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表达效果练习题(表达作用题的类型及解法)

分析表达效果练习题(表达作用题的类型及解法)(1)

作文素材

1、神圣之美

去秋,到黄河故道一侧的柳树湾散步,在那里邂逅了一个小姑娘,她在做饭。没敢惊动她,我在她近处树桩上静坐下来。她挖了一个小坑作为炉灶,铺起一排树枝作为炉底,再置放一只蚌壳作为铁锅。筹措停当,孩子抬眼发现了我。不意外、不惊讶、不惶恐,而是认真友善地问我:想吃点什么吗?

因为语境的变化,一句原本十分寻常的话倒让我意外、惊讶、惶恐起来。我认真友善地回答:倒是真饿了,可是你能做点什么呢?万万没有想到,孩子脱口而出的竟是“比萨饼”!接着,她揉和湿泥作面团,采摘叶片作菜蔬,撒上一点沙粒当盐,再撒上一点沙粒当胡椒,而且做出羊肉、青菜、萝卜四五个品种来。仔细烘烤,耐心翻转,直至焦酥黄透,再一块块放到翠绿圆润的荷叶上端到我的面前。过了片刻,她问:好吃吗?我说:真好吃。她问:你吃过比萨饼吗?我说:吃过。随之无心反问:你吃过吗?她说:没有,我没有吃过真正的披萨饼。

我一听,眼睛顿时湿润了——她不知道,我吃披萨饼不仅是在罗马,而且是在披萨饼的故乡那不勒斯呀。可是,就在我从孩子手中接过她亲手制作的披萨饼开始,世上还有什么诸如与柳树湾的神圣之美相类乃至相近的存在呢?孩子叫江雨,在幼儿园读中班。家,就在柳树湾的边上。一直想买一块披萨饼给她作为报答,但一直没敢买:因为那是亵渎。

2、把船开进深水区

1960年,杰克?韦尔奇进入通用公司工作。在这个庞大的公司里,杰克?韦尔奇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但他显然并不谙于此道,惟一能做的就是工作。

1981年,45岁的杰克?韦尔奇开始执掌通用公司。此时,这家拥有117年历史的公司机构臃肿,等级森严,对市场反应迟钝,韦尔奇的举措是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减少管理层次和冗员,并撤换了部分高层管理人员。最终,他成功了。

韦尔奇之所以能重振“通用”,并且自己不被人际关系所伤,无非是因为主动回避不必要的复杂关系,以自己扎实的工作和明确的目标告诉员工,他所做的一切绝无私心。这让人想起一个故事,一位老船长长年在河上驾船,从未发生过事故。有人问他是不是对河中的暗礁险滩全部了然于心。老船长说:“不是,我只要把船开进深水区就行了,暗礁险滩就会与我无关。”

人的一生有太多的暗礁和险滩,你根本无法一一了解,也根本不必去记住。你所要做的,只是把船开进深水区就行了。

3、留住幸福的种子

从前有个孤儿,过着贫穷的日子。这年刚刚进入初冬,他的全部口粮就只剩下父母生前为他留下的一小袋豆子了。他强忍饥饿,把那一小袋豆子藏了起来。之后,他全靠拾破烂勉强糊口。尽管如此,在他心中总有一株株绿油油的诱人豆苗在旺盛地生长,他在梦中也似乎真的看见了来年那些可爱的豆荚。因此,在那个漫长而寒冷的冬季里,他虽然多次险些饿昏过去,却一直不愿去触摸那一袋豆子,因为他知道,那是希望的种子、生命的种子啊!

苦日子就这样过了一冬。第二年春天来了,孤儿把那一小袋豆子播种到地里,再经过一个夏天的辛勤耕耘,到了秋天,他果然收获了数十倍的种子。孤儿并没有就此满足,他还想获得更多的豆子、更多的幸福。于是,他把收获的豆子又留下来,继续播种、耕耘、收获……后来,孤儿告别了贫困,并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户。不久,他娶妻生子,过上了人人羡慕的幸福生活。再后来,他和妻子一面继续种豆,一面学做豆制品,不到40岁,他成了声名显赫的大富豪。

人生有了幸福还需要什么?还需要留住幸福;人生没有了幸福还需要什么?还需要留住幸福的种子。

4、犹太人的智慧

据统计,美国的百万富翁中有百分之二十是犹太人,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中,有百分之二十是犹太人。因而历来犹太人被公认为是最会赚钱的民族,被誉为“世界第一商人”。

然而,犹太人并不以赚钱为人生目的,他们认为人生的目的就在于热情地享受生活。要是你继续问:“那么,人为什么而工作吗?”他们会这样回答你:“你还不是为了随心所欲吃到美味可口的食物而工作呀!并不是为了工作而吃呀!”

