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职场观念到底是怎样的(当代职场年轻人)

95后职场观念到底是怎样的(当代职场年轻人)(1)

当前职场或生活中的年轻人比较流行的一个词——社恐。为什么流行,因为超乎想象的共鸣引起了讨论。不讨论不知道,原来我们或多或少都有点社恐症状:能微信联系同事的,绝不电话;大家都不开口的,绝不主动找话题;能低头刷手机的,绝不抬头对视;假装对方看不见自己……

对于社恐青年而言,与同事之间的交流仅限于工作,生活的话题少之又少,下班后互不打扰成为一种相互默契,或者说是一种职场“潜规则”。

排斥一对一见面交流,喜欢宅在家里拆快递,喜欢点外卖。非去不可的社交场合,宁愿做人群中的隐形人。

对于职场社恐青年的推脱理由,往往是“对不起,我对社交过敏”。但大部分是打着旗号的伪社恐人。毕竟真正经过医生确诊的才算真社恐,职场青年自己贴的标签可不算。

95后职场观念到底是怎样的(当代职场年轻人)(2)

有网友说:喜欢给自己贴社恐标签,是为了给自己一个正当理由,拒绝公司聚餐。并不是不喜欢聚餐,不愿意享受美食,只是单纯不喜欢公司的饭局,一群人的尬聊,给领导的彩虹屁发多了也不好,不发也不合群。

所以推脱饭局的最好理由:“对不起,我对社交过敏”

网络上有个很真切的问题:当代职场年轻人,真的“社恐”吗?

伪社恐人占据绝大部分,真正社恐人比例非常少。当代年轻人的个性很鲜明,更愿意保持合理的社交尺度,他们的社交信条:圈子不同,不必强融;社交过敏,不是不合群。

95后职场观念到底是怎样的(当代职场年轻人)(3)

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社交圈可以宅,社恐标签可以贴。不能融入的社交圈,不必强融。没有哪个圈子不进,是让人不能生存的。职场上,拉帮结派的圈子,不必融。

社交过敏,不是不合群

谁还没有个朋友?谁还不会社交?不过是以社交过敏的借口,抵制不必要的职场聚会。要知道,有社交,就要有信息输出。不过是想做隐形人,不想成为社交中心的人,被调侃,被吐槽,被讨论。

孔明速聘结语:

在职场,你的标签是什么?“社恐”、还是“伪社恐”?欢迎评论区留言。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孔明速聘,每天为你分享职场干货、职言职语、职场技巧等职场经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