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托管服务老师建议(如何提高服务质量)

作者:窦昆老师

课后托管服务老师建议(如何提高服务质量)(1)

学校课后服务成败的衡量标准是什么?质量!

01

如果有一天,家长们不需要老师动员,都自觉自愿把孩子送到学校托管,心甘情愿地缴纳托管费,那只有一个原因:学校课后服务质量好,孩子开心,家长放心。

如果有一天,不管学校怎么强调(根据文件不能强迫),家长们都不愿意把孩子送到学校托管,孩子放学后要么领回家要么交给校外托管机构,那原因也只有一个:学校课后服务质量差,孩子不乐意,家长不满意。

以质量为根本,靠信誉求生存,这是任何行业、任何产品、任何服务无法摆脱的必然规律。学生托管也不例外,校内的课后服务也不例外。教育部课后服务通知已经出台四年多了,为什么没有大面积铺开?为什么有些学校半途而废?很大原因就是质量。配合双减政策,教育部要求课后服务全覆盖,即所有的公办学校都要对确有需求的学生提供课后服务,这是在政策推动加上家长尝鲜心理造就的“繁荣”,并非靠服务高质量赢得的蓬勃发展。

02

接下来,课后服务何去何从,不断发展壮大或是昙花一现?广大家长选择校内托管还是校外托管,或是不嫌麻烦自己带?收费标准并非最大考量,最大的决定因素,一定是质量。学校课后服务能不能把质量提上去?需要时间和实践来说话。作为校外托管行业十几年的从业者,我斗胆谏言,公办学校如果要想保证课后服务质量过关、质量过硬,至少需要过三关:

  • 第一关:课后服务质量谁来测评?要想质量好,测评少不了。有不少人质疑考试制度,可是,你要明白,假如取消了考试,教学质量肯定一塌糊涂。课后服务当然不能用考试来检验成效。那么,应该由谁、通过什么方式来评定质量好坏呢?是教育局派人督查吗?鞭长莫及,频率太低,没有用;是校长巡查吗?等于是自己检查自己,不排除共同弄虚作假;是家长到学校轮流监督打分吗?是学生评选“我最喜爱的课后服务老师”吗?这两个做法都挺好,但老师们会答应吗?没有考评,干好干坏一个样,久而久之,那结果一定是:干坏!
  • 第二关:班级学生数量如何减少?当老师的,大都是希望孩子好的,也想把课后服务做好,让孩子们享受到更好的服务,但问题是,“臣妾做不到啊”!传统的大班额制,在课后服务的教室里同样上演。班上报名课后服务的学生少了,老师就会安排合班,几个班的同学合在一起,这样就没那么“费老师”了,这样一个老师管的学生就多了。课后服务,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同学们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每个人完成作业的进度不一,有的同学还想上下座位、进出教室,一个老师怎么管得过来?怎么办?唯有牺牲质量,让同学们坐好不动,不准说话,强制性进入安静自习状态。这样的课后服务,无异于课后坐牢,质量怎么好得了?这也怪不得老师,学生人数多了,实在是管不过来啊!
  • 第三关:教师补贴标准怎样提高?能不能让老师哪怕再苦再累、无论管多少学生、也要全身心投入把质量提上去呢?可以的,多发补贴,积极性就上来了。毕竟,收钱意味着揽责,多收钱就是多揽责。多发钱,就要多找家长收钱,这又违背公益原则了,又会激起社会新的不满。钱收少了,就给老师这点补贴,还想要多好的质量呢?
03

解决课后服务质量难题,还牵扯到服务内容、餐食标准、时间长短等多个因素。而且,如果要让老师们提高质量,首先还是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下功夫,课后服务暂时还顾不上。这要做的功课还多得很。即便课堂质量提高了,未必能把课后服务质量抓好。

学校老师作为端着铁饭碗的公职人员,做课堂教学没问题,搞学生管理也可以,但是,提供服务,绝对是短板。当然,所有公家单位的人,搞服务几乎都是短板,虽然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正因为如此,各级党委政府一次次进行教育和动员,要求增强公仆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为群众办实事。强调越多,越说明存在这方面问题。

结束语

课后服务质量提升之路,荆棘密布,任重道远。对此,家长们要有心理准备,校外托管的从业人员也要从中发现机遇。

(写于2021年10月3号)

​​​

作者简介:窦昆,湖北人,原省报资深编辑记者,2004年下海创办晋级教育,打造中国首个学生托管品牌,出版多部学生托管行业专著,院线电影《放学后》出品人,央视少儿频道播出托管题材动画片《小鹰晋级》出品人。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