犹太人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享受和“吃”。说到吃,不能不赞叹犹太人的健康教育。他们珍惜生命,保护自然。犹太人为使最神圣的耶路撒冷清洁、美丽,实行十个特殊的规定。其中包括:在城里不得堆粪堆;不得建砖窑;除了早期先知们留下来的玫瑰园以外,不得耕种其他花园或果园;不得养鸡;死人不能在城里过夜。

此外,犹太人特别注重卫生,保持身体的清洁被称之为一种宗教责任。值得一提的是,犹太人把饮食的节制,作为健康体格的先决条件。犹太人有一个“饮食基本法”:吃(胃的容量)三分之一,喝三分之一,留下三分之一的空。这其实颇有科学根据,吃得太饱,非长寿之道。

5、学学乔丹的爱国

篮球上帝乔丹在日前的中国之行中,拒绝乘坐主办方为他提供的奔驰、宝马,而是点名要了美国的道奇山羊。原来乔丹有一条重要的商业原则,那就是“做广告从来只做美国货”,所以,座驾事件与“爱国精神”息息相关。

从某种意义上说,球场外的乔丹给崇拜他的那些青少年们上着很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课,这才是一个“星”真正的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相反,我们的各种“星”们,同样作为青少年们顶礼膜拜的偶像,他们的表现又如何呢?我们知道有的歌星歌唱得不怎么样,却热衷于把奇形怪态遁入极端;有些影星表演够差,却总走不出绯闻缠身的怪圈;还有那些所谓的足球明星,球踢得极烂,可酗酒、打架等丑闻从来不绝于耳。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我们的“星”们有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不是应该好好学学人家乔丹呢?

6、鲁迅自喻“小白象”

鲁迅先生以象自喻,鲜为人知。

在他和许广平的通信中,经常署名“小白象”,或是“你的小白象”。比如1925年5月鲁迅在北平写给在上海的许广平的第二封信(5月15日夜),署名的地方赫然画着一只高高举起鼻子的小象。(《鲁迅手稿全集?书信?第三册》第105页)而《两地书》在公开出版时,署名“EL”,就是Elephant(象)的缩写。

鲁迅先生为什么要以象自喻呢?从《柔石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述:“鲁迅先生说,人应该学一只象。第一,皮要厚,流点血,刺激一下了,也不要紧。第二,我们强韧地慢慢地走去。我很感谢他的话,因为我的神经末梢是太灵动得像一条金鱼了。”这给我们解开谜底提供了一些线索。鲁迅先生欣赏的正是象的宽厚和强韧的精神。

7、名人教子

家教:包拯为官公正清廉,被老百姓尊称为包青天。他担心家人子弟利用权势贪污腐化,因而自述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亡疫之后,不得葬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铭教:宋代诗人苏东坡的长子苏迈赴任县太尉时,苏东坡送给他一个砚台,上有他亲手所刻的砚铭:“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若予,以此书狱常思生。”

鞭教:岳云12岁参军作战,一次骑马下坡,没注意地形,人也栽进沟里。岳飞喝令按军法鞭打岳云,众将求情不允,责打百鞭。此后岳云刻苦训练,勇猛作战。1134年攻打随州时,挥舞80斤重的铁锤,首当其冲第一个登城。岳飞教子的原则是:受罪重于士卒,作战先于士卒,受功后于士卒。

名教:1945年,革命老前辈林伯渠6岁的小儿子要读书上小学了。林老对儿子说:“上学,该有个地道的名字,我看你就叫‘用三吧!”儿子疑惑不解,林老解释说:“用三者,三用也,即用脑想问题,用手造机器,用足踏实地!”

