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战役真实结局(苏顾问告彭德怀的状)

中国历史是一个个革命烈士用鲜血书写出来的,每一段历史背后的故事,都值得中国人含泪致敬。

祖国能有现在的美好盛世,全部仰仗那些个、甚至无名的革命先辈,是他们用单薄却伟岸的身躯,铸成保护国人的铜墙铁壁;用嘶哑却坚决的吼声,汇成震慑敌人的唇枪弹语。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誓言,刻在心里,烙印在骨子里!

中国的历史中,涌现出许多铁骨铮铮的革命同志,彭德怀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他是我国的著名军事家和外交家,更是一名热爱党、热爱人民、忠诚于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

松山战役真实结局(苏顾问告彭德怀的状)(1)

彭德怀

全面抗战和抗美援朝时期,他带领的士兵作战勇敢,他本人耿直刚正、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关心群众、考虑大局,同时不怕困难、勇挑重担、对革命工作十分勤恳负责!

但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将领,也曾遭受过质疑,在抗美援朝战役中,长津湖大胜后不久,他带领的军队又拿下汉城,但彭老总却没有乘胜追击,他决定停止追击,先补充修整。

就是这个有违常理的决定,彭老总不被众人理解。那么彭老总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决定?这个决定又有怎么的影响,我们来讲讲这个故事。

回顾长津湖战况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中国志愿军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正义的较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对抗武器装备十分先进且从无败绩的美军第10军,不仅创下全歼美军一个整团记录,还迫使美军经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

松山战役真实结局(苏顾问告彭德怀的状)(2)

图源网络

中国志愿军自11月入朝鲜后,采取“迂回切断、包围歼击”的战术。

当时,志愿军是从南方紧急抽调,还穿着单薄的秋装,战事紧急,国内还来不及准备冬装,他们就已经踏上漫漫征程。祸不单行,10多万志愿军刚入朝鲜就遇上百年难遇的大雪,气温骤降至零下30℃。衣着单薄的志愿军战士们顾不得等物资,昼伏夜行、翻山越岭,强忍着饥寒交迫,终于到达战场,先实现了把美军陆战队分割5段的有利局势。

之后歼灭了美国王牌军“北极熊团”,该团因曾参加对苏维埃俄国的干涉作战而荣获“北极熊团”称号,是美国陆军中战斗力很强的军队,这是中国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唯一一次成功全歼美军一个团的光辉战绩。

松山战役真实结局(苏顾问告彭德怀的状)(3)

被我军缴获的“北极熊团”团旗

美军溃逃,水门桥是唯一撤退之路,我们的志愿军为了阻击美军,曾三次组织敢死队炸桥,前两次炸毁都被美军修好,第三次干脆把桥基炸掉,但装备先进的美国,竟然从日本空运8套钢铁组件,致使美军陆战队成功撤退。

长津湖战役,我们志愿军在最强装备仅有炸药包的艰苦条件下,给武器装备十分先进的美军当头一棒,这次战役,成为朝鲜战争的一个关键拐点,为最后的胜利奠定基础。

美军将领李奇微“登场”

众所周知,长津湖战况的胜利,使美军陆战队灰溜溜逃走,也使美军将领“麦克阿瑟”一开始鼓吹的“圣诞节拿下长津湖”的愿望成空,甚至,他自己也成了全世界的笑话。志愿军还在欢呼之余,却迎来了另一位心狠手辣的美军将领“李奇微”

松山战役真实结局(苏顾问告彭德怀的状)(4)

李奇微

李奇微18岁就进了西点军校,毕业后在学校任教官,还赴多个国家进行军事深造,在西西里岛登陆战役中指挥实施美军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夜间空降作战。还参加诺曼底登陆战役、阿登战役等。可见,他不仅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更有杰出的作战能力。

在朝鲜战争期间,他创造了“磁性战术”,甚至发动“绞杀战”,手段极其残忍,心思极其缜密,性格低调。据说他和底层士兵关系处得很好,具有极强的号召力。对中国志愿军来说,他的手段和军事才能是“可怕”的,李奇微是一个让志愿军和彭德怀最头疼的对手。

松山战役真实结局(苏顾问告彭德怀的状)(5)

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被别去职位后,李奇微代替他走上前线,在长津湖战况结束后的第7天,李奇微率领美国第8集团军和联合国军卷土重来。他甚至挑衅麦克阿瑟,这位遭受失败的美军将领回想起战争中志愿军的种种作为仍心有余悸,只对李奇微说了句:“你好好干吧,但愿能赢!”

