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真的有孟府吗(传统文化的艰难涅槃过程)

海上真的有孟府吗(传统文化的艰难涅槃过程)(1)

确切地说,30年代的大上海是黄金荣、杜月笙们的天下,所谓孟文禄是否实有其人则无据可考,然而,将这段黑道风云纵横的历史与传统儒家文化的重镇邹城孟氏联系起来却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毫无疑问,作为亚圣后裔孟氏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座落在邹城的亚圣府一直是儒家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虽然自孟子之后,邹城孟氏中再也没有出过具有国家级广泛影响力的人才,但这并无碍它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邹城孟氏与曲阜孔氏一起构成邹鲁儒家的主干,也成为传统的核心思想,邹城孟氏的意义也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代表了诗书礼义的儒家精神。

然而,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却是以传统文化一步步被西方文化所侵蚀为代价的,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强势入侵,传统儒家文化逐渐被挤压到文化边缘的位置,打倒孔家店的呼声曾经成为一代青年的口号。《海上孟府》中所展示的孟氏家族的处境就体现了这种生存的尴尬,作为诗书传家的邹城孟氏在大上海这个极具寓意的城市里成为黑道巨擘,这其中既有双重文化意义,从上海的地位来看它是中国近似最具有西方色彩的城市,贵为远东第一大都市它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文化向东方渗透的桥头堡,也是工业文明进入中国的触角;而作为儒家文化代表的孟氏,虽然在大上海这一中西汇合地带仍然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但却并不是以合法公开的身份来实施这一切,它的很多产业中充满了血腥的味道,榔头(廖凡)即代表了其黑暗的一面。

孟氏的这种地下影响力恰恰说明了其生存处境,即丧失合法意识形态地位之后,它不得不依靠某种文化惯性来维持自身的地位,而这种地位的不断下滑驱使其越来越向边缘发展。当然,榔头本身其实也说明了某种象征,他是孟府的外孙,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讲并不属于孟家人,但却又与孟家具有血缘上的关联。联系到他所掌控的黑暗力量,同样可以发现这种生存上的尴尬,即曾经的道德世家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不得不靠地下势力来维系。

当然,传统文化虽然遭遇极大的挑战,却并非固步自封,三少爷孟文禄(段奕宏)的文化背景就饶有意味。他是上海孟氏的嫡系继承人,却出洋求学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这本身就可以看出儒家文化求变求通的一面。在此之外,孟氏虽然雄距上海,但却一直与邹城的本宗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邹城设立的读书会可以看作是对传统文化的维系。这样一来,在西方文化入侵的背景下,作为传统儒家思想事实上也在积极应对,一方面学习西方的文化精髓,另一方面则坚持传统的乡土文化本根。

儒家文化本身具有强大生命力,这种力量来自于其内在的价值取向,并非像张太爷所愤慨的那样:老佛爷废了科举就没出路了。其实面对外来文化的挑战,儒家思想也一直在调整自己的策略。当然,这些调整都只是技术层面的,而支撑其内在的魂魄却是其文化深处的仁义礼智。面对东边恶邻的步步紧逼,孟氏家族的奋起反抗即是这种道德理念的体现,也是儒家文化的承担者对国家的责任。

或许战争会破坏掉很多美好的东西,但战争也会打破我们文化中僵化的一面。正是通过对外敌的不妥协的抗争,孟氏家族才获得了新的生存机遇。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传统文化的涅槃过程,虽然痛苦却充满了新的希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