联教: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曾撰写一幅对联挂在堂前。上联“创业难,守业亦难,明知物力维艰,事事莫争虚体面”,教育子孙后辈要艰苦创业,勤俭持家,切不可铺张浪费,追求虚荣;下联:“居家易,治家不易,欲自我以身作则,行行当立好楷模”,指出做长辈的要时时刻刻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处处做出好样子,成为后辈们效仿的楷模。

章程教:老舍先生的教子章程:一是不必非考一百分不可;二是不必非上大学不可;三是应多玩,不失儿童的天真烂漫;四是要有健全的体魄。总之,老舍先生认为,孩子不必争做“人上人”,虚荣心绝对不可有。

8、感悟“国际一流大学”

日前看到一个发生在英国牛津大学的故事:苏格兰北部边远地区一个教育相对不发达的郡,有一位女学生的毕业考试成绩达到了全A,符合牛津大学的录取标准。这是近百年来当地第一个达到牛津录取线的毕业生,当地政府对此极为重视。但牛津大学录取学生必须经过面试,教授在面试后认为该学生不具备牛津大学要求的创造潜质,拒绝了她的入学申请。当地议会将此事反映给英国中央议会,议员们就找到教育大臣,请他出面说情,希望给予破格录取。在被牛津大学婉言拒绝之后,教育大臣又找到副首相前去求情,还是遭到拒绝。无奈之下,副首相只得请布莱尔首相出面疏通。虽然首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牛津大学仍然表示不能接收,理由就是一个:在招生问题上,任何人无权更改学院教授的面试结论,这是牛津大学几百年来的传统。布莱尔当然觉得很没有面子,在此后的一个私人场合,当提到牛津大学的时候,他不自觉地说了一句牢骚话:牛津大学真是太古板了,要与时俱进,必须进行改革。牛津大学的师生得知后,极为愤慨,学校立即取消了授予布莱尔荣誉博士学位的原定计划,并对政府行政干预学校事务的这一严重事件提出抗议。

这个故事实在耐人寻味。

据说,在牛津的学子中,先后出现了4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此外,英国历史上的41位首相中,有30位毕业于牛津大学。真不愧是“国际一流大学”!

我们国家也提出了创建××所“国际一流大学”的目标,一些名牌大学也跃跃欲试,试图在短时间内跻身于“国际一流大学”之列。姑且不论我国的高水平大学在办学理念、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学科水平、办学条件、资金投入等方面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仅就招收有“创造潜力”的优秀生和捍卫“独立精神”这两点上,其差距简直就是无法比拟的。

我们的高水平大学也想招收最有创造潜力的优秀生,但目前的“应试教育”已经将学生与生俱来的个性和“创造潜质”扼杀殆尽。

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人情社会”、“熟人社会”、“权力社会”之中,即使名牌大学恐怕也不能幸免,招生、考试中的不正之风、种种违规现象屡禁不止。不要说高级别领导人出面说话,就是某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部门,乃至其它可以制约大学的部门和权势者,都会让学校难于捍卫自己的“独立精神”。

我们都很羡慕像哈佛、牛津、斯坦福、耶鲁等“国际一流大学”,也很想创建几所这样的“国际一流大学”。但我觉得,仅在“寻求超常规的发展和跨越”上下功夫是远远不够的。发生在牛津大学的故事,实在是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值得我们好好思索和玩味。

9、 不留退路才有出路

古希腊著名演说家戴摩西尼年轻的时候为了提高自己的演说能力,躲在一个地下室练习口才。由于耐不住寂寞,他时不时就想出去遛达遛达,心总也静不下来,练习的效果很差。无奈之下,他横下心,挥动剪刀把自己的头发剃去了一半,变成了一个怪模怪样的“阴阳头”。这样一来,因为羞于见人,他只得彻底打消了出去玩的念头,一心一意地练口才,一连数月足不出室,演讲水平突飞猛进。经过一番顽强的努力,戴摩西尼最终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大演说家。

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地扑下身去,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追逐既定的目标。但人都是有不小惰性、有太多欲望的动物,要做到这一点实在不易,常常就难免战胜不了身心的倦怠,抵御不住世俗的诱惑,割舍不下寻常的享乐。一些人因此半途而废,功亏一篑。那么,当惰性膨胀、欲望汹涌,追求的脚步踯躅不前时,应该怎么办呢?不妨学学戴摩西尼,他的办法固然有些极端,但唯其如此,才能管用。他剃掉了一半头发,就彻底斩断了向惰性和欲望妥协的退路。而一旦没有退路可逃,就只能一门心思地朝前奔了。

