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母婴生活(凡而不凡的母婴健康专家)

——小记滨医烟台附属医院母婴健康促进部主任董荣芝

文/杨 强

专注母婴生活(凡而不凡的母婴健康专家)(1)

6月初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本人有幸随山东省散文学会一行20余人,来到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采访。我采访的对象是医院母婴健康促进部主任董荣芝。乍一看,董荣芝主任是个很随和的人,她1.62米的身高,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透着睿智的光芒,说话就带笑,不笑不说话,无形中拉近了我们的距离。一见面她就反复说:“我只是做了一点平凡的工作,没有什么值得写的!”当我和董荣芝主任面对面近距离交流,很快地,我就被她的健谈、睿智、才情和热情感染和打动,逐步打消了我“难为无米之炊”的顾虑。

最朴实的愿望:

不遗余力深入调研,

动议创建母婴健康服务项目,

为医院发展献策出力

董荣芝,女,1962年7月生,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人,2016年以前在滨州医学院工作,是滨州医学院教授,滨州医学院滨州附院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与母婴健康促进部创始人,原来是滨州市首家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项目负责人。从医39年来,董荣芝以一颗“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医者仁心,满腔热忱投入滨州医学院儿科工作,拯救患儿不胜枚举。

多年的儿科工作经历,使董荣芝认识到,0—3岁是人一生中身体和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需要在生理、营养、护理、保健、心理及行为培养等方面给予科学的指导和引领,而父母的观念和母婴健康促进工作人员的素质、专业知识、服务技能,将直接决定和影响婴幼儿的身心健康、行为模式、智力发展和未来成就。21世纪是生态文明构建和发展的世纪,今天的婴幼儿将是承担这一历史重任的“主力军”。让每个儿童都享有最佳的人生开端,董荣芝大胆地推测和预想,在她看来,未来十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母婴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是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职业,其主要任务是为0—3岁婴幼儿和家长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服务,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和旺盛的生命力。

说干就干,董荣芝结合多年的儿科工作实践经验,根据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以下简称烟台附院)争创三级甲等医院的实际情况,利用两个多周的时间,撰写了1万多字的《关于创立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母婴健康促进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忐忑不安地递交给王强院长,并简单汇报了自己的想法。之后那几天,董荣芝焦急地等待着院长的回音。她担心,医院全力争创三甲医院正处在关键和最紧张、繁忙的时刻,恐怕王院长没有精力也没有意向创立母婴健康促进部。

令董荣芝始料未及的是,四天之后,王强院长满面春风地召见了她,充分肯定了她的大胆设想和宏伟计划,特别指出,设立母婴健康促进部与争创三甲医院并不矛盾,反而为之增色添彩,并召集全院干部职工大会,会上充分肯定了董荣芝的天才设想,要求举全院之力加快推动母婴健康促进部建设与争创三甲医院齐头并进、同步建设。

接下来的工作进展神速,势如破竹。2016年3月,老主任退休,董荣芝正式上任母婴健康促进部主任,她主持创建的这个项目成为山东省十佳示范基地之一,其规范化试点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逐步推开。2018年8月,烟台附院建院仅仅8年时间,获评“中国最美医院”称号,并正式获批达到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最踏实的方略:

想方设法完善母婴健康服务设施,

着力提升工作人员素养和母婴健康护理环境

总结回顾多年的儿科工作实践,董荣芝适时提出了“关注生命的一千天,让母婴更健康”的工作理念,她常跟医护人员说:“母婴健康促进部是特色门诊,主要职责是母婴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和母婴健康促进,如何实施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保证妈妈的健康,促进新生儿的发育,是新形势下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董荣芝把这个过程比喻成土壤和种子的关系,只有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养护,种子才能在土壤中健康、正常地生长,注重生命一千天,只有加强孕妇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指导、康复、护理,才能科学有效地预防新生儿早产、缺氧、出血等并发症,才能提升生命质量,保证母婴平安健康。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烟台附院成立母婴健康促进部伊始,董荣芝就马不停蹄地协助当时的老主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切实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大力培养德才兼备、业务精湛的骨干人才,着力提升综合素质。2016年初,董荣芝接任主任后,更是枕戈待旦,每天像陀螺一样忙得脚不沾地,一方面,请示院领导,挤出资金购置一系列医疗服务设施;另一方面,继续加强与先进地区交流学习和日常培训,提升工作能力,补充壮大母婴健康促进部力量。截至目前,母婴健康促进部共有正式医护人员14名,第三方月嫂若干人,其中住院医师3名,护理人员11名,硕士学位3人,主任护师1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3人。现已配备儿童健康查体软件及智力开发系统、小儿暖箱、蓝光箱、胎心监护仪、乳腺疏通仪、输液泵、注射泵、婴儿高压氧舱、早教训练器材、儿童水疗机,儿童脑瘫康复器械,儿童智力测查工具,产后康复仪等,为孕产妇及儿童提供了良好环境条件和健康保证。

董主任介绍,目前科室设有儿科特需门诊、妇产科特需门诊、高危儿随访门诊、新生儿保健门诊、儿童保健及康复门诊、儿童脑潜能开发训练、脑瘫等超早期筛查及康复训练,多动症、孤独症、抽动症等的筛查及诊断、微量元素筛查、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乳腺炎治疗、产后康复等。主要致力于早产儿智力开发及母婴护理的研究和早产儿出院后管理等为专长。

开设母婴健康促进部以来,科室内所有医护人员均在全国知名医院,如:上海复旦、北京、湖南、重庆、黑龙江等多家医院进修与学习,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开展了许多新技术新项目,如:新生儿行为能力测定(NBNA)、52项神经运动检查室(CDCC)、Gesell智能测试室、0-6岁智力测试、儿童营养及生长发育测评,早产儿早期干预及小儿智力开发、产后康复及乳腺疏通等新项目。“我们很骄傲,目前我们烟台附属医院是山东省首家集母婴健康促进与康复为一体的“多学科,一站式”的医疗服务机构,特别是为产后及早产儿母婴设立了环境优雅的VIP母婴保健病房,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要,实现了母婴健康促进一条龙服务,填补了省内医院的空白。”说话时董荣芝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采访董荣芝时,她一边领着我们参观住院部五楼,一边用灵活生动的手势,为我们讲解着几年来的工作和收获,她说创办母婴健康促进部的初衷,就是以服务广大妇女儿童,促进母婴身心健康为目的,以传授和普及母婴健康知识,达到保护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促进母亲产后恢复为宗旨。

我们跟随董荣芝主任的脚步,信步行走在母婴健康促进部的住院部,只见左面墙上悬挂着科室专家的照片和简历以及做出的社会贡献。包括母婴健康促进部主任董荣芝、儿童保健科主任朱明哲女士、营养科主任董津男女士等等,该部已经形成集母婴健康管理中心、母婴照护中心、产后康复中心、盆底康复中心四个中心于一体的综合性母婴健康管理中心特色门诊。右边是一间100平方米左右的大屋,是一间瑜伽练功房,旁边的护士悄悄告诉我,这里每周三下午举办一场产妇瑜伽培训班,风雨不误,一直坚持得很好,便于产妇产后康复。

最笃实的梦想:

不忘初衷,守正创新,

把母婴健康事业进一步做精做细,

做成滨医烟台附院的一流标杆

董荣芝主任给我讲了一个例子:2015年的一天,她接诊了一个病号是一位高危产妇,约莫30岁以上的年龄,当时产妇脸色煞白、冷汗直流,呼吸略显困难,董主任当机立断,进手术室,她沉着冷静和团队分析了这个病号的情况,立即实施了手术抢救患者,经过近三个小时的奋战,终于让这位高危产妇顺利诞下一个0.68千克的婴儿,母女健康,听到孩子清脆的哭声,董荣芝如释重负地长舒一口气,孩子的妈妈也露出疲惫的笑容。董主任说,这样的例子她经历得太多了,举不胜举。

