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的是什么?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在我们的中学课本里,很多80后、90后的朋友可能都曾学过一篇课文,就是出自《儒林外史》一书中的《范进中举》,吴敬梓老先生通过这部作品,恶狠狠地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给读书人带来的残酷迫害。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的是什么?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1)

范进中举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如果看到一个事物不好的一面时,多数人都会走进这个极端,所以,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存在。时至今日,还有不少人把“高考”拟化作“封建科举制度”。

科举到底是有多残酷?

在《范进中举》一文中,吴敬梓先生刻画出的范进这个人物形象,在中了举人之后,喜极而疯。吴先生用尽讽刺的笔墨,写出了当时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深深地迫害。从吴敬梓老先生的范进,到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都是科举考试的受害者。那么,我们就不妨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科举考试很残酷?科举考试到底有多残酷?

今天,仍然有一个成语叫“名落孙山”,我们可以从这个成语的背后故事,来了解了解当时科举考试的残酷。名落孙山,这个成语是从一句话中转化而来。这句话叫做“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而这句话原是出自宋代范公偁的《过庭录》中,书中记有这样一段话:

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范公偁·《过庭录》(节选)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的是什么?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2)

考没考中,给你个表情,自己体会

这段文字大致意思就是说,吴地有个叫孙山的人,是当地的才子。去别的郡应试,同乡有个人的儿子也同期千万赴试,同乡人就把儿子托付给孙山,与他一同前往。后来,同乡人的儿子落地了,而孙山却恰巧是解元的最后一名,孙山考中了自然是高兴的不得了,就早早地先回来了。同乡人就问孙山,自己的儿子考得怎么样?孙山说,解元的最后一名是我孙山,而您儿子却在孙山之外。那言外之意就是,您家的公子落第了。

虽然,对于科举落第,被孙山说得幽默诙谐。但是,我们要知道无论是“科举”,还是今天的“高考”,落第后的心境可能是古今相通的。父母对于子女是否考中的关切之情,也应该是古今相通的。

在我们当下,没考上大学可以补习一两年。而在古代,对于功名的极力追求着,他们可能会从青丝考到白发。有些人甚至为了“科举考试”葬送了一生的幸福,柳永屡试不第后,一怒之下写了个“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换来的是“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从此,便诞生了个“奉旨填词柳三变”。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的是什么?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3)

是该悲伤呢?还是该高兴呢?

甚至,不少人会认为柳永是成功的。但是,你可知道在科举的残酷迫害下,它让一个有志青年的人生抱负永远的破灭了。从此,柳永游走于歌楼舞馆,当然这也奠定了他凄迷婉转的词风。直到后来仁宗亲政,已是暮年的柳永才得以进士及第。

用尽了一生的时间,去追求这场考试……

为什么古代读书人对科举有如此执着的追求?

自科举考试以来,读书人对科举考试的执着好像从未衰减。唐代有个诗人叫孟郊,孟郊直到46岁那年才得中进士。在这之前,他屡试不第,生活得也异常狼狈。这儿是有诗为证的,孟郊在46岁那年进士及第之后,激动得要死,就写了一首《登科后》,他在诗中这样写道: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的是什么?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4)

我就是你的“长安花”呀~

过去那些狼狈不堪的日子就不要再提了,反正今天老子是抬起了头来,此时此刻的我是思绪万千啊。春风正好,马儿跑得比平时都快了,老子今天要看遍整个长安的“花”。朋友们,你果真认为他就是单纯的赏花吗?他今天是进士及第,要的是“万花丛中过”啊?

再说我们今天参加高考,大概很少有人可以从十六七岁,一直考到四五十岁,甚至是七八十岁吧。但是,古代的读书人就是这般执着。所以,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古代读书人对科举考试有如此执着的追求呢

古代读书人的科举考试,可是不同于我们今天的高考的。他们进士及第之后,就可以“做官”了,这是古代读书人普遍的崇高理想啊。就即使是在今天,我们许多人对“公务员”不也是相当地执着吗。这一点,可能古今相通,“做官”自古以来,可能都是很好的一份工作。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的是什么?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5)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显然,今天我们的高考已然是没有科举那样的含金量了。古代的科举,可以实现你“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美好理想。以至于,古代读书人对它有如此不懈地追求。

言及至此,我认为一种事物的出现,总是有它的理由,我们无论是在评价一个人,还是看待某个事物时,应该客观、辩证的去认识他们。

因为科举考试,让“寒门出贵子”成为了可能

“科举制度”虽的确迫害了诸多读书人,但是它的出现才让“寒门出贵子”成为了可能。在封建主义社会,是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的。贵族的后代仍是贵族,平民的后代仍是平民。这在封建主义社会是极为常见的事实。

直到“科举制度”的出现,才给了寒门子弟一份希望。人们开始发现,读书是真的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甚至是整个家族的命运。所以,后来就有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样的认知行为的出现。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的是什么?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6)

唯有爱情和读书,不可辜负

因此,读书在古代读书人看来是一件无比高大上的事儿。就连宋真宗赵恒,还写了一首《劝学诗》,也充分肯定了读书的价值。诗说,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赵恒·《劝学诗》

书中为什么会有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啊?还不是参加科举考试,进士及第后,男儿遂得凌云之志,一切都会有的。就像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你小子好好读书,将来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爱情也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的是什么?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7)

我的“颜如玉”呢?

虽然数千年来,科举制度对许许多多的读书人的心身有了一定的迫害,但是,它的出现也的确改变了不少寒门子弟的命运。时至今日,我们还有不少人发问,当今社会“寒门到底还能不能出贵子”?这个问题,朋友们怎么看?

参考资料:

[1]吴敬梓著. 儒林外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废科举百年反思[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12


撰文:王嘉伟 ‖ 编辑:椟中玉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告知删除。 ‖ 版权所有,头条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本头条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