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1的结局(教父1幕后的故事)

《教父》是一部内容充实的家史,电影镜头下用刀斧、长枪、刑拘,用攻心战来详细记录了了以维托·唐·科莱昂为首的黑帮家族的发展过程以及科莱昂的小儿子迈克如何接任父亲成为黑帮首领的故事。

教父1的结局(教父1幕后的故事)(1)

The Godfather

“千万不要记恨你的对手,这样会让你失去理智。”“女人和孩子可以粗心大意,但男人不行”,剧中经典台词一直为追崇的人模仿,甚至有人能够准确的背出第一部前30分钟的所有台词。

1972年,首部《教父》的上映成为美国电影史上的重要事件。该片不仅在当年的票房上突破了两亿美元,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拯救了已经陷入财政危机的派拉蒙公司,最重要的是艺术界得到了高度的赞扬。在《教父》大获成功之后,科波拉还分别于1974年和1990年拍摄了《教父2》和《教父3》。

教父系列堪称男人的圣经,小编近期又将前两部重温了一遍,也为此收集一下关于电影背后的故事。因为过于喜爱,台前幕后,都让观影者乐在其中。下面,就来罗列一下电影拍摄过程中的故事。

一、关于教父的造型和表现

 1、片中马龙·白兰度的大多台词是照着提示卡念出来的。此外,他还有意模仿了维托·科莱昂的人物原型Frank Costello的声音。 2、马龙·白兰度希望让唐·柯里昂看起来像“斗牛犬”。试镜时,他在嘴里塞了棉花,让两颊鼓起来。实际拍摄时,他佩戴了一副牙医特制的牙套。

3、片中维托给了强尼一个掌掴。然而这是剧本中没有的,扮演强尼的阿尔·马蒂诺流露出的困惑也是他真实的演绎。 4、开篇场景中白兰度怀抱的那只猫是他在派拉蒙的片场偶然发现的一只流浪猫。这只猫的呼噜声甚至盖过了白兰度的台词。

教父1的结局(教父1幕后的故事)(2)

斗牛犬一般的造型

二、电影中的一些特效镜头

在拍摄莫·格林被杀的镜头时,为打造出子弹射穿眼球的效果,剧组在演员的镜架上隐藏了两只管子,分别装有血液和BB弹及压缩空气,当枪响后,BB弹在压缩气体的作用下从内部击碎镜片,血液也随之涌出。麦克劳斯基额头中弹的效果也同样出自一系列机关,剧组为演员制作了一个假前额,并在额头中央留出缺口,向缺口注满假血,然后再用一块“肌肉”堵住缺口。

教父1的结局(教父1幕后的故事)(3)

莫·格林

三、真实的情感流露

1、扮演卢卡的Lenny Montana因与马龙·白兰度配戏非常紧张,甚至说错了台词,不过科波拉认为他的紧张表现恰到好处,在最终版本中予以保留。Lenny Montana是职业摔跤手,在日常比赛中经常会出现锁喉,以至于在电影里展现被勒脖子的时候代入感很强,表演的十分真实。

2、桑尼殴打康妮丈夫的场景用了4天才拍摄完成,使用的临时演员多达700人。拍摄桑尼在街上殴打姐夫的镜头时,扮演桑尼的詹姆斯·凯恩打断了那位演员的两根肋骨。另外,当时画面的背景中出现了卡车和木箱,用于遮挡不适合的背景。据说,是两人私下有所不合,以至于在片场大打出手,以公报私,借机下手。

3、桑尼是教父的长子,是有勇无谋的典型代表。脾气火爆,性格十分的冲动,在剧中一言不合就要抡起拳头。在桑尼听到妹妹对妹夫的控诉时,他强忍着怒火,将拳头塞进嘴里。这一段是非常的写实,因为意大利人常在愤怒时,有这样的表现。由此可见,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对拍摄严谨的态度。

教父1的结局(教父1幕后的故事)(4)

教父家庭男性集体合影

《教父》对电影史、黑帮类型片、流行文化的影响至深至远,它是很多导演心中的影史最佳电影,马龙·白兰度、阿尔·帕西诺、罗伯特·德尼罗等演员的出色演绎,加上故事本身的史诗性,使得这部电影成为一部杰作。《教父》作为黑帮题材的电影,不是虚无主义地淡化宗教意味,相反这部电影有着深深的基督教烙印,它很少讨论善恶,也很少用主观镜头表现宗教的道德观,但就是在几个节点,集中表现出人物内心的煎熬,举重若轻地表达了这一层内涵。

《教父》的深层意义在于它为美国电影史上的犯罪片开拓了宽广的前景。这部电影不仅拓展了犯罪片的表现领域,其思想意义和内涵也远远超越了暴力的范畴,并将主题升华为人类社会中最常见的权力交替中的深层意义——权力与罪恶的关系。

让我着迷的是,教父浑身上下所散发的气场。如同剧中的各类台词所说,他是一个诚信的人,说一不二的人,对家庭、社区、帮派有担当的人。正因如此,教父才可以一呼百应,在他说话时,让别人心悦诚服地倾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