信步前行,在产妇产后康复系列套房外面的墙上,有一个“关爱母婴,快乐成长”的专栏,分为亲子活动摄影和宝宝精彩瞬间两个部分,张贴着很多难忘的照片,集萃了很多生动感人的生活点滴。“好温馨啊,董主任这个专栏设计得太好了,赶快拍一下。”与我同行的刘明华老师拿起手机拍照,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董荣芝介绍,母婴健康促进部成立以来,尤其是加强了产妇孕期管理这个重要一环,她们注重从建立完善档案入手,建立了很多微信群,便于及时联络沟通,定期举办各类培训班,如:姥姥姥爷班、爷爷奶奶班、准爸爸班、准妈妈班等,特别针对产妇孕期超重,极易导致出现早产儿、畸形儿、肥胖儿等现象,培训时要求孕妇强化锻炼、逐步增加运动量,提高自信心,同时在微信群每天传授发布健康指导课,普及健康知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多年来,董荣芝和她的团队,本照“专业人干专业事”的原则,坚持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为目标,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为提高孕妇自然分娩率、母乳喂养率及儿童生活质量等优生优育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她们兢兢业业,默默奉献,董荣芝本人曾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表国家级学术论文15篇以上,获省市级科研课题6项,主编获或参编专著6部,开展新业务、新技术30余项。采访董荣芝主任时,她一直重复着这样的话:”杨老师,我只是做了很平凡的事,也是应该做的,不值得宣传。”她很低调,语言很风趣幽默,以致于我这个“门外汉”由开始的不知所措,到最后像是看到了一位老朋友一样得放松,说实话,我收获颇丰。一直跟在我们采访组身后为我们拍照的一位30岁上下的护士这样评价董荣芝:“董主任领着我们团队创立这个特色延伸项目专科不容易,母婴健康促进部的开诊对提升我院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保健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前景十分广阔。”

付出必有回报。董荣芝作为一名主任护师,围产营养师、产后康复师,从事儿科与新生儿专业护理30多年,母婴保健1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母婴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经验,曾荣获全国“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提名奖”,山东省“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等多项荣誉称号。

在我的申请下,加上了董荣芝主任的微信,她的微信名为“宝贝外婆”,其由来是她有两个外甥,一个叫小宝,一个叫小贝,在她的熏陶引导下,大宝贝七岁了,没有吃过一次药。

采访即将结束,在母婴保健VIP病房里,我远远看见一位妇女正在吃午饭,幸福感爆棚,她面前的婴儿座椅上是她的宝宝,在母亲的呵护下健康成长。我看了一下,这些病房都有一个温馨的名字:康乃馨之家、荷花之家、牡丹之家等。

“细心呵护为母婴,温馨服务胜家人!”这是一副该部收到的锦旗上的对联,也是对她们良好服务的感恩回馈和真实写照。

“仁心,妙术”“救死扶伤,益寿延年。”是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的办院宗旨和核心使命。走出滨医附院大楼,沐浴在初夏的暖阳中,我由衷祝福母婴健康促进部、祝福滨医附院蒸蒸日上、红红火火!

让爱在这里延伸,梦想在这里成真!滨医附院的明天不是梦,一定更美好!

作者简介:

杨强,男,汉族,1972年1月生,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人,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福山创作之家秘书长,烟台市作家协会理事,福山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其散文先后在《联合日报》《齐鲁晚报》《当代散文》《赣西文学》《齐鲁文学》《雪魂》《胶东文学》《烟台散文》《烟台日报》、胶东在线、作家微刊、首都文学微刊、三秦文学微刊等报刊媒体发表10余万字。曾参与编纂出版福山区政协文史资料丛书《王懿荣先生书作集》《福山政协志》《烟台文化通览·福山卷》等7部丛书,其中,《王懿荣与王氏家族》《王懿荣与张之洞》分别于2017年9月、2019年9月获山东省政协文史类优秀文史书刊一等奖;2016年6月,出版散文集《在怀旧与憧憬中砥砺前行》。2019年3月被评为山东省散文学会优秀会员。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