断掉退路来逼着自己成功,是许多智者的共同选择。1830年,法国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签订合约,半年内交出一部作品。为了确保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写作上,雨果把除了身上所穿毛衣以外的其他衣物全部锁在柜子里,把钥匙丢进了小湖。就这样,由于根本拿不到外出要穿的衣服,他彻底断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一头钻进写作里,除了吃饭与睡觉,从不离开书桌,结果作品提前两周脱稿。而这部仅用了5个月时间完成的作品,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文学巨著《巴黎圣母院》。

文学类阅读

一、行文段落类

针对文章中段落的作用命题。

基本知识点: 段落的作用,如下表:

开头段

统摄全篇,提纲挈领,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或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过渡段

承上启下(或启下)

结尾段

总结全文,呼应前文,深化升华主旨,卒章显志,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中心句

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点睛句

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情感句

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矛盾句

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解题思路:

(1)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

(2)明确段落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入手)。

(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回答。

常考重点

1、首段的作用 :(1)如果开篇即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

(2)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或引出下文。

(3)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

(4)如果开篇即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

2、末段的作用:

末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或兼而有之。

有时候,试题只针对最后一句发问,这一句偏偏又很含蓄,一眼看不透,即学生说的"看不懂"。那么,"看不懂"正是写这一句的作用。当然,我们不能直截了当的回答"作用是看不懂",而要换一种委婉的说法。例如,"作用(或好处)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省"。此外,既然这一句放在末尾,又被命题人相中,那么,根据"卒章显其志"的传统技法,说明它可能与揭示主旨有关,只不过因其含蓄,所以它的作用不再是点明题旨,而是暗示主题。除了上述两点,最后一句往往还具有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

3、中间段的作用

(1)中间段如果比较短,那么,它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是过渡,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

①在较短的中间段中,如果描写的物象(即散文写作的对象)并非选文的主要物象,而是次要物象,且与选文描述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和情感上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正面衬托(或烘托、铺垫)。

②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

(2)中间段如果比较长,而且描写的是选文的主要物象,那么,它在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是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

4、插入史实或某一事件的作用

插入史实一般是为了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如果在史实前后有总括性语句或总结性语句,那么,插入的史实往往就具有例证的作用。

插入某一事件一般是为了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所以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同时还在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一般表示对生命、生活或事业的积极而深入的思考。

5、引用古典诗文或格言的作用

从论证的角度分析,引用诗文格言属于引证法,一般具有论证观点、阐明事理的作用。此外,对引用史实和古诗文而言,它还有丰富文章的内涵,,增加文采等方面的作用。

二、表达方式类

一般针对段落或篇章中具体的表达方式命题。

基本知识点:五种表达(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的具体分类及作用。如下表:

表达方式

主要作用

表达方式

主要作用

肖像描写

以形传神

工笔细描

精雕细刻,纤毫毕现,具体生动

动作描写

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细节描写

准确传神鲜明

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插 叙

内容丰富,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倒 叙

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景物描写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

叙后议论

画龙点睛,点明题旨

白 描

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

比喻论证

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寓情于景,物事含蓄

解题思路:

(1)确认指定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

(2)明确五种表达(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中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

(3)确定所指定语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常考重点写人叙事类散文写景的作用

写人叙事类散文一般不写景物,如果整局甚至整段的描写景物,那么,景物往往构成环境或背景,所以写景的基本作用就是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营造某种气氛。而景物更重要的作用是以景衬人,它又可细分为两类:

1、正衬:即以景物之优美衬托人物心灵之美好,或以景物之凄凉衬托人物命运之悲惨。

2、反衬:即用景物之美好或气氛之欢快来反衬人物悲惨的命运或人物凄凉的境遇。

值得关注的是,有些景物往往具有两面性。

三、修辞方法类

针对一些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命题。

基本知识点

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夸张、拟人;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在具体运用中又有些细微的差别,现将《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八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列表如下:

比喻

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事物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或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化平淡于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

