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桥八怪原型(趣说北京原来天桥)

天桥位于天坛西北,南北向跨过龙须沟。此桥是皇上去天坛祭天的必经之桥,该桥自清末就开始改造并在民国时期被全部拆除。但“天桥”作为地名一直保留至今。

在北京人眼里,天桥还是“民间曲艺杂耍”的代名词。仅在清朝末年至解放初期的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相继在天桥卖艺的京剧、评剧、曲艺、武术、杂技等各种民间艺人多达五六百位。他们个个身怀绝技,技艺精湛。其中有八位艺人被冠以“天桥八大怪”的称谓。

天桥八大怪共有3代共计24位艺人,今天小编先给您介绍第一代的天桥八大怪!

北京天桥八怪原型(趣说北京原来天桥)(1)

拍摄于民国时期的天桥艺人

第一代“八大怪”,大约出现于清朝中后期。他们是:穷不怕、醋溺膏、韩麻子、盆秃子、田瘸子、丑孙子、鼻嗡子、常傻子,共八位民间艺人。

穷不怕铜像

天桥八大怪之一

穷不怕

穷不怕原名朱绍文,相声界的祖师爷,艺名穷不怕。隶汉军旗。祖籍浙江绍兴,世居北京。他的艺术活动主要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其善以白沙撒字,与弟子贫有本合说相声,在当时颇有名气。朱绍文幼年间在嵩祝成京戏班学丑角,未能唱红,改行多次,最后选择了说相声。他先后在北京北城和天桥一带演出,被列为天桥八大怪之首。对口相声、三人相声和太平歌词相传为他所首创,对北方曲艺和相声的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北京天桥八怪原型(趣说北京原来天桥)(2)

拍摄于民国时期的“天桥”

天桥八大怪之二

醋溺膏

醋溺膏本姓张,是清光绪年间出现在天桥的民间艺人。他以说笑话、相声为主,同时演唱山西的俚曲村调、山歌、码头调等。其平时打扮得十分古怪,上场时手拈草珠,身穿纱袍,连鬓胡子老长,蓬头垢面,一副稀奇古怪的扮相。他的拿手看家本领是“口技”,其中以学鸟叫为他的绝活儿。他学的鸟叫,包括各种禽鸟鸣声,婉转修扬,惟妙惟肖,表演时如在鸟市上一般。

北京天桥八怪原型(趣说北京原来天桥)(3)

重新恢复的天桥标志性建筑“四面钟”

天桥八大怪之三

韩麻子

由于满脸大麻子,人们不称其名儿而直呼“麻子”。他是老天桥早期最著名的说单口相声的艺人。专以诙谐逗笑或学市面儿上各种生意小贩的卖货声融于所表演的节目中,甚有趣味。韩麻子经常手里提拎个画眉笼子,走到哪儿,哪儿就热闹上了,他把鸟笼子往地上一放,人们就会围上来。等他把人逗得开心大笑时,突然停住,两手往腰里一叉,两眼四外一张望,这时候人们就知道他要钱了。等他收完一次钱,就再说下去。再等他把两手往腰里一叉,就又要钱了。“韩麻子叉腰--要钱。”这句歇后语就是久逛天桥的老北京人为早年天桥八大怪之一的韩麻子而专门创作的。

北京天桥八怪原型(趣说北京原来天桥)(4)

重新复建的“天桥”

天桥八大怪之四

盆秃子

盆秃子是该艺人的绰号,其真名实姓已无从可考。只因他在天桥敲瓦盆儿兼唱小曲儿,加上他脑袋秃顶,故而大家伙儿都叫他盆秃子。孙宝才老先生曾这样评价过盆秃子:“盆秃子是个怪人。他头上秃光光的,只两个鬓角倒有些毛,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好像个铁拐李。他拿着一个瓦盆,直径有二尺,深有一尺,用一双筷子敲来敲去,却也能敲出五音十二律来。他一边敲,一边唱,随口即兴编词逗人笑乐。”

北京天桥八怪原型(趣说北京原来天桥)(5)

现如今位于北纬路甲1号的北京德云社剧场就是民国时期的“天乐戏院”改建而成的。

天桥八大怪之五

田瘸子

田瘸子是清朝光绪年间在天桥的杂耍场上专练盘杠子的民间老艺人,其本名已不可考。田瘸子最精彩的动作是“骑杠”和“二指倒立”。骑杠是两腿前后分开骑于杠上,向前或向后连续旋转数圈儿,其股骨夹杠大致相同。“二指倒立”是以食指和中指着杠,将身体徐徐倒立起来,这是田瘸子“压轴子”节目,惊险无比,每练时全场观众齐声喝彩。

北京天桥八怪原型(趣说北京原来天桥)(6)

拍摄于清末的天桥市场

天桥八大怪之六

丑孙子

“丑孙子”姓孙,因长得丑陋,所以的了个“丑孙子”的诨名。他是清光绪年间著名的相声艺人,以扮怪相为主。孙宝才老先生曾这样描述过“丑孙子”:“丑孙子生得极丑,简直是个猪八戒,平常日子他说相声,到了旧历年大年初一,他头戴麻冠,身穿重孝,左手执哭丧棒,右手打着幡儿,哭一声爸爸,叫一声冤,一路来到天桥里热闹的地方。这时候好多人都围着他,都知道这是他要钱的方法,所以大伙儿笑的时候也扔给他几个钱。”

北京天桥八怪原型(趣说北京原来天桥)(7)

北京画家马海方先生笔下的天桥旧影

天桥八大怪之七

鼻嗡子

历史上关于鼻嗡子的资料较少。他以洋铁筒塞入鼻孔中,复将破洋铁壶悬于腰间,两手拉一梆子呼胡,一边走一边拉,一边唱。有时兼打其腰间之破洋铁壶作鼓声,鼻中所塞之铁筒作唱后之尾音。每唱一句,其煞尾之音即以鼻筒代之,甚为可笑,他也被列为“八大怪”之一。

北京天桥八怪原型(趣说北京原来天桥)(8)

拍摄于民国时期的天桥艺人

天桥八大怪之八

常傻子

常傻子最善表演的绝技是“砸石头”。有人说他的“砸石头”是真功夫,但也有人说他“砸石头”是为了兜售他治疗跌打损伤的成药服务的,带有商业性质和江湖医生的色彩,至于功夫并非精益求精。但无论怎样说,大伙儿都承认他是老天桥早期的怪人之一,至于他的真名叫什么,谁也说不清。

(内容来源:BTV这里是北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