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说的四六是怎么分的(经常有人说别人)

一般来说,在中国的读书人之间,只要有人说你“四六不懂”或“四六不通”,那十有八九说你对“四书六经”一知半解。

一,什么是“四六不懂”?

(一)是指“四书六经”

所谓“四书六经”,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和《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春秋》“六经”。后来《乐经》失传了,故而变成了四书五经。

平常说的四六是怎么分的(经常有人说别人)(1)

现代人对那些不喜欢读书、不怎么讲道理,而且言行比较粗鲁的人,常常会用“四六不懂”或“四六不通”来形容。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说一个人“四六不懂”或“四六不通”,可能含义更深刻。

另外,说一个人“四六不懂”、“四六不通”,还有另外一些含义。

中国是一个农耕民族,众多的人口中,光是农民就占据了绝大部分。因此说,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说到底,实质上就是农耕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几千年来的农耕文化,其实就是农耕文明。

(二)是指传统意义上的“四六”文化

1,一年中的“四六”,一年有四个季节,每个季节有六个节令

我们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是春夏秋冬。每一个季节有六个节气,四六二十四个节气。春季有立春、雨水、惊蛰、春风、清明、谷雨;夏季有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大暑、小暑;秋季有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有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平常说的四六是怎么分的(经常有人说别人)(2)

只有你懂得了这些节气,什么时候该播种,什么时候该锄草,什么时候该浇灌,什么时候该松土,什么时候该收获,你才能有吃有喝有衣穿,你才有可能生活无忧,吃穿不愁。这是我们能够生活的前提。假如你对这些全然不懂,一窍不通,你就没有资格、没有能力活着。这就是农民应该懂得的“四六”,一年有四个季节,每个季节有六个节气。

2,天地,天有四画,地有六画

我们都生活在天地之间的大自然中,没有天地带来的阳光、雨雪,我们就无法生活,就连我们每时每刻都最需要的空气都不存在,我们怎么生存?如果没有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没有春种、夏锄、秋收、冬藏,我们哪里来的粮食?我们吃什么?因此,我们必须感谢天,感谢地,感谢天地,感谢大自然,给了我们生存的土壤和自由的空间。正如一部电视剧主题曲唱的那样“感谢天 ,感谢地, 感谢命运, 让我们相遇,自从有了你, 生命里都是奇迹,多少痛苦, 多少欢笑, 交织成一片灿烂的记忆。感谢风 ,感谢雨, 感谢阳光照射着大地。”

故此,不论我们是春风得意,还是身处逆境、坎坷,我们能够活着的前提,就是天地生成的大自然。这一切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馈赠。感谢天地。

3,父母,父字四画,母字六画

一个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所组成。没有这些数不清的家庭,何来国家?我们常说,没有国,就没有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但是,反过来说,没有这些数不清的一个个家庭,国家也同样不存在。毛之不在,皮又怎么能成为皮呢?

每一个家庭都有父母,父母的责任、义务,就是繁衍后代,养育子女。凡是有孩子的人都知道,一个孩子从出生到长大,那得需要多少辛苦,多少心力,又需要花费多少财力?那真不是一句含辛茹苦能够概括的。

平常说的四六是怎么分的(经常有人说别人)(3)

因此,作为家庭里的子女,必须学一下动物,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尊重父母,孝顺父母,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踏踏实实安度晚年,是我们每个做儿女的应尽之责。不管这些父母们有千错万错,我们都应该多想想他们的养育之恩。

母字本来有五画,但为什么把母字归为六画字呢?因为我们中国古代崇奉祭祀“天地君亲师”,以“天、地、父、母”为至亲,其中天为父,天字与父字都是“四画”,地为母,地字与母字都是“六画”。有时说你四六不懂,就是说你上不知天,下不知地,为人不知父母。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也就不必拘泥于母字究竟有几画了。如果你太拘泥,那就叫食古不化了。

4,夫妇,夫字四画,妇字六画

夫,是男子,什么叫男子?男子在古代称为丁,意思是顶着天来的。辛勤劳作,赚钱养家,就成为的必然。

妇,是女子。什么是女子?没出嫁,叫闺女,即闺阁中的女子;出嫁以后,才被称作妇,或者叫妻、媳妇。媳妇两字怎么解读?我不方便在这里解读,希望每个家庭的主妇自己慢慢品味。什么是你作为应该做的事?什么是你作为不应该做的事。我只能说,丈夫在外辛苦劳作,你应该给丈夫什么样的家庭温暖,社会发展到现在,三从四德也许已经有点过时了,但作为本来应该做的主体责任却并没有过时,自己慢慢想。

平常说的四六是怎么分的(经常有人说别人)(4)

有些作为妇的人,并不是每天反省自己做的好不好,而是每天对自己的丈夫横挑鼻子竖挑眼,怎么都不满意,其实,可能错的恰恰是自己而不自知。弄得家庭鸡飞狗跳,极不和谐。

夫妇最好的状态是“夫唱妇随”、“情投意合”。如果你的家庭不是这样,那必然有一个人“不懂四六”。

5,老少,少字四画,老字六画

每个家庭,都有老有少,家庭中的人口该怎么相处呢?古人给我们用四个字解决了问题:尊老爱幼(少)。

年少者,应该尊重年老者。年老者,由于年龄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差,无论是身体自由活动能力,还是思维能力,都在逐渐退化,他们需要年少者尊重、体谅,甚至照顾。当然,这种尊重、体谅并不是单一付出,也不是一边倒地贡献。年老者,尽管身体、精力一天不如一天,但他们积累了对这个世界许多的认知经验,这同样也是年少者恰好所缺乏的。

平常说的四六是怎么分的(经常有人说别人)(5)

上面是从家庭伦理上讲的道理,另外,从社会伦理上讲,年老者在为家庭奋斗的同时,也同样在为整个社会积累财富。我们不能因为他们年老体弱,再不能为社会做贡献了,就因此歧视他们,抛弃他们,这同样也是尊老的一种表现。

作为一个社会,少年是国家未来的主体力量,怎么爱护、保护我们的少年,这同样也是全社会所有人应该深思的一个重大问题。有时候并不是立法就能够轻易解决的问题,最关键的问题,还是怎么执行,执行的主体是谁,执行的力度有多大。

6,吉凶,凶字四画,吉字六画

作为一个国家或社会最小、最基本的组成单位,一个家庭人口是不是能够顺利繁衍生长,必须要懂得许多吉凶祸福知识,有人把吉凶这种东西称为迷信,这是非常可笑的。

吉凶,其实包含了很多东西。比如住宅是否安全,出行是否顺当,生活环境是否合适,有没有不安定的因素,做事是否能够成功------这都是吉凶涵盖的范畴。

平常说的四六是怎么分的(经常有人说别人)(6)

我们常说“逢凶化吉,遇难成祥”,这当然是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在每一件事情上都希望达成的良好愿望。其实,祸福吉凶,是伴随我们每个人一生的东西。要想真正做到“逢凶化吉、遇难成祥”,我们需要具备很多知识和人生经验。里面既有迷信成分,但更多的则是蕴含着非常复杂的哲理。

二,简短的结论

总之,这个“四六”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的大义,平常听到有些老年人指责一些年轻人不懂四六,其实就是说他不懂大义,不通情理,为人做事有问题,没受过传统教育,有时候做事很差,甚至算不上一个真正的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