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说文解字怎么讲(说文解字左)

给大家说个谜语吧:左边绿右边红,左右相遇起凉风。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水来攻。让猜个字,这是我在课本上看到的。谜底是:秋。这集咱们就来说说谜面中的左右。

左右,咱们现在说的都是方位,其实方位也来源于人体,像左右就来源于人的左手与右手。咱们先说手字,甲骨文中没有发现手字。金文手

此说文解字怎么讲(说文解字左)(1)

和小篆手

此说文解字怎么讲(说文解字左)(2)

的字形变化不大,像手腕手掌和五指之行。我们知道手掌的形状是

此说文解字怎么讲(说文解字左)(3)

古文字形是经过变形夸张,突出五个指头。手也有多种变形,比如:爪,甲骨文作

此说文解字怎么讲(说文解字左)(4)

,实际就是鸟爪的样子,后来引申指人手。金文作

此说文解字怎么讲(说文解字左)(5)

,突出指端的指甲,成语有“张牙舞爪”,就是用的本义。还有一个

此说文解字怎么讲(说文解字左)(6)

,即丑字,是曲指用力之形,就是今天扭字的初文。手分左右,这是很正常的,一般情况向都是右手为正手有力。惯用左手的人称为左撇子,一般这种人被认为比较聪明。甲骨文左右写作

此说文解字怎么讲(说文解字左)(7)

此说文解字怎么讲(说文解字左)(8)

,并没有现在的这样的左右写法。为了区别左右,先是在

此说文解字怎么讲(说文解字左)(9)

下加口,右在未定形前,也有过表示左的情况。真正二者的分化是在战国时代,直到东汉时二者的区分才以分别加工和加口固定相区别。

金文中的左作

此说文解字怎么讲(说文解字左)(10)

,从 从工,工甲骨文作

此说文解字怎么讲(说文解字左)(11)

,金文作

此说文解字怎么讲(说文解字左)(12)

,有人认为是曲尺之形,有人认为是斧头之类的刀锯之形,有人认为是筑墙用的石杵,过去打墙,又叫打夯,用的就是这个玩意儿。我是农村生活过的,小时侯我见大人们用杵打过土墙。

此说文解字怎么讲(说文解字左)(13)

注意图中的舂杵,它是双头的。

此说文解字怎么讲(说文解字左)(14)

注意工人手持的器具,就是杵。为了增加重量,出头还会换成柱状一头半球形的石块。(图片来自网络)

因为筑墙常与古代城市建设联系在一起,决定着一方的长治久安,古人非常重视。所以就用杵之形,代表人类劳作的工具,工也就有了精巧精密之意。右的甲骨文作

此说文解字怎么讲(说文解字左)(15)

,后来写作又。这个又后来表示再又的意思。就假借右来表示辅佐意。右的金文中写作

此说文解字怎么讲(说文解字左)(16)

,手下有口,会意用手辅助口之意。后来就写作护佑的佑了。

以手为偏旁的字,多与手的动作有关。手旁后来简化为扌,也就是提手旁。需要注意的是,左右手在一起的情况。我们举几个例子:

友,甲骨文作

此说文解字怎么讲(说文解字左)(17)

是同方向的两只手,表示志同道合,故有朋友之意。

共,甲骨文作

此说文解字怎么讲(说文解字左)(18)

,是双手捧着一个器物的形象。

丞,甲骨文作

此说文解字怎么讲(说文解字左)(19)

,是双手将一人从坑中拉出的形象,这个字就是后来的拯字。

典,甲骨文作

此说文解字怎么讲(说文解字左)(20)

,是手捧竹简做的书册形象。

还有四只手一块出现的,甲骨文兴作

此说文解字怎么讲(说文解字左)(21)

此说文解字怎么讲(说文解字左)(22)

,象四手共抬一物的形象。

左右往往与地位的尊卑联系在一起,在筵席会议等场合,座次都有一定的次序,以表达对长者贤者的尊敬之意。历史朝代不同,尊左尊右也在不停发生着变化。尊右,来源于古人的劳作习惯,在生产生活中,大多数人的都有一个感受,就是右臂的力量大大大于左臂的力量,右就成了强者的象征,就与权利联系在一起。成为战争中战胜对手,日常统治臣民的重要支柱,所以人们就普遍尊崇右,俗话说“无出其右”。 司马迁《史记》中有廉颇蔺相如的故事,其中说“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这是以右为尊位。

此说文解字怎么讲(说文解字左)(23)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从古人自身来说,确定方向时,由于古人面南背北而居,左手就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右手是太阳落下的地方。所以左和东方有关,象征光明阳刚,而右和西方相关,象征没落和阴暗。

《史记》中有《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段,其中提到“(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这里虚左,就是以左为尊位的。但同样是《史记》,《鸿门宴》交代项羽范增刘邦张良的座次,这样说: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里把西方设为最卑位,东方反而成了最卑微的位置啦!可见在先秦时,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间段,尊卑左右位置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注意的是,左可以处于地位卑下之势,故也可表示邪僻不正,称之为左道,成语有旁门左道。也可表示不合,相左,也就是相违背。

此说文解字怎么讲(说文解字左)(24)

《道德经》中提到“吉事尚左,凶事尚右”,也就是说吉庆的事情,以左方为尊贵,凶丧的事情,以右边为尊贵。古人起居遵守天道,以左为阳,为尊,这在上文已经提到过了。那么遇到丧礼,所谓的凶事,以右为尊。不过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上文提到的蔺相如。但需要说明的是,先秦车战中是以右为尊的。论说打仗也是凶事,但主帅要居左,负责挥旗指挥;中间是御手,负责驾车;右边是车右,右孔武有力的勇士担任,负责保卫主帅或战车的安全。

秦汉时人们普遍尚右,《史记·陈涉世家》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句中“闾左”称指贫民百姓。与此对应,“闾右”称指世族大家,这个词又可称“豪右”。我们在阅读古文时,会经常看到“左迁”一词,左迁就是贬官。如韩愈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也说: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实际上,在唐宋是以左为尊的。

此说文解字怎么讲(说文解字左)(25)

有个成语叫“稳操左券”,什么是左券?古代契书分为左右两联,双方各执一联以为凭证。左券即左联,常用为索偿的凭证。后用以比喻事情有把握。同理,还有右券,是债务人持有,作为还债的凭证。

左右连在一起,有多个义项。由左边和右边,引申出旁边的意思。如:余立侍左右。(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又用于尊称对方。如: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又引申出身边的人的意思。如: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又可引申为控制,支配之意。如: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国語.越语上》)还可引申为帮助,辅助的意思,如: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史记·萧相国世家》)为了便于理解,我们看一下思维导图。

此说文解字怎么讲(说文解字左)(2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