自从美军在上次长津湖战役吃瘪后,士气大挫,李奇微作为新上任的长官,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振美军士气”,和麦克阿瑟喜欢叼着一根大烟斗走到哪里都和士兵们开个玩笑不同,李奇微刚到前线,就把一枚手榴弹挂到肩膀上,人称“肩上挂手雷的四星上量”。

松山战役真实结局(苏顾问告彭德怀的状)(6)

李奇微

他严于律己,以自身作为作为榜样,甚至看到一个士兵的鞋带松了,都要告诫全军:“我不希望看到接到任务还坐着发呆抽烟的军官”。他作战勇猛,不怕危险。他数次坐着专机前往一线,冒险进入危险区域,细心观察志愿军的一举一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他善于总结,整夜不眠地研究战报和战况,只为更精准地发现中国志愿军的薄弱之处。

所以,李奇微这个对手,是极其强大的,我们且看他和彭老总的战场较量。

汉城大胜,彭德怀却迟疑

1951年4月的一天,新华社通过广播向全世界播报了一则消息:志愿军在1月4日拿下汉城,击退美军!《人民日报》更是用大字号在头版头条刊登了这一大快人心的事件。

松山战役真实结局(苏顾问告彭德怀的状)(7)

报纸报道

当时,朝鲜老百姓欢喜若狂,纷纷走上街头奔走相告,高喊出“美国鬼子要完蛋了”、“美国佬要撤退了”的口号,在他们眼里,彭德怀带领的志愿军是神兵,他们相信,只要彭总司令继续向前推进,敌军一定会完蛋!

这是彭德怀与李奇微在朝鲜战争中的首次交锋,志愿军在1月4日拿下汉城,1月8日占领仁川,这一仗,把敌人直接赶到三七线附近,美军狼狈地撤退了,我们可以在街上看到赶忙逃走的美国汽车,灰头土脸的美国士兵,以及来不及带走的装备和物资。志愿军和老百姓欢呼雀跃,汉城一片沸腾,但彭总司令却在此时陷入了沉默。

松山战役真实结局(苏顾问告彭德怀的状)(8)

彭德怀

他发现有蹊跷。首先,发现李奇微留下一行字:美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向中共军指挥官致敬。其次,他发现汉城大胜统计歼敌数量竟只有1.9万人,这很不合理,美军既有大量的军力,装备又完胜志愿军,为何不战而退?难道是有何阴谋?

当下,彭德怀就立即召集中朝联军领导干部开会,他说出自己的判断:“李奇微这么狡猾的对手,这次不战而退,肯定有别的考虑,我怀疑他们不但不会就此撤出朝鲜战场,反而是想以暂时撤退诱我军深入,来个瓮中捉鳖。”

彭德怀又说:“祖国人民只知道我们的战果,却不了解实情,不了解我们志愿军所面临的困境和作战困难……我的心里不踏实,敌人不是傻瓜啊。如果我们不控制速度,很可能会上美国人的当。”

负责后勤的洪学智副司令,也赞同彭德怀的分析,他表示志愿军再往前冲,后勤就真的跟不上了。届时,参谋长解方将军带来最新消息:美军会再补充4个师的力量卷土重来。

松山战役真实结局(苏顾问告彭德怀的状)(9)

洪学智

于是,彭德怀决定:志愿军停止追击,必须等休整补充后,才能继续再战!

大家伙对彭总司令的这一命令都不甚理解,很多士兵都想乘胜追击,一举大胜。彭老总语重心长地说:“战士们把生命交给了我们,我们一定要珍惜啊,我要对几十万士兵的生命负责。”

猛将率兵,速战速决。但早在朝鲜战争初期,毛主席就叮嘱彭德怀:“朝鲜战争能速胜就速胜,不能速胜则缓胜,不要急于求成。”彭德怀也时刻谨记主席的话。像彭老总这样的将领,在胜利面前仍然不被冲昏头脑,仍然能保持清醒和冷静,是士兵们的幸运。

遭遇苏联顾问告状

我们的志愿军理解并支持了彭老总的决定,但是,苏联顾问和朝鲜首领却各有己见。

松山战役真实结局(苏顾问告彭德怀的状)(10)

彭德怀(左)

彭德怀停止追击的命令一下,苏联顾问拉佐瓦耶夫怒气冲冲地来到司令部质问:“你为什么停止进军,在我们苏军的战斗条令中,还没有出现过获得胜利后,停止进攻的,我们应该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直接把敌人赶出朝鲜,决不能给敌人喘息的机会。”

彭德怀对苏联顾问的质问早有预料,赶忙上前和他握手,请他就坐慢慢说。

拉佐瓦耶夫以苏联的卫国战争进行辩解,表示当时德国占领了苏联大部分领土,苏联进行反击,最后一直打到德国的柏林,试想如果不打到柏林,就不能消灭希特勒的部队。确实,这场卫国战争是值得人们记住的,它为全人类的自由和平做出率先贡献。

但是,朝鲜战争却是不一样的,彭老总向苏联顾问解释道:“首先,苏联红军和志愿军使用的武器不一样。苏联不仅有冲锋枪,还有飞机大炮,而志愿军只有小米加步枪。其次,现在志愿军的后勤力量仅靠朝鲜老百姓的省吃俭用,从去年十月份进入朝鲜后,志愿军们没有一次充足的休息,没有吃过一顿饱饭。”

这场战争根本不是几个月的事,很可能要持续两三年。

松山战役真实结局(苏顾问告彭德怀的状)(11)

战场

苏联顾问见说不过彭德怀,撂下一句狠话:“你不听劝,我去告诉斯大林。”便不愉快地离开了。回去后,写下几页纸的状告令发于斯大林。

金日成也跑来问责:“我们的战士刚打了胜仗,为何不让他们一鼓作气拿下美军?”

