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数西算”工程有什么项目(重磅东数西算)

继“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后,又一大国家级超级工程来了!

日前,“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 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 10个 国家数据中心集群。

这标志我国“东数西算”项目拉开序幕。

“东数西算”工程有什么项目(重磅东数西算)(1)

那在这个国家超级工程中,中国移动将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

01为什么要启动“东数西算”这个超级工程?

当下,算力已经成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算力设施成为像水力、电力一样的基础设施,算力需求越来越大,全社会对算力需求预计每年仍将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比如,从2018年到2030年,无人驾驶对算力的需求将增加390倍,数字货币对算力的需求将增长约2000倍,VR游戏对算力的需求将增长约300倍。

但是,随着摩尔定律趋近于极限,过去依靠芯片堆积的单点算力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不断倍增的算力需求,人们开始寻求通过网络集群优势突破单点算力的性能极限,提升算力的整体规模,所以,对算力需求巨大的各大互联网巨头开始修建一个又一个数据中心机房——截至目前,我国数据中心规模已达500万标准机架,算力达到130EFLOPS(每秒一万三千亿亿次浮点运算)。

但是,这引发一个新的问题——我国数据中心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随着东部地区土地、能源等资源日趋紧张,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

而反观我国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非常好的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条件。

这时候,我国体制优势就充分体现了——站在全国“一张图”的角度一体化布局,国家推动优化算力资源配置,启动“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

根据计划, 对于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对网络要求不高的业务,可率先向西转移,由西部数据中心承接。

不过,受限于网络长距离传输造成的时延,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等因素影响,西部数据中心并不能满足所有算力需求。因此,一些对网络要求较高的业务,比如,工业互联网、金融证券、灾害预警、远程医疗、视频通话、人工智能推理等,仍可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东部枢纽布局。

“东数西算”这个国家级超级工程的实质,是国家从全国角度一体化布局,通过“东数西算”,对全国算力资源进行调整配置,解决数据中心能耗高、数据资源利用效率不足、区域发展不协调等长期存在的问题。

“东数西算”工程有什么项目(重磅东数西算)(2)

02在这个国家超级工程中,中国移动将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

根据官方口径,“东数西算”是指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

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有四个关键点:第一、在西部建设具备庞大算力的数据中心;第二、实现算力的长途传输;第三、实现算力与需求的精准匹配;第四、保证计算和输送过程的信息安全。

这三个关键点的实现,与中国移动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中国移动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后面两点。

第一点,在西部建设具备庞大算力的数据中心。

说实在的,这一点比拼的主要是财力,数据中心建设所耗不菲,动辄数以亿计,一般中小企业是消耗不起的。中国移动的资金优势就凸显出来了,中国移动这些年规划布局了“4 3 X”数据中心,打造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四大热点区域中心,呼和浩特、哈尔滨、贵阳三大跨省中心,以及多个省级中心和业务节点。我大致算了一下,当前中国移动网络云 IT云 移动云加起来有超过43万台服务器(截至2021年中)。

当然,能建得起数据中心的不光光是中国移动一家,各大互联网巨头、数据服务巨头这些年也早已在西部建了数量可观的数据中心,比如,在西部宁夏的中卫,截至2021年10月就已建成亚马逊、美利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天云网络、创客超算6个超大型数据中心,服务器装机能力达到60万台。阿里、腾讯这些巨头就更不在话下。

“东数西算”工程有什么项目(重磅东数西算)(3)

第二、实现算力的长途传输。

这一点的实现就完全依赖以中国移动为首的电信运营商了。

“东数西算”的核心点在于: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的数据中心去计算,然后将计算结果及时快速传送回东部的需求方。

简而言之,一张合格的算力网络=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中心) 网络基础设施(大带宽、低时延、可调配的网络)。

所以,除了数据中心以外,“东数西算”的另外一个关键点在于搭建一张可以连接算力的网络,让接入网络的需求侧可以共享网络中的所有算力供给(CPU、GPU、存储、软件等各种软硬件资源)。

简单来说,就是要建设一张大带宽、低时延、可调配的网络,让需求方调用距离自己几百公里外的算力基础设施时与访问自己的计算机毫无差别。

而由于国家信息安全政策的原因,互联网、IT公司们虽然有搭建顶尖服务器集群、提供超级计算的能力,但在政策方面不允许拥有自己能控制的网络,因此,以中国移动为首的电信运营商们成为了算力网络建设的主力军。

