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人接受不了我的好意(为什么你总是害怕接受别人的好意)

为什么别人接受不了我的好意(为什么你总是害怕接受别人的好意)(1)

孩子周末去上武术课,我在旁边看书,读到这一段:

“人真正的自由是拒绝。但是要谨慎地使用这个自由。一个微小的拒绝都会给人带去一些伤害。所以尽量不拒绝,只要自己能做到。除非真的有害,不自益也不益人。不想什么事都以自我为出发点,随心所欲地拒绝别人。

就像对小女儿说,别人出于善意递给你吃的,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都先拿下来说谢谢。你说,不要,不要,这是不礼貌的。这也是在锻炼心的柔软度和接纳。

能做到就做到。以此扩展接纳和理解的广度及深度。”

偶然看到这一段 ,被作者所写的“扩展接纳和理解的广度及深度”所打动。不由得去思考,拒绝,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姿态呢?

小时候一直被父母被教育,不要随便向别人要东西,也不要轻易接受别人给你的东西。太过随意的索取和接受,本质上代表着这个人心智太浅,没见过世面。这样是不好的。

大人的话牢牢记在心里。所以长大后,当别人要赠予我什么时,我总是慌忙拒绝。未必是自己不喜欢,或者不需要,只是害怕在别人眼里“小家子气,没见过世面”。

而成年之后的拒绝,又多了一层思量,接受了别人赠予,我应该如何回礼,才合适恰当?

某本书里看到过一段,说是在中国人的礼仪里,“回礼”,是个很有讲究的事情:

“若是人家送来的礼原封不动地退回去,意思是‘别来烦我,我跟你不熟’;

若是收下礼物后,迅速回赠一份同等价值的礼,意思就是‘谢谢你的爱,但咱们还是保持些距离吧’;

但若是只稍稍回送一点意思意思,就表示愿意接受对方的善意;

那种大喇喇的收下不用客气的,一般来说,要么是通家之好的亲密关系,要么是上下属的照拂关系,再不然就是其它特殊原因,总而言之,也是互通有无……”

所以你看,送礼回礼,绝对不是兴之所至、高兴就好的。自己可以无知,但倘若对方有意呢?单纯的善意还好,万一对方有其他隐藏的目的呢?会不会因为自己的无知轻狂而滋生重重误会?甚至引发其他不必要的麻烦?

人成熟了就会想得比较多,想得越多就越焦虑,到底该怎样做,才能让别人高兴的同时,还不让自己难受?这可真难。

尤其三十岁上下时,有一段时间,特别害怕别人的赠予,也特别害怕别人对自己好。那会孩子还小,自己尚未从二人世界的简单甜蜜中清醒过来,就一头扎进了现实世界的复杂家庭关系中。几个姑姐对我这弟媳妇释放的善意让我无所适从,父母对我公婆频繁示好也总让我无比烦恼 。跟婆婆之间,也是进一步别扭,退一步更别扭。

那会总想着,为什么要把事情搞得这么复杂,大家保持点距离不好吗?为什么一定要亲如一家呢?关上门过自己小家的日子不香吗?

现在想来,这种对于大家庭里人际关系的畏惧和疏离,应该是每个年轻媳妇都经历过的困窘——一大家子人,就自己是新来的,公婆的秉性自己不熟,姑姐妯娌之间只是面上客客气气,新形势下老公是敌是友尚不明确,更别提手上还抱着一个什么都不懂、只会拖后腿的娃娃。

所以此刻,要是不明所以的外人再来释放点善意,自己简直是焦头烂额——家里局势未明,自己的家庭地位、可动用的家庭资源尚不清楚,统一战线尚未建立,哪有什么精力搞什么外交?主席都说了,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嘛。

所以,那会儿的拒绝,并非是出自于清高或是不懂事,纯粹是因为恐惧——自己太弱了,对自己太没有信心了,别人一丁点的热情,在我看来都是无比巨大的压力。就像中医讲“虚不受补”,当自己本身太虚弱时,只盲目进补反而会上火。最好的做法就是,别打扰,别干涉,让我自己慢慢捋清关系,当我心理有底了,自然愿意邦交。

当然,回头看看自己总想拒绝别人的那几年,还是觉得很幸运:幸好我的姑姐们足够宽容,没有因为我的冷淡疏离而多有怪罪;也幸好我的父母都非常明事理,没有因为女儿的小脾气而跟亲家之间疏于来往;也幸好我的先生足够有耐心,让我能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从自我走向成熟。这些,都是我不可多得的福气。

再回头来看最初的问题,拒绝别人,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姿态呢?

年少时曾认为,能对别人说“不”,是一种勇敢,代表着自己不会轻易被别人“绑架”,不管面对的,是他人的期待还是世俗的规则,有个性的人都不应该轻易妥协、屈服。

而现在年岁渐长,逐渐体会到,年少时所谓的不屈服,不过是害怕不能做自己,这种“害怕”其实是“内在虚弱”的一种借口。而随着一个人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对他人与世事有了理解与接纳,就该明白,“不拒绝”才是真正的勇敢,因为接纳馈赠,就意味着承担责任,而承担责任,不看“能不能”,只看“该不该”。

真要是承担不了该怎么办呢?在书中,作者还说了这样一段,

“人是应该倾尽全力。

生与死都是突然发生。无常不可测,人是被动的。一切积极努力、目标远大之类的呼唤,都显得可疑。但是这不代表消极退缩。而是在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毫不重要”的前提下,去认真地生活。”

一瞬间就悟了,既然人生无常,那么还在乎什么回礼的价值与形式,让礼物回归它原本的意义就行。你馈赠时一片情谊、胸中赤诚,我接受时就大大方方、心怀感激,至于回馈,自然倾尽全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