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品铺子高端化可以吗(良品铺子的高端战略为何屡被群嘲)

良品铺子高端化可以吗(良品铺子的高端战略为何屡被群嘲)(1)


灯塔媒介10月8日讯,良品铺子603719.SH)的“高端”战略为何屡被群嘲?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公司及其创始人和高管团队在战略、定位、品牌、传播、治理、舆情、公关等等诸维度的认知和执行水平。

在百度搜索上,用中性词组“良品铺子高端”来搜索,除了广告,你会看到第一篇报道是《杨红春的高端倔强,良品铺子如何考量?》,出于钛媒体。本文标题用语直击良品铺子创始人杨红春及公司所宣传和践行的高端零食战略为“高端倔强”,不无戏谑效果。

文中则提出命题:“高端零食,日趋模糊的品牌定位?”直至立论“营销费用越花越多,赚钱能力反而越来越弱,这种状况下的‘高端’,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更是剑指公司战略定位问题和公司生态位,提出目前已是零食4.0时代,而良品铺子犹在前浪里发力狂奔。

第二篇报道是《高端零食良品铺子,“高”在了哪?》,出于金融界标识的文章来源“iDoNews”。文章开篇即提良品铺子产品质量门事件,且自然地引申开来:“良品铺子此次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备受关注,还有一个原因在于良品铺子的‘高端零食’定位。”文章还提起良品铺子与某吴姓艺人之间的品牌代言合作,并引用公司时任总裁杨银芬的话语称公司选择此艺人的原因是“主要基于两者调性的契合”。在该吴姓艺人已经凉凉的今日今时再提此茬,无异于对着某种光头嘲“秃驴”。

然后,在百度搜索页面上排列的第三篇文章题为《盈利承压,高端质疑,良品铺子遭遇烦心事》,第四篇文章题为《良品铺子迷失高端化》,第五篇文章题为《良品铺子请回答:高端零食如何死磕质量大关?》,第六篇文章题为《良品铺子的高端困境》。

细品之下,除了第五篇文章有较为明显的PR痕迹外,其他皆提出了鲜明的命题。

此外,知名自媒体写手翟菜花在9月27日撰文发问《华丽包装下的良品铺子是否已“变质”》,标题隐隐对应良品铺子创始人杨红春所阐发的高端战略“高品质、高颜值、高体验以及精神层面的满足”。文章开篇发问:自从良品铺子开始高端化转型后,只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似乎一直未得到解决,另外产品质量频发,良品铺子是否弄错了发力点……

从品牌策略上来说,良品铺子提出差异化品牌战略“高端零食”,立意自然可嘉,且其中自然隐藏着高价格高利润的诉求和期待。但是,对于食品,质量是第一性的。毕竟,食品尤其是零食,是用来品的,用来吃的。而良品铺子的产品生产外包代工模式,对于产品质量的控制,有着天然的基因缺陷需要修复和补全。

2022年9月8日,良品铺子总经理一职易主,当了四年总经理的杨银芬“升任”副董事长,良品铺子创始人杨红春亲身上阵,出任总经理。此举在良品铺子高端战略被群嘲、食品质量问题频出、增收不增利、资本市场失宠的背景下,难免让市场联想到武汉某集团实控人已经逍遥江湖多年后突然亲身上阵,解救危局,以挽将倾之大厦的故事。

此事有何内情不得而知,但杨银芬是否背了哪只锅,一定是某些市场人士的猜想。

但愿良品铺子的高端战略,不会从倔强变执念,从执念成怨念。毕竟,这确实是一个创始人及公司高管团队在战略、定位、品牌、传播、治理、舆情、公关等等诸维度的认知和执行水平的事情,不应该是一个人背一个团队的债,哪怕是创始人也不应该。



(以上内容与灯塔媒介立场无关,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