第三、实现算力与需求的精准匹配。

由于网络掌控在运营商手中,那对于网络、算力的控制和调配,也就依赖于以中国移动为首的电信运营商。

东数西算的第三个关键点在于,利用云网融合技术以及SDN/NFV等新型网络技术,将边缘计算节点、云计算节点以及含广域网在内的各类网络资源深度融合在一起,减少边缘计算节点的管控复杂度,并通过集中控制或者分布式调度方法与云计算节点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广域网的网络资源进行协同,组成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为客户提供包含计算、存储和连接的整体算力服务,并根据业务特性提供灵活、可调度的按需服务。

简单来说,只有集算力基础设施和网络基础设施于一体的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才有能力实现算力和需求的精准匹配!

第四、保证计算和输送过程的信息安全。

由于中国移动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差异化优势,具备全程全网能力,这在确保计算和输送过程的信息安全上是有天然优势的,此外,中国移动的央企身份,给为信息的安全性提供强大的背书。

总结一下,“东数西算”的关键在于打造一张算力网络,而打造一张算力网络的核心,则在于通过先进通信网络技术,打通可以实现分布式数据中心内算力供应的网络,让原先仅仅用来过水(流量)的管道,不但让其可以过黄金(算力),而且成为可以完全控制黄金怎么流的智慧管道。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移动将发挥巨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缺之不可!

“东数西算”工程有什么项目(重磅东数西算)(4)

03那中国移动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按照《计划》的要求,“东数西算”工程的下阶段重点之一是“加强网络设施联通”。加快打通东西部间数据直连通道,打造一批“东数西算”示范线路。优化通信网络结构,提升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的网络节点等级,提高网络传输质量。

也就是说,西部不仅要建设数据中心,还要铺设更多的运营商网络。这将改变我国网络设施在北上广深等我国东部地区分布过于集中的格局。

当前,为了让用户享受随时随地的算力服务,中国移动正在重构网络,使其形成继水网、电网之后国家新型基础设施,打造“一点接入、即取即用”的社会级服务,最终实现“网络无所不达、算力无所不在、智能无所不及”。

接入网络方面,截至2021年6月末,中国已开通基站达528万个,基站总数位居全球第一。其中,4G基站达332万个,占全球4G基站总数约三分之一,5G基站达50万个,已建成全球技术领先、规模最大、品质优良的5GSA网络,为全国地市以上城区、部分县城及重点区域提供5G服务。

传输网络方面,中国移动全力构建以云为中心的融合承载网络,网络能力持续保持领先。截至2021年6月末,光缆长度达2,146万皮长公里,家庭宽带管线覆盖超5.6亿户、千兆宽带覆盖超8,600万户,政企专用传送网带宽超1,520Tbps、骨干传送网带宽超4,200Tbps;CMNET、云专网、IP专网带宽超365Tbps,实现公众互联网、云网协同等业务智能化、差异化承载。

“东数西算”工程有什么项目(重磅东数西算)(5)

云资源方面,中国移动正深入实施“云改”,加大云资源建设力度,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推进云能力跨越式发展。公司以云网、云边、云数、云智融合为关键路径,加快提升云网一体化水平,建设云专网,构建多场景入云能力;强化云边协同,推动算力下沉,满足客户高保密、低时延的业务需求;加强云数融通,以企业级大数据平台赋能移动云服务能力;推动云智融合,促进移动云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中国移动拥有遍布全国的“N 31 X”移动云新型基础设施,预计到2023年,移动云全国省份覆盖率达到95%以上,结合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形成一体化云网服务能力。

“东数西算”是新时代下的“南水北调”工程,回想“南水北调”工程构想始于1952年,2002年正式开工,历经十年到2012年才建设完成,如今这一跨世纪工程已经惠及4.38亿人,使40多座大中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格局因调水得到优化。

当下,算力正成为像水力、电力一样的生产力要素,而举全国之力推动的“东数西算”工程,也有望成让其为像“南水北调”工程一样影响国运的关键之举,实现全国算力一张网,在这个过程中,正是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产业链参与者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