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定律简单易懂的解释(摩尔定律走到尽头)

摩尔定律简单易懂的解释(摩尔定律走到尽头)(1)

Peter Thiel 有句名言说「我们多年前畅想的是会飞的汽车,但我们今天却只拥有让你输入 140 个字的输入框」。言下之意是我们期待的是足以影响现实生活的深层技术进步,但获得的却是一点线上的娱乐生活方式。

公平地说,虽然我们没有看到 Peter Thiel 呼吁的那个层次的科技进步,现实生活还是获得了极大改善,今天我们已经不能想象一个没有科技支撑的生活方式了。

有趣的是,虽然科技的飞速进步的原始驱动力是摩尔定律,但更加吸引人注意的是软件行业。

Peter Thiel 认为「140 字输入框」属于比特的进步,是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而「会飞的汽车」是原子的进步,也就是人们对现实物理世界的驾驭。他认为我们已经看够了互联网和软件的颠覆性,人们需要把一部分力量用在改善现实世界中。这是他自己的坚持,也是他做成如此多成功投资的重要原因:

摩尔定律简单易懂的解释(摩尔定律走到尽头)(2)

有趣的是,所谓比特的进步,说到底却是由摩尔定律推动的,后者仍然是原子的进步,但人们往往忽略这一点,将目光集中在互联网上。美国的科技圈对这一点更加先知先觉。尤其在最近五年来,中美两国科技圈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称呼,能够清楚反映这一点:在国内,人们更多会去谈「互联网」,而不是「科技」。国内说「互联网金融」,美国说「科技金融(Fin-tech)」,国内说「O2O(Online-to-offline)」,美国说「按需经济(On-demand Economy)」。

现在,我们总结出 3 个目前科技行业认同的解决办法

这些办法也是未来行业发展最重要的 3 个趋势。

1、软件行业的革新

摩尔定律简单易懂的解释(摩尔定律走到尽头)(3)

暴力法的盛行其实是一种奢侈。就跟「何不食肉糜」一样,何不用暴力计算去碾压问题呢?反正有摩尔定律在,不愁机器性能不够,而且用不了多久更加强大的设备又要出现。这是摩尔定律带来负面心态,也造成了软件开发的浪费和低效。在经济上这很划算,虽然我的代码实现很糟糕,但没关系,可以凑合着用啊,过两年有了新设备就好办了。

长期来说这不是好事。因为这样看技术的进步更多是摩尔定律带来的更强计算能力、数据存储技术和网络带宽,软件和算法则相对滞后。

摩尔定律的终结意味着我们可以迎来软件行业的新时代。更多的资金和脑力会被用在像阿尔法狗这样的东西上。有了资源投入,我们很快会迎来更高效的编程语言、编译系统和应用设计。

摩尔定律简单易懂的解释(摩尔定律走到尽头)(4)

我们预计软件行业会真正迎来它的成熟时期,工程师将更加关注代码的效率,以及如何更加聪明地利用现有资源做出不可思议的东西出来,例如阿尔法狗。

2、云计算

云计算这个词似乎都被人说烂了。但在摩尔定律即将失效时,它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种必然。越来越多的活动发生在移动端:手机、平板、智能手表和其他智能硬件,不仅要求设备更薄,芯片更加微小,而且要求移动设备不发热、低能耗、省电。

摩尔定律简单易懂的解释(摩尔定律走到尽头)(5)

同时,以前的「电脑」是独立设备,所有计算能力都存在你的主机里面。软件好不好用还要看你的电脑性能有多少尽量。现在移动设备剧增,越来越多的计算能力被转移到云端。云计算曾经是一个流行语,现在却同时是科技行业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情。

摩尔定律简单易懂的解释(摩尔定律走到尽头)(6)

于是芯片厂商需要考虑的人分成了两部分:一方面是普通的消费者和他们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再过一段时间,这一部分设备自身的计算性能很可能不会大幅提升了,但通过为需求和应用设计的芯片,可能会更加便携、省电、易用。另一方面是云计算的提供商,亚马逊 Google微软们,他们不用考虑太多移动端的问题。对芯片厂商来说,这部分用户的占比会越来越大,也会越来越受重视。

总而言之,未来几年过了某一个时间点后,作为个人用户,你的所有需求都可以通过「设备 云端计算」这样的模式满足。你的随身设备自身的性能不会更强,除非你愿意接受更大的设备。

3、新硬件技术

也可以纯粹从硬件找出路。有这么几种可能性:

新的芯片架构

全球半导体行业目前的新策略是,他们忍够了,不打算像以前那样从摩尔定律出发搞些新的芯片出来,然后陷入那个被新软件剥削资源,然后被消费者骂,然后推出新芯片这个旧循环。

摩尔定律简单易懂的解释(摩尔定律走到尽头)(7)

相反,他们会从应用出发,考虑手机、电脑以及各种数据中心的需求,然后向底层延伸,最终确定需要什么样的芯片来满足这些需求。所以会有越来越多具备特定功能的芯片,例如专门用作神经网络计算、图像识别、云计算,或者预先内置各种消费端需求,比如高通的系统芯片(System on a Chip)。

材料科学

摩尔定律简单易懂的解释(摩尔定律走到尽头)(8)

有许多备选,例如矽锗合金(SiGe)和砷化铟镓(InGaAs),或者设计全新的芯片结构,例如纳米管、生物分子、自旋电子芯片。目前来看,难度都很大。

量子计算机

当然并不是没有其它的选择。刚才提到的晶体管最终缩小到2纳米后,主宰机器性能的将是量子物理。Google 搞的量子计算机 D-Wave 就是想以此为出发点找到全新的范式。到目前为止,无论多么高精尖的人类计算机,基本原件都是晶体管,相当于一个开关,有两种状态:1 和 0,或者开和关。而量子计算机的晶体管却有3种状态,0、1 以及「同时是 0 和 1」,或者说,开、关以及「同时是开和关」。

摩尔定律简单易懂的解释(摩尔定律走到尽头)(9)

这个「同时是开和关」的状态是量子物理的态叠加原理(Superposition)。上面提到半死不活的猫就是薛定谔本人所讲的例子。显然,有了叠加态(以及量子纠缠),运算能力会远超普通计算机,前提是 Google 开发出有实用性的量子计算机。

摩尔定律简单易懂的解释(摩尔定律走到尽头)(10)

过去 50 年科技的稳定进步很美妙,当定律失效时,未来似乎显得有些黯淡。我们认为摩尔定律即将失效不意味着科技进步的停滞,而意味着变化本身的性质发生改变。再也没有一个「定律」去指引大家按部就班地升级。这种确定性正在被逐渐消除,这迫使人们追寻新的思路和手段。下一个爆发性的变化可能会发生在其他任何地方。未来有很多挑战,但也会更有趣。

所以,摩尔定律的终结不是进步的终结。言下之意是,我并没有说你没办法买到更好的手机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