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的内心状态(骆驼祥子病态的社会里)

《骆驼祥子》1936年9月开始连载于宇宙风杂志,一直到次年10月,距今已经80余年,算上读书年龄的要求,已经是四代人。


老舍在自传中说自己,用了三个词:老实、隐忍、骄傲。

这三个形容词,放在祥子身上,没毛病。

骆驼祥子的内心状态(骆驼祥子病态的社会里)(1)

老舍


可以说,祥子身上,有老舍的影子。所以我们便可以理解,为什么人力车夫祥子身上,有那么丰富的内心表白,实际上,那是老舍在自言自语。说《骆驼祥子》是老舍最动情的一本小说,一点不为过。


第二:看之前,先抛开“旧社会”的成见,只看人物和故事,会发现小说的本质:

《骆驼祥子》更像是一本关于恐惧和死亡的书,对环境的恐惧,对人性脆弱的恐惧,是人在社会面前,骆驼本质的表演。它所探讨的,不光是旧社会和旧社会的人,也是任何时代,任何人,是个体与环境的共存与矛盾。


祥子 与 我们


《骆驼祥子》,260页,21万字,一气看完。

第一遍看的时候,没觉得多好看,那么长的篇幅,讲的只是一个老实的人干了一件贼老实的事——骆驼祥子要买洋车。


骆驼祥子的内心状态(骆驼祥子病态的社会里)(2)


这个叫祥子的男人,农村孤儿,十几岁进城谋生,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有自己的一辆洋车,做个体面的洋车夫。
他存了三年钱,终于买到了,但是在故事一开头,祥子的洋车便被当兵的抢了,连祥子也被抓了壮丁。
又幸好他机灵,趁乱脱离了部队,并且在逃跑的时候,顺手牵羊,带走了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
回城的路上,祥子把骆驼卖了钱,进城继续拉洋车,准备再攒钱买车,
可一直到最后,祥子不但洋车没买成,自己还堕落成了乞丐。


故事就这么简单,过程平淡,没有传奇、没有大事件,而且结局还很悲惨,里面的人物不是死了,就是落魄得要死了。


写得稍微有人气的部分,是祥子的两段感情。


一段是他与租车行老板刘四爷的女儿虎妞,祥子被虎妞勾引,又被虎妞骗婚;

另一段是与大杂院的小福子发生了短暂暧昧。

但是这两段感情偏又一点都不美好,前一段窝囊,后一段没开始,小福子就挂了。


骆驼祥子的内心状态(骆驼祥子病态的社会里)(3)


只是看第二遍做笔记的时候,越来越琢磨出味道,觉得它好了。


原因很简单:祥子就是民国时期的“北漂”,他身上有很多我们的影子。


祥子渴望留在大城市,觉得就是在大诚市讨饭,见到的跟乡下也绝对不一样。这跟我曾经心里想的,“大城市的月亮会更美更圆”,如出一辙。


祥子进城,一无所有,我们这些北漂海漂深漂广漂,谁又不是呢?


我们想买房,这也是我们的执念。从工作那天开始就盘算着怎么攒首付,父母那里可以拆借多少,公积金可以告贷多少。


祥子后来身体坏了,越来越挣不动了,不仅买车的希望逐渐成了一场空,境遇也开始急剧下滑,索性堕落,抽烟喝酒逛白房子,染了一身病,生活的尽头是黑暗,他已经看到了……


而我们的房价,越来越高……


70后的庆幸自己早早买了房,有劫后余庆的感怀。85前的大部分咬咬牙也买了。到现在的85后和90后,一出校门,房价已经在天上飞了,割得到父母的肉的,勉强也买了,偏是真偏,地铁上班,单程一个半小时的都有,还有更多,没指望了,或得了买房焦虑症,或者成了佛系……

骆驼祥子的内心状态(骆驼祥子病态的社会里)(4)


上下五千年历史,时间在变,人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人性没变,做人的道理自然不变。不然呢,成功学的一大流派就是“历史成功学”,什么读史记看职场、看三国学生意经,在书城比比皆是,可见成功的道理古往今来都是通的。


祥子到底又是个什么样的人?


