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的老竹雕价值(复雕开宝藏捐赠仪式暨学术座谈会在成都举行)

12月28日,复雕《开宝藏》捐赠仪式暨学术座谈会在四川省图书馆举行首部雕版印行的汉文佛教经典总集,以“重生”的形式回到了它的诞生地——唐宋雕版印刷发源地和中心成都,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收藏的老竹雕价值?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收藏的老竹雕价值(复雕开宝藏捐赠仪式暨学术座谈会在成都举行)

收藏的老竹雕价值

12月28日,复雕《开宝藏》捐赠仪式暨学术座谈会在四川省图书馆举行。首部雕版印行的汉文佛教经典总集,以“重生”的形式回到了它的诞生地——唐宋雕版印刷发源地和中心成都。

《开宝藏》是中国第一部官印佛教经典总集,是影响后世佛学典籍传播和流通的重要母本。宋太祖赵匡胤于开宝四年(971),令内侍官高品张从信前来成都主持刻经大业,历时12年,刻成13万张板片,全藏收书1076部(一说1085部),为卷5048卷,分装480帙。因始刻于开宝时,后世遂称《宋开宝刊蜀本大藏经》,亦称为《开宝藏》。

到20世纪,这部大藏几乎散佚殆尽,在全世界范围内,单卷较为完整者仅剩12件。2018年,苏州弘化社慈善基金会对《开宝藏》现存于世的残卷全力搜索,复雕木刻成版,共237块雕版506面。今年正逢《开宝藏》在成都开印1050年,苏州弘化社慈善基金会完成《开宝藏》重刻,并向成都的文化机构和宗教单位捐赠。

此次捐赠仪式上,苏州弘化社慈善基金会向成都文殊院捐赠了精美的复雕《开宝藏》经版;向四川省图书馆、成都图书馆、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四川历史研究院、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捐赠《开宝藏》经书;弘化社还向内江圣水寺、新都宝光寺、龙泉石经寺、成都昭觉寺、成都大慈寺、峨眉山佛学院等寺院捐赠了《开宝藏》经书。

《开宝藏》复刻经书可在四川省图书馆、成都图书馆等处阅览。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