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与冬夜皆过客君携明月上青云(我寄人间雪满头)

吾与冬夜皆过客君携明月上青云(我寄人间雪满头)(1)

阮小籍——自锄明月种梅花

《雪满头》

1、

没有一丝雪花,冬日的天空空旷得让人心慌。

而我,已经等待一场雪很久了——

从白马入芦花的刹那,我就期待银碗里盛雪了。

从人迹板桥霜的刹那,我就期待踏雪寻梅了。

从孤舟蓑笠翁的刹那,我就期待独钓寒江雪。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窗前有梅,心头有诗,眼下,就差一场雪了。

吾与冬夜皆过客君携明月上青云(我寄人间雪满头)(2)

2、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吾与冬夜皆过客君携明月上青云(我寄人间雪满头)(3)

3、

关于雪的句子汗牛充栋,於我心有戚戚焉的,唯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堤一痕、亭一点、舟一芥、人两三粒……独写性灵,自然清绝,就算我读尽全天下的书,这样的句子也写不出来啊!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王国维的在《人间词话》里“境界”说一语道破为文为人的真谛:

一句话,做人境界要高,格局要大。

同样是一场雪——崔涂的“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舒亶的“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李清照的“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小境界而已。

王维的“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张孝祥的“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刘长卿的“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大境界也。

吾与冬夜皆过客君携明月上青云(我寄人间雪满头)(4)

4、

境界有大小,而无优劣之分。

飘雪如用兵,却是多多益善。

这个冬天,我们都在等待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

最好是张岱的“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样才够久,够大。

最好是姚鼐的“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样才够厚,够多。

最好是李白的“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这样才够静,够幽。

吾与冬夜皆过客君携明月上青云(我寄人间雪满头)(5)

5、

雪要大,赏雪的人却要足够少,两三粒足也!

如果没有情投意合的朋友,我宁可是一个人的雪。

白居易对元稹说: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元稹对白居易说: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元稹死后多年,白居易依旧难忘,说: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 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

· 何须渭城。

· 歌声未尽处,先泪零。

· 说是等一场雪,其实,我们都在等一个人。

吾与冬夜皆过客君携明月上青云(我寄人间雪满头)(6)

阮小籍,居苏州,喜欢文字、紫砂、砚台、闲章这些朴素、自然的东西,作品见《散文》《读者》《芒种》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