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与房玄龄的最后一面(一代贤相房玄龄)

房玄龄是一代名臣,不仅见证了唐朝的建立,也见证了唐朝的鼎盛。他是唐朝有名望的宰相,是唐朝有地位的重臣。他的一生以天下为己任,忠心耿耿保卫国家。

房玄龄原本是隋朝人,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世家,文采出众,赋有才华。据说,他十八岁就通过科举获得进士,这样一个出众的少年,应该被国家重用,发挥自己的才能。然而当时的隋朝已经变得官官相护,腐败不堪,隋炀帝的暴政引起百姓的不满和反抗。于是,房玄龄毅然放弃自己的功名,自愿追随李渊,希望可以寻得明主,自己能成为一代贤臣。

李世民与房玄龄的最后一面(一代贤相房玄龄)(1)

在那个战乱纷飞,群雄逐鹿的年代,房玄龄选择了自己的明主。因为李渊的军队有组织有纪律,将士也很勇猛,而且李渊懂得礼贤下士,收买了当地人的人心。当时的李渊有四个儿子,房玄龄被派去辅佐李世民。房玄龄倾尽全力辅佐李世民,为他出谋划策,推荐有才能的人才志士,采访隐居的名人智者。如此一来,李世民的手中多了一批能人上将,年纪轻轻的李世民正式由于房玄龄的帮助让自己的军队如虎添翼。

李世民与房玄龄的最后一面(一代贤相房玄龄)(2)

房玄龄的文韬武略,李世民的谦卑恭敬,如此的君臣,才能成就唐朝的盛世繁华。两人生逢乱世却能互相辅佐互相支持,这也是将来李世民能够继续重用房玄龄的原因。就连后来的玄武门之变,房玄龄也是参与者和主谋人之一。后来李渊称帝,唐朝开始了他的故事。李世民当时只是秦王,房玄龄依然跟随左右。为了巩固李世民的地位,房玄龄会时不时地选拔人才,让他们只效忠于秦王,全心全意的支持李世民。

李世民与房玄龄的最后一面(一代贤相房玄龄)(3)

房玄龄的深谋远虑让李世民可以少一些忧虑,多一分欣慰。也正是由于房玄龄时刻保护李世民的地位和实力,才能让他在玄武门之变奋力一搏。李世民对房玄龄的评价很高,说他为人机敏,目光长远,充满智慧。如此有智谋,有才能的人也正是碰到了懂得识才的李世民才能尽情发挥自己的能力,才能站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唐朝的建立逐渐变得稳固,百姓也开始休养生息。这时的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分别是两个派别,两派斗争开始了。一方面李世民深得人心,功高盖主;另一方面,太子的嫡长子身份符合伦理。李渊不愿意看到儿子为了权利争斗,一心传位于太子,希望这样可以平息事态。没想到的是,太子心胸狭隘,为了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定,一次次地开始陷害李世民。好在李世民聪明,身边人才济济,这才能逃过屡次灾难。​

李世民与房玄龄的最后一面(一代贤相房玄龄)(4)

房玄龄预测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如果任由太子胡作非为,这件事就难以收场,并且有雄才大略的李世民很可能深陷其中。为了保护李世民,也为了让唐朝的盛世得到巩固,房玄龄劝解李世民反抗。他不断劝说李世民应该继承大统,主宰自己的命运,这样一来李世民手下的人才能得到存活。

李世民与房玄龄的最后一面(一代贤相房玄龄)(5)

李世民深思熟虑一番,觉得他说的有道理。碰巧李建成和李元吉开始又一次的筹谋,再加上房玄龄一次又一次的助攻,让李世民的内心开始动摇。后来李世民听说太子和齐王决定在他出征的过程中击杀自己,这样一来,太子在李世民心中更加卑劣,兄弟之情,手足之情,在利益面前不堪一击。

李世民与房玄龄的最后一面(一代贤相房玄龄)(6)

事件发展迅速,局势也变得剑拔弩张,不可回头,面对兄弟无休止地陷害,自己的手下过得心惊胆战。如此难堪的局势让李世民下定决心,铲除异己,永绝后患。房玄龄一方面帮助李世民下定决心,一方面考虑胜利后的事情,毕竟杀害手足这个说法不能让李渊把权力交给李世民。于是,在玄武门战胜太子一派之后,大家统一为秦王求情。太子设局反被杀害,如此一来李世民的罪名不仅没有了,反而变得英勇善战,智慧超群。

李世民与房玄龄的最后一面(一代贤相房玄龄)(7)

李世民继位,盛唐开始到来,贞观之治的盛世美景里同样也有房玄龄的身影。他依旧忠心耿耿地辅佐李世民,这个从乱世之中一直战胜到最后的人,就是他的明主。房玄龄的一生理智敏锐,深谋远虑,为君王献计献策,为百姓谋求发展。李世民之所以能够重用他,也是因为他的才华洋溢,为人处事有条不紊。这样的人才能让君主安心,让君王倚重。

编辑:张圣平

摇摇晃晃,晃晃摇摇。品味云端,坠入生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