读《老舍自传》,看老舍说他自己用了三个词:“老实”、“隐忍”、“傲慢”。


看的时候吓了我一跳,这不就是祥子吗?怪道我看书的时候,隐隐觉得一个洋车夫的心理活动,怎么那么丰富,丰富得不像个人力车夫的内心世界。


祥子为什么又叫骆驼祥子?不仅仅是小说一开头,祥子捡了三匹骆驼。而是祥子就是骆驼:


骆驼——在口内负重惯了的——是走不快的。不但走得慢,还须极小心的慢走,骆驼怕滑;一汪儿水,一片儿泥,都可以教它劈了腿,或者扭了膝。


其实,在大城市讨生活的人,有几个不像骆驼禁不起滑倒呢?

骆驼祥子的内心状态(骆驼祥子病态的社会里)(5)


我到现在还记得,一个朋友发现胸口有肿块,吓得给我打电话说,如果是恶性的,她就去跳楼。这样的想法,有的不止我朋友,我自己也曾经有过。


多少年过去,我们还是和祥子一样,像骆驼,脆弱、没有安全感。


老实人通常都是一根筋。祥子对CHU特别在意,他的这种洁癖不是只针对女方的单向要求,他自己也洁身自好,从不跟洋车夫去“白房子”(白房子是最低等妓院),就是想用干干净净的身子,换人家姑娘干干净净的身子。


所以,祥子从车行跑了,跑到老主顾曹家当起了包车夫,吃住都在主家。


没俩月,虎妞追了过来,跟他说,她怀孕了。不久,曹家出了事,祥子又被警察敲了竹杠,身无分文,只好回到车行。


这一次,祥子算是认命。表面上,他是害怕刘四爷父女的威势,实际上,他是对自己的处境有些灰心:买车遥遥无期。这时候,祥子明白了:爱与不爱,穷人得在金钱上决定,“情种”只生在大富之家。


这是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脆弱和无力,意识到骆驼本质。人都这样,认识到环境艰难的一刻,诱惑变得更加诱人,明知道诸般不如意,但与生存一比较,那些似乎还都能忍。


祥子带着沉默的隐忍,回了虎妞身边。

骆驼祥子的内心状态(骆驼祥子病态的社会里)(6)


这一次回归,祥子带有点自暴自弃的绝望,他什么都听虎妞的。

虎妞跟刘四爷决裂,他就决裂;

虎妞告诉他,她怀孕是假的,骗他的,他也就那样;

虎妞不让他拉车,当宠物一样养着,他就混赖,直到被虎妞折腾得双脚哆嗦,身体开始变坏,他也随便。


但他们都是人,都有软肋。


虎妞和她爹刘四爷一样,能力越强,欲望越强,能挣更能花。


两父女吵翻脸后,刘四爷一怒之下,卖了车行,趁着七十岁年龄人生的末梢,带着所有的钱到上海花花世界去撒欢挥霍了。

失去了车厂的虎妞,手里的钱被她一天两天地坐吃山空,硬生生吃出了难产,白白送了性命。


荒唐吗?有点。但是又很现实。


刘四爷和虎妞有钱有能力的人,照样有恐惧,对他人失去掌控的恐惧和没有钱的恐惧。

骆驼祥子的内心状态(骆驼祥子病态的社会里)(7)


祥子这种穷人,对环境依赖更重,恐惧更甚,他还对身体本钱有严重依赖。


所以祥子第一次放弃自我,是来自对环境的恐惧,被警察敲了竹杠,让他觉得人再强,也就那么回事,所以作为逃避,他选择了虎妞。

祥子第二次堕落,是身体垮了,这一次,唯一的凭仗没了,便彻底堕落。


不得不说老舍把骆驼祥子写绝了,你可以说,《骆驼祥子》这本小说,说的是旧社会对人的压迫,但我觉得,《骆驼祥子》更像是一本关于恐惧和死亡的书,对环境的恐惧,对人性脆弱的恐惧,是人在社会面前,骆驼本质的表演。它所探讨的,不光是旧社会和旧社会的人,也是任何时代,任何人,是个体与环境的共存与矛盾。


给大家推荐这套书籍,是老舍先生作品集8册,厚厚一大摞书,包含老舍最精彩的作品集,闲暇时读一读,何尝不是一种快乐呢?

骆驼祥子的内心状态(骆驼祥子病态的社会里)(8)


书中自有黄金屋,厚厚8册书,也许只是饭店里面一盘肉菜的价格,却能让您感悟不一样的文学知识,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格局。

骆驼祥子的内心状态(骆驼祥子病态的社会里)(9)

8册书75元包邮,一本书不到10元,还赠送精美书签。


骆驼祥子的内心状态(骆驼祥子病态的社会里)(10)

如果您想购买的话,点击下面商品卡,就能直接购买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