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30年发展(合肥十年之路)

  合肥高铁当日往返通勤圈已形成并不断扩展;

  公路绕山跨水,串起了城市、村落,条条阡陌变为坦途大道;

  水运建设吹响阔步奋进的号角,集装箱吞吐量实现跨越突破;

  地铁、公交、出租汽车等交通工具载着市民幸福穿梭......

合肥30年发展(合肥十年之路)(1)

  十年来,合肥市

  紧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建设,

  全力推进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全市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

  运输服务能力和行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交通运输法治建设、安全监管工作有序推进,

  生动诠释合肥交通力度和温度。

合肥30年发展(合肥十年之路)(2)

  高铁列车从繁忙的合肥港边疾驰而过。全媒体记者 张大岗 摄

  关键词:交通基建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脉络,

  是城市对外交流的纽带。

  十年来,

  我市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不断织密,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增质,

  多向立体、内联外通的

  大能力快速运输通道加快构建,

  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不断提升。

合肥30年发展(合肥十年之路)(3)

  在合肥南动车运用所,整齐排列的动车组列车正在进行编组。全媒体记者 张大岗 摄 

  十年来,合肥铁路建设强力推进,形成对外八个方向“米”字型高铁辐射格局。

  截至2022年8月,

  合肥铁路通车里程达884.6公里,近10年间增加463.8公里,年均增速7.7%。

  铁路网密度达772.9公里/万平方公里,其中高铁里程524.3公里,高铁网密度达458公里/万平方公里。

  铁路通车里程和高铁里程均居长三角主要城市第一位。

  目前,合肥已与4大直辖市、19个省会城市开行高铁动车,21个省会城市开行普速列车。实现1小时到南京,2小时到武汉、上海、杭州,3小时到郑州,4小时到北京和福州,合肥高铁当日往返通勤圈已经形成并不断扩展。

合肥30年发展(合肥十年之路)(4)

  商合杭高铁穿行在巢湖尖山湖薰衣草花海中。刘振华 摄

  十年来,合肥航空发展步伐加快,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跨入国内大型运输机场行列。

  近十年,旅客吞吐量由2012年末的519.4万人次增长至2019年末的1228.2万人次,年均增长13.1%。

  货邮吞吐量由2012年末的4.26万吨增长至2019年末的8.7万吨,年均增长10.7%。2019年增幅达到24.8%,在全国千万级机场中增幅位列第二。

  在通用航空方面,2021年庐江电力通用机场已正式运营,标志着合肥通用机场实现了从无到有。肥东白龙通用机场计划今年10月建成,肥西、长丰、庐江等通用机场布局落地正加快推进。

合肥30年发展(合肥十年之路)(5)

  新桥国际机场。全媒体记者 张大岗 摄

  十年来,公路网络不断优化,“一环六射”的高速路网格局显现。

  目前,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482公里,共有12个路段、32个出入口、10个服务区和8个枢纽。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1812公里,其中一级公路达817.82公里,基本实现市县通一级公路及合肥与周边都市圈城市间一条高速、两条一级公路标准的国省干线连接目标。

合肥30年发展(合肥十年之路)(6)

  近日,明巢高速合肥段全面进入沥青上面层规模化施工阶段。(图源:巢湖发布)

  十年来,水运条件明显改善,环巢湖高等级航道网日趋完善。

  航道建设持续推进,合裕线二级航道改造工程、丰乐河三级航道升级改造工程和店埠河航道升级改造工程已完成,裕溪一线船闸扩容改造工程正加快推进。

  目前,合肥市形成六河一湖的区域航道网络,内河航道总里程704公里,其中,通航里程478公里,四级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220公里,占全市通航里程的46.03%。

  辖区现有码头28座、泊位112个(其中千吨级泊位74个),年综合通过能力5700万吨、60万标箱,合肥正阔步向通江达海新时代迈进。

合肥30年发展(合肥十年之路)(7)

  8月14日,庐江县柯坦镇境内的引江济淮工程河道雄姿显现,高铁在岸边绿野中疾驰。左学长 摄(图源:安徽图片网)

