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到底顿悟了什么(从不修善果的鲁智深)

文/主任

鲁智深到底顿悟了什么(从不修善果的鲁智深)(1)

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鲁智深在听到钱塘江涨潮的声音之后,知道自己该与这个世界挥手作别了,于是得出了: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这样的禅悟。

今日方知我是我,这句话听起来有点玄乎,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从水浒原著中,我们可以看到鲁智深的出身,他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一直以来,他就在老种经略府和小种经略府帐下当差,做提辖或关西五路廉访使,后来他仗义出手,打爆镇关西,于是一路逃亡,剃度在莲台下,成为五台山的弟子。再后来上二龙山,上梁山,跟随宋江南征北战,最后圆寂杭州。

鲁智深到底顿悟了什么(从不修善果的鲁智深)(2)

鲁智深的一生,是真正洒脱的一生,是来去无牵挂的一生。他从来都是一个简单的人,一个质朴的人,一个干净而纯粹的人。他一生都用纯真的性格,洒脱自在而简简单单的活着:他简单的吃肉、简单的喝酒、简单的惩恶、简单的扬善、简单的交友、简单的处世,简单的和这个世界周旋。

他武功高强却不事故,他没有心机而谋算不多,胸中也没有像宋江那样的城府,但是他有自己的价值观,有自己的道德标准,他分得清是非善恶,辨得明黑白曲直。他看不惯恶人逞凶,看不得弱小受欺,见不得兄弟落难,只要他认为是对的,那么就一定会不顾代价,挺身而出。

可以说,在梁山108将中,鲁智深便是道德的旗帜,也是梁山的良心。

正是因为鲁智深一生坦坦荡荡,一生干干净净,这才是一种修炼,也最终让他能获得大圆满和大寂静。

鲁智深到底顿悟了什么(从不修善果的鲁智深)(3)

佛家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江无分大小,有水就有月;人无分高低,有心就有佛性。

鲁智深虽然说他从不修善果,只会杀人放火,那时因为他看透了人生,看透了成败,看透了生死,看懂了本质。

对于鲁智深来说,一念觉,众生即是佛;一念迷,佛便是众生。

从鲁智深的角度来看,他从自己的人生中,他看透了生活的无奈,也看懂了人生的遗憾,更知道世道的无常,也弄清了自身的渺小。

在他眼里,所有的荣誉也好,光环也好,成就也好,虚荣也好,那些来来往往的是是非非,那些你来我往的恩恩怨怨,其实剥开外表,就是一场自我营造的梦境而已。

是梦,就总有醒来的一天,而钱塘江的潮水,就是那敲响的送归的钟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