”中的“涵烟眉”,还不是。

接着他又查到改琦的“愁眉”,来自《后汉书》,还不是,接着查《庄子天运》中的“捧心而蹙”,“蹙眉”,结果还不是。

直到后来,他看到了曹雪芹的好友敦敏的诗中,有一句“遥看丝丝罥烟柳 ”。杨树云大喜,终于找到“罥烟”了,终于知道“罥烟眉”是什么样子了。

让我们看一下杨树云对黛玉的设计手稿。

陈晓旭林黛玉铅笔画(87红楼梦杨树云的设计手稿)(8)

这是杨树云画出来的心中黛玉。

再让我们看一下真正的黛玉,也就是陈晓旭饰演的黛玉。

陈晓旭林黛玉铅笔画(87红楼梦杨树云的设计手稿)(9)

不得不说,看到这张手稿的时候,我都惊呆了。

这不仅仅是像的问题了,陈晓旭简直就是从手稿中走出来一样,一模一样。

太佩服王扶林和杨树云了,两人联手打造出一个经典的“林黛玉”。

陈晓旭林黛玉铅笔画(87红楼梦杨树云的设计手稿)(10)

再看一张杨树云的设计手稿,黛玉的。

陈晓旭林黛玉铅笔画(87红楼梦杨树云的设计手稿)(11)

再看一下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这一张,虽然不似上一张那样一模一样,还原度也很高。

陈晓旭林黛玉铅笔画(87红楼梦杨树云的设计手稿)(12)

再来一张对比的,是不是还原度也非常高?

陈晓旭林黛玉铅笔画(87红楼梦杨树云的设计手稿)(13)

其实,这张手稿,还有几分像张静林饰演的晴雯。来一张晴雯的照片。

陈晓旭林黛玉铅笔画(87红楼梦杨树云的设计手稿)(14)

当初,张静林也是黛玉的候选人之一。在陈晓旭和张静林之间,王扶林导演有过纠结和徘徊,论容貌和表演,张静林占上风,论气质,陈晓旭略胜一筹。

最终,王扶林还是选择了气质上更像的陈晓旭。

对比一下张静林和画中的女子,是不是除了眼神,相似度也特别高?

陈晓旭林黛玉铅笔画(87红楼梦杨树云的设计手稿)(15)

成梅饰演的元春。

在剧中,成梅饰演的元春戏份不多,却非常亮眼。

成梅之前演的角色,都属于小家碧玉型。最终定角的时候,成梅得知自己演皇妃,非常吃惊,她觉得自己驾驭不了这样的角色。

她忐忑不安地找到导演,问:“我个子不高,能演元春吗?”王扶林肯定地说:“就是你了,就是你了。”

陈晓旭林黛玉铅笔画(87红楼梦杨树云的设计手稿)(16)

得到导演肯定的答复,成梅下决心一定要演好元春。

她熟读原著,认真分析元春这个人物,感受元春的心理特点,为了寻找古代皇妃的生活习惯,她还专门去图书馆查资料,寻找一些古代书籍,还去西安,寻找古代人的足迹,更好的走进元春的世界。

我们看一下杨树云对元春的设计手稿,画中的女子真的是雍容华贵,高贵典雅。

陈晓旭林黛玉铅笔画(87红楼梦杨树云的设计手稿)(17)

陈晓旭林黛玉铅笔画(87红楼梦杨树云的设计手稿)(18)

再来一张成梅饰演的元春剧照。

陈晓旭林黛玉铅笔画(87红楼梦杨树云的设计手稿)(19)

王扶林选角的眼光太厉害了,成梅饰演的元春,真的有一种皇妃的味道呀。

再来一张对比图。如果画得再仔细传神一些,是不是成梅也像是从画中走出来的一样呢?