  十年来,轨道交通跨越式发展,形成“五线运营、九线共建”蓬勃局面。

  从2016年合肥轨道单线开通运营到初步成网,目前,我市轨道交通已开通运营轨道1、2、3、4号线和5号线南段,合计通车里程156公里,站点数122座(含8座换乘站)。

  同时,5号线北段、1号线三期以及2、3、4号线延长线,6、7、8号线一期工程,新桥机场S1线等9条线路正加紧建设,建设总长178公里。

合肥30年发展(合肥十年之路)(8)

  8月10日上午,轨道交通5号线北段首列车从珠江路车辆段运用库发出,正式开始列车上线热滑试验。

  关键词:运输服务

  十年来,

  我市交通运输服务品质持续优化,

  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目前,

  以轨道交通为主动脉,

  以公交为毛细血管的

  大交通网络逐渐形成,

  为市民编织出更多幸福出行生活图景。

合肥30年发展(合肥十年之路)(9)

  五里墩立交桥。全媒体记者 宋炎骏 摄

  十年来,合肥净增公交车2286辆,公交线路294条,运营线路总长度5009.5公里;

  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从0至156公里,实现“5线联运、10线同建”,线网运行总客流突破10亿人次;

  城乡客运一体化加快推进,基本建立市县、县镇、镇(乡)村三级城乡公交网络。

合肥30年发展(合肥十年之路)(10)

  市民乘坐合肥轨道交通4号线出行。全媒体记者 宋炎骏 摄

  客货运输量整体呈客降货增趋势,完成公路客运量11.4亿人次,旅客周转量915.4亿人公里,货运量35.3亿吨,货物周转量4582.9亿吨公里。

  港口吞吐量持续跃升,从2012年的1634万吨增长到4282万吨,累计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3.6亿吨。

  邮政行业业务总量从15.26亿元增长到125.03亿元,快递业务量从5606.73万件增长到12亿件,快递服务公众满意度大幅提升,连续三年进入全国前10,为10亿件量级以上城市第3名。

合肥30年发展(合肥十年之路)(11)

  在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合肥分公司滨湖营业部,快递员将包裹搬运至传送带进行分拣。全媒体记者 李予 摄

  此外,我市强力推进“互联网 政务服务”,通过“多证合一”“先照后证”“证照分离”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交通领域审批服务流程和方式不断优化。

  目前,178项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全部进驻大厅办理,平均承诺办理时限达到1.36个工作日。

  6个交通运输领域电子证照在长三角地区实现互认核验,实现政务服务窗口办事“证照免带”和执法检查“扫码核验”。

  关键词:行业治理

  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离不开高效治理的支撑保障。

  十年来,

  我市交通行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交通行业治理能力不断增强。

  交通运输法治建设稳步推进,

  交通行业安全监管扎实有效。

合肥30年发展(合肥十年之路)(12)

  合肥轨道交通珠江路车辆段控制指挥中心。全媒体记者 张大岗 摄

  十年来,合肥深入推进法治交通建设,全面完成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大力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案件全部通过行政执法公开运行系统网上办理,轻微违法行为免罚制度全面实施,让交通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

  在监管治理上,

  合肥全面深化巡游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出台《关于规范市区个体巡游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的实施意见》,厘清行业经营服务管理关系。

  网约车管理步入规范发展轨道,共享单车行业管理不断完善,“两客一危”企业监管扎实有效,全市道路运输市场发展保持稳定。

  常态开展治超联合执法,市级联网治超平台监控覆盖范围不断扩展,全市严重超限超载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合肥30年发展(合肥十年之路)(13)

  合肥出租车驾驶员谢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他办理的《机动车登记证书》。

  在体系建设上,

  合肥不断完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保障体系,建成合肥市道路运输动态监管与服务系统平台、全省第一个市级公路应急物资储备库、水上应急搜救指挥室。

  同时,扎实推进交通运输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认真落实信用监管和信用评价等制度,加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治理,创新开展“信易 维修”“信易 驾培”等系列惠民场景,进一步营造“守信受益,诚信有价”的交通运输市场环境。

  文字 | 全媒体记者 谢芸

  图片 | 均为本报资料图

  编发 | 全媒体编辑 周巧

  出品 | “湖畔点经”融媒体工作室、“看合肥”融媒体工作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