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晖难酬天下父母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三春晖难酬天下父母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1)

很多人都听过“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天下闻名的对联,就悬挂在江苏无锡的东林书院。

三春晖难酬天下父母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2)

三春晖难酬天下父母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3)

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是当时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后废。明朝万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04年,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兴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东林书院成为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之区和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

三春晖难酬天下父母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4)

三春晖难酬天下父母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5)

三春晖难酬天下父母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6)

三春晖难酬天下父母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7)

杨时,号龟山,曾受学于理学家程颐,在无锡讲学达18年之久。他当年讲学的场所,称为“东林书院”,又称“龟山书院”。杨时离锡后,书院因年久失修而荒废。直到明万历年间,无锡人顾宪成、顾允成、高攀龙等捐资,在旧址上重建东林书院。此后,东林书院名声极大,一度成为左右全国舆论的中心。当时无锡的顾宪城、高攀龙、顾允成、安希范、刘元珍、叶茂才和武进的钱一本、薛敷教,人称“东林八君子”。

三春晖难酬天下父母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8)

三春晖难酬天下父母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9)

抗日战争胜利后,无锡著名人士因东林书院岁入失修,集议恢复旧观,发起重修。院内现存石碑坊、仪门、丽泽堂、碑亭、道南祠等建筑。

三春晖难酬天下父母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10)

三春晖难酬天下父母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