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收购沃尔沃有哪些宝贵财富(9年前花120亿收购沃尔沃)

如果问到吉利汽车的转折点在哪里,那我应该会回答:在9年前的今天。

2010年8月份,吉利汽车做出了一件震撼国内外的一件事,那就是以120亿RMB收购沃尔沃汽车,;9年前花120亿收购沃尔沃,如今的吉利是赚了还是赔了?

吉利收购沃尔沃有哪些宝贵财富(9年前花120亿收购沃尔沃)(1)

在1999年,福特花费了65亿美元收购了濒临破产的沃尔沃汽车业务,而在十年之后,福特发现沃尔沃是“烫手的山芋”,所以福特不得不把这个拖油瓶扔出去,而在这时,我国的吉利汽车正好看中了这个商机,正式宣布收购沃尔沃汽车,在当时,吉利汽车的名声并没有这么大,它甚至拿不出18亿美金,大部分收购的资金都是来自贷款的,所以很多人就笑吉利傻,说它“蛇吞象”,说它癞蛤蟆吃天鹅肉等等。

吉利收购沃尔沃有哪些宝贵财富(9年前花120亿收购沃尔沃)(2)

确实,在当时吉利汽车确实不被看好,但谁又曾想到在9年之后,吉利汽车已然成为了我国汽车行业内的领头羊呢?谁又曾想到,现在沃尔沃的市值已经值150亿美金了呢?吉利收购沃尔沃这个决定绝对是血赚。不得不说李书福这个决定是伟大的,同时也是极为正确的。

吉利收购沃尔沃有哪些宝贵财富(9年前花120亿收购沃尔沃)(3)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从2016年开始,吉利汽车的销量就犹如坐火箭似的直线上升,至今吉利汽车已经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在今天,谁也不敢再瞧不起这个品牌;而沃尔沃在被收购的时候还是不太情愿的,感觉被中国一个小品牌收购非常丢人,但是在今天,沃尔沃可以说已经完全被吉利征服了,吉利的销量在提升的同时,沃尔沃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旗下的产品矩阵也越来越多,在国内市场也已经稳住了脚步。

吉利收购沃尔沃有哪些宝贵财富(9年前花120亿收购沃尔沃)(4)

吉利在收购沃尔沃之后得到了什么?

吉利收购沃尔沃有哪些宝贵财富(9年前花120亿收购沃尔沃)(5)

1:品牌溢价:有了沃尔沃做品牌背书,吉利的品牌溢价自然水涨船高,我收购沃尔沃之前,吉利还是个“无名小辈”,但在收购了沃尔沃之后,它开始成为了国际上小有名气的品牌了,“Geely”这个品牌logo已经成为了全球的主流品牌。

吉利收购沃尔沃有哪些宝贵财富(9年前花120亿收购沃尔沃)(6)

2:产品技术:虽然双方的收购合同上表示不提供技术,但是吉利产品技术的提高我们是有目共睹的,吉利与沃尔沃共同打造的CMA架构更是让国内外消费者眼前一亮,而领克这个品牌的推出也证明了吉利觉得有能力进军高端市场。

吉利收购沃尔沃有哪些宝贵财富(9年前花120亿收购沃尔沃)(7)

3:企业管理:在收购之后,吉利的整个企业管理以及造车理念都有了质的改变,定位,思维以及管理等都开始变得高端化、国际化以及全面化。

吉利收购沃尔沃有哪些宝贵财富(9年前花120亿收购沃尔沃)(8)

4:国际市场:吉利的目标不仅局限于中国,它实行的是全球性战略,它要成为国际上著名的品牌,而收购沃尔沃正好给了它很多渠道与关系。

相信大家对吉利都有一个问题:都是一家人,为什么吉利不能直接使用沃尔沃的发动机呢?

吉利收购沃尔沃有哪些宝贵财富(9年前花120亿收购沃尔沃)(9)

第一,首先收购沃尔沃汽车的是吉利控股,而并非吉利汽车,所以吉利控股与沃尔沃之间的关系就像是父子,而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之间的关系就是兄弟,所以沃尔沃的发动机不是吉利想用就用的。

第二,在品牌收购的时候,双方都已经有规定,吉利与沃尔沃之间可以相互合作研发,但不能直接使用沃尔沃之前已有的技术;而且李书福此前就说过,两家企业在后面还是分开独立运作,相互之间并不干涉。

吉利收购沃尔沃有哪些宝贵财富(9年前花120亿收购沃尔沃)(10)

第三,吉利主打的是低端市场,而沃尔沃是高端市场,如果吉利使用了沃尔沃的发动机,那么吉利旗下的车型一定会涨价,这样对吉利必然百害而无一利,而且直接套用的话也会令沃尔沃的产品溢价有所下降。并不利于两个品牌之间的发展。但是领克就不同了,领克是吉利与沃尔沃共同研发的,所以重要零部件则可以相互使用。

吉利收购沃尔沃有哪些宝贵财富(9年前花120亿收购沃尔沃)(11)

总结:总得来说,无论是吉利收购沃尔沃还是沃尔沃被吉利收购,双方都是互惠互利的,沃尔沃借吉利打开中国市场,而吉利借沃尔沃开拓国际市场,可以说,吉利之所以可以成为自主品牌的销冠,很大原因还是离不开沃尔沃带来的品牌影响力,所以要问我吉利汽车的转折点在哪里,我会说:在2009年的8月份;而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是亏了还是赚了,我会说:血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