彭德怀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志愿军进入朝鲜已经两个多月了,遇到了太多困难。目前初步统计,战士们伤亡将近5万多人,途中冻死、病死、饿死又是5万多人,总计超过10万多人,这个代价是非常惨重的。现在我们的后勤运输也面临困难,战士们的粮食、棉衣、棉鞋等严重供应不足。大量士兵在追击过程中,有一半人的鞋子丢了,行军锅也丢了,我们战士在雪地里赤脚、饿着肚子怎么继续追击?”

金日成听了后便不再言语,闷着头走出了门。

松山战役真实结局(苏顾问告彭德怀的状)(12)

彭德怀与金日成

彭德怀将这次的决定也发电报全部告知毛主席,请毛主席理解,也请主席定夺。

毛主席与斯大林的肯定

电报发出后不久,彭德怀便收到了毛主席的回信,信中指示:如果朝方同志认为不必休整补充就可前进,人民军便由朝鲜政府自己直接指挥。显然,毛主席很相信彭德怀的判断,他写过的一句诗“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便是最好的印证。

原来,毛主席在接到彭老总的电报后,就与周总理和朱老总一同商量,经过一番对当前局势的讨论,最终支持彭德怀的决定,志愿军在仁川和汉江以北休整两三月。当金日成看过毛主席的这封电报后,他虽不甘心,也只能作罢。但后来亲自了解过战况后,他才理解了彭德怀的做法,并向彭老总表达了歉意。

松山战役真实结局(苏顾问告彭德怀的状)(13)

彭德怀与金日成

而斯大林同志在接到拉佐瓦耶夫的状告电报后,立即回电,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斥责拉佐瓦耶夫在彭德怀面前指手画脚,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甚至将拉佐瓦耶夫撤职回国,强调继续南下是错误的,他也认同彭德怀总司令员的决定。并表示彭德怀是非常少见的军事家,今后东方战场的一切都听彭德怀的。

几日后,毛主席再次发电报做出指示。

第一,在中朝两大军队压迫下,略作抵抗即退出朝鲜南部。倘若是这样,那就是我们充分准备工作的结果,因为敌人知道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我们的军事力量更加强大了,敌人才知难而退了;

第二,敌人在大邱、釜山地区作顽强抵抗,要待我们打得他们无法再打下去了,方才退出南朝鲜。如果是这样,我们必须作充分准备才能再战。还有一种可能,即客观形势迫使我们在二月间要打一仗,打后再休整。

松山战役真实结局(苏顾问告彭德怀的状)(14)

毛主席t

收到此电报,彭德怀根据指示做了相应的部署。事实证明,这一切胜利的痕迹都是李奇微的诱敌之计,彭德怀的判断没有错!

美军得知我军识破了他们的阴谋,气急败坏,于1月25日,便向我军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击,我军在休整补充了将近20天后,战士们精神焕发,装备也得到补充,奋起反击,第四次战役中歼灭了敌军将近7.8万多人。此后的第五次战役,志愿军一举击溃美军,美军进入战略防御,并接受停战协议。

1951年2月20日,彭德怀冒险飞回北京面见毛主席,还来不及喝口水就赶到中南海,将前线战士们遇到的后勤补给问题等一一向毛主席做了如实汇报,正是这次汇报,战士们的后勤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一切都朝好的方向发展。终于,在1953年7月27日,美国迫不得已在停战协议上签字,自此,朝鲜战争宣告结束。

松山战役真实结局(苏顾问告彭德怀的状)(15)

停战协议签订

第二日,彭德怀执意前往朝鲜战地最前方,那里离美军阵地只有300多米,虽然停战协议已经签署,但此地还是很危险,志愿军们都极力劝阻别去,彭老总却坚定而愤怒地说了一句:“我们的将士们在这块阵地不惜生命和鲜血,难道我们连前去看一眼的胆量都没有吗?”敬爱的彭老总如此爱他的将士。

后来的军史学家都在讨论,倘若没有彭德怀的冷静分析和抉择,那我们的志愿军会有多么惨烈的牺牲,彭德怀尽一切可能保护了他的兵啊。

松山战役真实结局(苏顾问告彭德怀的状)(16)

彭德怀

朝鲜战争不仅是朝鲜的革命史,更是中国历史上的保家卫国之战,倘若中国志愿军不奋起抵抗,恐怕美国的飞机早已对准中国东北部,无论何时,中国的领土必须完整,如若领土安全受到威胁,中国人必定彻底还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