陈晓旭林黛玉铅笔画(87红楼梦杨树云的设计手稿)(20)

邓婕饰演的王熙凤。

邓婕饰演的王熙凤,是最被大家认可的角色。邓婕把王熙凤演活了,即便是同时期的刘晓庆,名气比她大,演技比她好,也饰演了“王熙凤”,却根本无法和邓婕相比。

最初,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邓婕,觉得她个子不高,皮肤黝黑,没有那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陈晓旭林黛玉铅笔画(87红楼梦杨树云的设计手稿)(21)

只有王扶林认为,邓婕能演王熙凤。

他力排众议,让邓婕饰演了王熙凤,个子不高,可以通过一些辅助手段和摄像角度来提高,皮肤黑可以通过化妆来掩盖。

所以,在电视剧中,根本感觉不出邓婕的个子矮和皮肤黑,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流光溢彩,神采奕奕的王熙凤。

看一下杨树云对王熙凤的设计手稿。画中的女子有一种威严,妩媚和泼辣的味道。

陈晓旭林黛玉铅笔画(87红楼梦杨树云的设计手稿)(22)

原本以为第一次出场的王熙凤,和这张手稿中的女子最像,可后来居然找到一张更像的,那就把两张都贴上来。

陈晓旭林黛玉铅笔画(87红楼梦杨树云的设计手稿)(23)

陈晓旭林黛玉铅笔画(87红楼梦杨树云的设计手稿)(24)

还是第二张更像,无论是邓婕的表情,神态,还是整体感觉,都像从画中走出来一样。

陈晓旭林黛玉铅笔画(87红楼梦杨树云的设计手稿)(25)

张蕾饰演的秦可卿。

87版《红楼梦》中,张蕾饰演秦可卿。

张蕾最初和陈晓旭,张静林,胡泽红,沈璐一起,都是林黛玉的候选人。

张蕾容貌绝美,气质忧郁,很有林黛玉的味道。导演考虑到她年纪偏大,再加上她当时要出国,所以,让她饰演了秦可卿。

陈晓旭林黛玉铅笔画(87红楼梦杨树云的设计手稿)(26)

秦可卿在剧中戏份并不多,张蕾的表演却很亮眼。秦可卿的戏份是先拍的,拍完之后,张蕾就出国了。

可是后来,剧组拍着拍着,发现还有秦可卿的戏份,这时候张蕾已经在大洋彼岸,没有了音讯,剧组只好重新找一位演员,把剩下的戏份补拍完。

陈晓旭林黛玉铅笔画(87红楼梦杨树云的设计手稿)(27)

所以,87版《红楼梦》中,有两位秦可卿的扮演者。

让我们看看杨树云的秦可卿设计手稿。

陈晓旭林黛玉铅笔画(87红楼梦杨树云的设计手稿)(28)

陈晓旭林黛玉铅笔画(87红楼梦杨树云的设计手稿)(29)

再看一下张蕾饰演的秦可卿的造型。

陈晓旭林黛玉铅笔画(87红楼梦杨树云的设计手稿)(30)

陈晓旭林黛玉铅笔画(87红楼梦杨树云的设计手稿)(31)

再来一张夏丽蓉饰演的秦可卿的造型。

陈晓旭林黛玉铅笔画(87红楼梦杨树云的设计手稿)(32)

30年后,张蕾也惊讶于夏丽蓉和自己的相似,说剧组太用心了,居然找到一个和自己这样相像的演员。

单就这张手稿对比,夏丽蓉比张蕾更像画中人。

陈晓旭林黛玉铅笔画(87红楼梦杨树云的设计手稿)(33)

当然,还有宝钗的手稿图。这个手稿,比较简单,只有寥寥数笔。

陈晓旭林黛玉铅笔画(87红楼梦杨树云的设计手稿)(34)

即便只有寥寥数笔,也勾勒出宝钗的特点,国色天香,像一朵盛开的牡丹。

来一张张莉饰演的薛宝钗,对比一下。

陈晓旭林黛玉铅笔画(87红楼梦杨树云的设计手稿)(35)

还有平儿和王熙凤陪房旺儿媳妇的手稿图。

陈晓旭林黛玉铅笔画(87红楼梦杨树云的设计手稿)(36)

杨树云的这些手稿图,就是一笔珍贵的财富。

87版《红楼梦》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并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有无数像杨树云这样的幕后工作者,辛勤劳作,呕心沥血,才有了这样一部经典。

陈晓旭林黛玉铅笔画(87红楼梦杨树云的设计手稿)(37)

现在的古装剧,化妆很简单,单看剧中演员的造型,很多时候都分不出是古装,还是现代装。

杨树云的化妆技巧,设计能力和发饰的制作,值得现在的化妆师学习和借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