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被人巴结(黑社会商人杜月笙)

杜月笙被人巴结(黑社会商人杜月笙)(1)

"锦上添花的事情让别人去做。我只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民国时期的上海可谓是一个不夜城,日夜歌舞升平,富人的生活纸醉金迷。在"大世界歌舞厅"外,一位衣衫褴褛的小乞丐正在啃食着那个变质的水果,在那位小乞丐心中,或许有万般说不尽的委屈,以及飞黄腾达的梦想。

时移世易,这位小乞丐果然通过他那富含道理的做人态度一洗前耻,在大上海立足,成为一名富可敌国的"黑社会商人"高官都要对他礼让三分,这位从前的小乞丐,就是今天的杜月笙。

不可否认的是,从一贫如洗小乞丐到富可敌国的黑老大,迎娶名媛结识高官,杜月笙所走的这一条传奇之路实在让人叹服,但后来在杜月笙的自述,他亲口里讲到:"自己终究不过是一只夜壶罢了。"

杜月笙被人巴结(黑社会商人杜月笙)(2)

杜月笙的蜕变之路

1888年,杜月笙出生于江苏川沙,即今上海浦东的杜家宅,杜月笙四岁之前其父母便双双离世,其后一直由继母和舅舅抚养长大。

这位继母并非如电视剧一般阴险恶毒,反而对杜月笙以心相待,无论艰难困苦也供养杜月笙上学堂,只可惜生活实在拮据,仅仅读了五个月书的杜月笙便只得离开学校进入社会。

缺乏父母管教的杜月笙在社会上被众人看作过街老鼠,没有一个人待见他,一时之间失魂落魄的杜月笙开始发现了"赌博"这一害人的游戏,并深深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本就家徒四壁的杜月笙在赌海中沉沦,一次输清光后甚至想把父母留下的祖屋卖掉换钱来继续赌博。"赌博"、"抽烟"、"喝酒"、"打群架",这些便是杜月笙在赌场里学来的本事,继母实在看不下去,便也与他断绝了往来,任其自生自灭,杜月笙彻头彻尾成为了一个小混混。

杜月笙被人巴结(黑社会商人杜月笙)(3)

十六岁那年,杜月笙因为时常打架斗殴,倒也在混混中打出了名堂。于是杜月笙在没有师傅提携和传承的情况下独立一人加入上海青帮。曾经的上海青帮在清朝时负责漕运方面业务,但到那个年代早已没落为"不正当行业",青帮大佬黄金荣用青帮来负责走私、运送鸦片和烟土买卖来发财。

杜月笙认识黄金荣纯属偶然。一次,杜月笙两肋插刀替兄弟要债,在赌场里找到黄金荣,他说:"刀切豆腐两面光",并提出了预支自己的薪水权当作债务偿还给朋友,还保证自己以后会在青帮里好好干。

经此一役,机智有胆识的杜月笙得到了老大黄金荣的赏识和信任,并把他带进了黄公馆。从乞丐混混到老大助手,杜月笙靠的是自己,但黄金荣的确是杜月笙的伯乐。

杜月笙被人巴结(黑社会商人杜月笙)(4)

朋比为奸大兴黄赌毒

"别人存钱,我存交情",与其说杜月笙是一位恶霸,不如说他是名社交专家。曾经卑微之时的杜月笙虽也不少参与打斗,但大都因为自己受到实实在在的威胁才会出手,更多时候杜月笙选择隐忍与退让。成为一个带刺的"软柿子",才不会让自己任人拿捏。正因如此,杜月笙凭借着大方、讲义气的人格特点在青帮中扬名。

1925年,杜月笙在上海成立"三鑫公司",主要的职能就是运送、贩卖不良物品。凭借杜月笙强大的交友能力,他很快就建立了一张紧密的关系利益网,让自己的公司顺理成章地垄断了全球的不良生意。

第一次入行就有如此成就,黄金荣更加倍信任杜月笙,便逐渐把自己手中的风月场所、赌场生意交给杜月笙打理,杜月笙也不负众望,把"生意"们都打理得井井有条,也成功赚到了他人生之中的第一桶金。

杜月笙被人巴结(黑社会商人杜月笙)(5)

赚得盆满钵满的杜月笙并没有忘恩负义,他依旧善待已下台的上海市长黎元洪,多次对国民政府官员施予恩惠和帮助,连国民政府总统委员长也是杜月笙的好友,礼让他三分。

"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一众国民政府官员把杜月笙比作大楚时代的春申君,这是对杜月笙的义气一个极高的评价。但终究不良烟物害人,国民政府与他朋比为奸,百姓更叫苦不迭。因此,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杜月笙也绝非好人。

晚年觉悟自比"尿壶而已"

在中国这一延续千年的"人情社会"里,帮忙总是要有来有往。杜月笙做生意运输之时,国民政府为了掩护他的运货,多次在上海发布宵禁的命令,让他得以光明正大地实行进出口。当国民政府需要钱权兼具的杜月笙帮忙时,杜月笙便也不会拒绝。

杜月笙被人巴结(黑社会商人杜月笙)(6)

实际上,现在的我们早已看透了这一段"友谊"的背后,不过就是一场相互利用罢了,可偏偏杜月笙到晚年之时才觉悟起来。

杜月笙是一个黑社会,却也是个中国人,在家国道义的面前他十分地深明大义。抗战爆发,上海沦陷,杜月笙作为当时上海滩的头一号大哥,有不少敌人想与他结交,甚至花重金拉拢巴结杜月笙,但都被杜月笙狠狠回绝。

在抗战中,杜月笙出钱出力支持军队和人民,他建立了许多医院,资助军队物资,建立了抗敌后援会。仅仅在全民族抗战爆发的一个月内,杜月笙已资助了150多万救国资金,为前方战线给予了有力的支持。

杜月笙被人巴结(黑社会商人杜月笙)(7)

抗战结束后,中国内战爆发。1945年8月,杜月笙回到上海,却发现站台之内没有一个官员朋友迎接,甚至站台内还贴有"打倒杜月笙"口号的横幅。

杜月笙也清楚知道国民政府气数将尽,前去拜访委员长,想请他告知正确的去向。不料委员长对杜月笙不理不睬,甚至只想把他丢在上海,杜月笙十分生气,从此与委员长断交。

杜月笙回忆曾经自己对我党所做的种种恶行,自知留下必定会被清算枪毙,于是他带着所有的家财以及妻儿逃到了香港,这时候的杜月笙身体已经开始走下坡路,舟车劳顿到达香港后更是一病不起。

杜月笙被人巴结(黑社会商人杜月笙)(8)

在杜月笙晚年之时,回想自己乘风破浪又跌宕起伏的一生,握着他最爱的女人孟小冬的手,叹息道:"委员长就是把我们当尿壶啊,用的时候拿出来,不用的时候就放在床底下,见不得光。"

"不要怕别人利用,别人利用你说明你还有用",这是一句出自杜月笙之口的话,回看他的一生,恶事做尽祸害人间,却又两肋插刀大方仗义,雪中送碳的难事只有他愿意捡起来做;他的双手血迹斑斑,却又建立众多慈善机构;他广交好友利用他人,却又幡然醒悟自己被利用。

晚年杜月笙觉悟之时,又是否会觉得曾经与国民政府建立的"友谊"变得辛辣又讽刺?

文/盛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