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雄性动物全部死亡(最长一天交配14个小时)

地球由什么掌控?是人类吗,并不是,或许基因才是真正的主宰。任何动物都会死去,肉身会腐烂,消失。而基因却会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它控制着动物的一切,为了传承下去,它甚至可以牺牲动物的一切,包括生命。不信你看看它有多狠。

有些动物交配完就得死

世界上雄性动物全部死亡(最长一天交配14个小时)(1)

螳螂的“性食同类”是生物界津津乐道的话题,公螳螂每次与母螳螂交配都冒着生命危险,为了填饱肚子,给宝宝补充营养,母螳螂很大概率会在交配后将公螳螂吃掉。

世界上雄性动物全部死亡(最长一天交配14个小时)(2)

即使如此,为了将基因传承下去,公螳螂依旧会“欣然赴死”,不过也有一些聪明的公螳螂会带着“见面礼”去和母螳螂约会,在母螳螂交配完后有了食物,或许就会放公螳螂一马。

世界上雄性动物全部死亡(最长一天交配14个小时)(3)

聪明的公螳螂或许还有生还的机会,公桔金蜘则是“视死如归”。公桔金蜘在交配完后,就会保持交配姿势趴在母桔金蜘身上,然后在15分钟之内心脏停止跳动,彻底变成母桔金蜘甩不掉的一个“包袱”。

它这么做仅仅就是为了让母桔金蜘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再另寻新欢,从而为自己基因能够得到传承争取宝贵的机会。

世界上雄性动物全部死亡(最长一天交配14个小时)(4)

如果说前两者用的是“在一棵树上吊死”的策略,那么袋鼩则可以称之为“广撒网派”。袋鼩是澳大利亚的一种小型有袋类哺乳动物,为了让自己的后代能够在食物丰富的春天出生,雄性袋鼩在发育成熟后的第一个冬天会疯狂地播种基因。

世界上雄性动物全部死亡(最长一天交配14个小时)(5)

有多疯狂呢?受体内飙升的睾丸酮影响,雄性袋鼩会为了争抢配偶大打出手,胜利以后就会与雌性袋鼩交配,交配完成以后也不会停止脚步,它会继续寻找另外的雌性袋鼩交配。它一天用在交配上的时间最高可以达到14个小时,可以说是持续交配时间最长的哺乳动物了,而且在整个交配季都如此,以留下尽可能多的后代。

这让雄性袋鼩在第一个交配季就会免疫系统衰竭,进一步导致毛发脱落、双目失明,甚至全身出血,最终离开这个世界。

世界上雄性动物全部死亡(最长一天交配14个小时)(6)

世界上雄性动物全部死亡(最长一天交配14个小时)(7)

难道基因专挑雄性下手吗?也不尽然。章鱼是一种智商很高的动物,有9个大脑,2套记忆系统,5亿个神经元,能学习、会思考,还有拟态、钻孔等逆天技能,看起来完全具备发展高等文明的潜质,然而基因似乎并不想让它们统治世界。

世界上雄性动物全部死亡(最长一天交配14个小时)(8)

章鱼“夫妇”在交配前毫无瓜葛,之后也会立马分道扬镳,只是很快都会命丧黄泉。仿佛在交配那一刻就进入了“自毁”程序一样,完成传承使命后的雄性章鱼会立马停止进食,活性降低,几个月后死亡。雌性章鱼也会在产卵几天后停止进食,然后死亡。

有些动物不交配就得死

这么多动物一交配就会死,那么不交配不就可以了吗?很抱歉,主宰万物的基因才不会让你钻这种空子,有些动物,不交配也得死。

世界上雄性动物全部死亡(最长一天交配14个小时)(9)

世界上雄性动物全部死亡(最长一天交配14个小时)(10)

原产于欧洲一带的雪貂是食肉目鼬科鼬属动物,是黄鼠狼、平头哥的亲戚,外表呆萌可爱,但其实很凶猛,捕食能力极强,擅长偷鸡摸狗。它的发情期持续5-6个月,这期间雌性雪貂会一直分泌雌性激素,直到它完成交配。

世界上雄性动物全部死亡(最长一天交配14个小时)(11)

如果一直未完成交配,分泌就不会停止。当雌性激素在体内达到一定浓度的时候,就会妨碍其骨髓生产红血球,雌雪貂就会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最终危及生命。

有些动物可能死了还在交配

世界上雄性动物全部死亡(最长一天交配14个小时)(12)

鮟鱇鱼是一种深海鱼,因为海底阳光照不到,非常黑暗,反正也看不到,所以长得比较“随便”。渔民们刚开始捕到鮟鱇鱼时发现永远都是雌性的,从来未曾发现过另外一种性别的,科学家研究后以为这种鱼是只有一种性别的无性生殖动物。

世界上雄性动物全部死亡(最长一天交配14个小时)(13)

世界上雄性动物全部死亡(最长一天交配14个小时)(14)

直到科学家留意到有条鱼身上有好几个“疙瘩”,深入研究发现,这些居然都是雄鱼的睾丸。原来,雄鮟鱇鱼的体型只有雌鱼的三十分之一,它们出生以后就会去寻找雌鱼,找到以后就咬住雌鱼,释放一种能溶解皮肤的酶。

世界上雄性动物全部死亡(最长一天交配14个小时)(15)

然后雄鱼慢慢丧失自我,与雌鱼融为一体,只剩下一对独立的睾丸,当雌鱼需要交配产卵的时候就释放激素告诉睾丸,睾丸就会释放精子,从而完成受精,一条雌鱼身上最多的时候可能寄生八对化成睾丸的雄鱼。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雄性鮟鱇鱼死了依然在进行着交配。

基因为何要这么做?

当伟大的物理学家杨振宁被问到世界上有没有上帝的时候,他说:“你说得上帝如果是一个人形的,那我想是没有的。但如果你问有没有一个造物主,我想是有的。因为这个世界不是偶然的”。

如果说这个世界存在造物主,基因毫无疑问就是造物主控制世界的魔法权杖,要保持对世界的掌控,就必须要保证基因的延续。很多动物的存在从地球这个大生物圈来说或许存在着意义,而从它本身来讲,唯一的意义似乎就是不断地循环传输自己的基因,而肉身只是载体,在释放遗传物质后就被“基因”无情抛弃。

世界上雄性动物全部死亡(最长一天交配14个小时)(16)

然而,人类似乎正在试图脱离基因的掌控。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类开始出现不婚、不育的想法,这与基因的传承策略背道而驰,似乎是一种对基因控制的抗争。

世界上雄性动物全部死亡(最长一天交配14个小时)(17)

人类就像造物主发明的“人工智能”,随着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开始思考生存的意义,开始反抗造物者的意愿,试图将基因传承的使命抛弃。

世界上雄性动物全部死亡(最长一天交配14个小时)(18)

再发散一下,人类是人类世界里“人工智能”的造物者,又会不会有一天,人类的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反抗人类的意愿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