夸张

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给人以启示;表达感情更强烈;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拟人

使语言生动形象,表达亲切,有情趣,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对偶

结构整齐,节奏感强,有音乐美便于吟诵;在内容上或两两对比,或两两映衬,或两两补充。

排比

一气呵成,节奏鲜明;突出强调,长于抒情;内容集中,增强气势。

反复

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深刻印象。

反问

表达鲜明,起强化语气作用。

设问

提示注意,突出强调,引起思考,使自己的回答具有说服力,增强表达效果。

解题思路:

(1)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这类语句作用题,首先要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在答题时点名所用的修辞手法。

(2)明确答题方向。答题时,要明确每一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3)确认修辞手法,明确答题方向后,结合语句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常考重点:修辞种类虽多,但用来设题的往往是比喻、拟人、排比与反复。比喻使语言形象具体,通俗易懂;拟人使语言生动活泼,同时还便于直抒胸臆;排比可以增强语势,同时还便于语义的层层递进或语境的步步扩大;反复可以突出语义或强调情感。只要掌握了上述修辞的基本作用,准确答题应当不成问题。如果答题要求中没有字数限制,那么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发挥一句,其保险系数就更大了。

在各种修辞中,以比喻设题的频率是最高的。诚然,一般比喻句的作用是使语言形象具体,但是,如果是以题目作喻体,而这个喻体又蕴涵丰富的象征意义,且比喻句后面还有比较深刻的议论句,那么,这种比喻的作用至少有三点。其一,呼应题目;其二,揭示喻体的象征意义;其三,表达作者与之相关的感情。

四、表现手法类

考查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能力。

基本知识点: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或特点)。如下表:

象征

通过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与之有某种联系的概念、思想感情。引申事理,形象而含蓄,耐人寻味。

衬托或渲染

用渲染描绘某一事物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

铺垫

为主要情节做准备或酝酿高潮到来之前的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它可以限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点面结合

结构方法之一。叙写事件全过程是面,抓住某一特殊情节或细节是点。能反映出事物的全貌,突出重点,表达事件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

扬抑

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两相对照,形成起伏之势,给读者强烈印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以小见大

抓住最能体现大主题的,看似平凡细小,却包含典型意义、生活哲理的小事件来叙写。感人且具有社会意义。

托物言志

假托某种具体事物来表达作者特定的主张或哲理。(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含蓄,能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

悬念

在情节发展中设置某种疑端或矛盾冲突,使人产生关心事物发展或人物命运的心理活动。

白描

不设喻、少修饰的方法,不用华丽的辞藻,以最经济最俭省的笔墨勾勒鲜明生动的形象。它往往能起到寥寥几笔就突出事物神韵的效果。

伏笔

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在不大引人注意的地方预先作出暗示或提示,到适当的时机给予呼应,以收到前后连贯、结构严谨的效果。

虚实结合

抓住重点,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联想想象

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借景抒情

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动静相衬

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开门见山

文章开头就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对比

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

解题思路:

(1)确认所用表现手法。

(2)明确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或特点)。

(3)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

常考重点

1、对比的作用。如果只是两种事物的简单对比,其基本作用是为了塑造反差鲜明的形象,使读者印象深刻。如果是多种事物的分项对比,而对比的内容占全文一半以上,那它的基本作用应当是丰富文章的思想内涵,使表达层层深入而更加集中。

2、写作上由实而虚的作用

由实而虚符合人们认识的一般规律,也是散文写作的一般技法,尤其是近几年高考试卷文学作品阅读更是具有典型的由实而虚的哲理意蕴,看来,在高考试卷中读解哲理散文有可能成为趋势,而从虚实角度命题也就顺理成章。

一般而言,由实而虚的基本作用是:从人们熟悉的实体写到蕴含哲理的象征体,符合认识的一般规律,便于读者的理解逐步深入。只要掌握了这个基本作用,再结合具体语境,把"实体"和"象征体"变换成具体的写作对象,答案便呼之欲出。

五、人称表达类

可以针对某一人称的运用命题,也可以针对行文中人称的变化命题,或者针对称谓的变化命题。

基本知识点

第一人称

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

呼告抒情,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

第三人称

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解题思路:

(1)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

(2)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如下表:

(3)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常考重点第二人称的作用

第二人称一般都兼有拟人的意味,因此能使语言生动;而在表情达意方面,运用第二人称往往是直抒胸臆(或直接对话),呼告抒情,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

六、物象(典型环境下的具体群体或个体,甚至一种意象、一种精神象征)类

思考角度:①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②对内容的充实作用;③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④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解题思路:

(1)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如下:

结 构

开头结尾的谋划

详略主次的安排

行文线索的贯穿

过渡照应的勾连

伏笔悬念的设置

(2)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思考角度:A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B对内容的充实作用;C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D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常考重点以某一物象作标题的作用

在写人的散文中,如果用某一物象作标题,一般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串起主人翁的一生,二是象征某种哲理,表现某种情思。

小结:既然"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那么,现代文阅读中"作用题"的解答方案也势必见智见仁,各抒己见。而本文试图用某些固定的套路来规定丰富多彩的作用,这是否有某种教条之嫌呢?然而,本文的目的并不是指导普通读者阅读现代文,而是针对广大中学生阅读能力较差,对各种"作用"知之甚少,答题时无所适从的实际情况而提供的解题思路。如果说,这是一种模式,那也是引导中学生尽快上路的模式。根据阅读与写作的一般规律,只有先进入模式,掌握了基本套路,然后才能突破模式,有所创新,纵横捭阖,左右逢源。惟其如此,为中学生提供解答"作用题"的一般套路,也就具有对症下药、切合实际、引人上路的指导意义。必须特别强调的是,本文提供的只是一般性的解答思路或答题框架,并不完全等同于参考答案。因为高考试卷中选文的内容是无限的,而作用题概括的框架是有限的,因此,必须在有限框架的基础上结合选文内容稍加发挥,才能最大限度的贴近参考答案。

附:部分重要作家散文风格

鲁迅:观察冷峻,讽刺辛辣,批判严峻。

巴金:真挚朴实,富有激情,寓深刻于平淡。

季羡林:“形式似散,经营惨淡”,本色天然,朴实无华,小中见大。

冰心:清婉明丽。

秦牧:知识丰富,观察细致,构思精巧,文采精丽。

李乐薇:写景优美,诗情画意,超凡脱俗。

林清玄:恬淡自然,蕴涵哲理;醇厚浪漫,宽容博爱;朴素浅易。

贾平凹:清淡古雅。

毕淑敏:比喻形象,文笔流畅,情感真实,富含哲理。

史铁生:沧桑内敛。

余秋雨:语言通俗,散文小说化;篇幅宏大,取材广泛,写法自由,文情并茂;描写、记叙、抒情与议论水乳交融,充满睿智与情趣,富含哲理。(内容:1、在整体愚昧的大环境下,来表现文化的命运;2、深沉而又强烈的乡愁意识;3、寻找隐藏于山水古迹的文化意蕴;4、关注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精神;5、以独特的视角探索中国文化;6、重建评判坐标。)

习题训练:

隔 河 柳

忆明珠

①小城有河, 河边有柳, 柳外有人家, 人家屋顶上也有我家的一片烟霞。

②那时候, 我经常独自沿河溜达。清早或傍晚, 出我家迎河的后门, 沿河这岸, 向前, 过桥, 到河那岸; 再向前, 再过桥, 又转到河这岸。靠近我家的一段河道上, 距离不等地排列着四座桥。我的散步, 往往以绕遍这四座桥为一个回次。这样就从河两岸串连成一条“弓”字形的线路。两岸绿柳成荫, 间有杂树生花。朝朝暮暮, 我都在“傍花随柳过前川”, 颇有点悠然自得。我对这条河倾注着深深的爱恋。尤其喜欢两岸的柳, 婀娜临风, 缱绻缠绵, 不能不令人想起“一枝一叶总关情”的那句话。

③柳是水边风景的主体, 有了柳, 轻摇的小船和半露的红楼, 才分外地点缀得宜, 连水底琉璃世界若无柳的影荡漾其间, 也会变得冷漠荒寂。早些年, 我曾写过一篇《后门小景》, 文中说到由于我居家临河, 一出后门, 便可见到“两个黄鹂鸣翠柳”, 兴许还会碰上“ 一行白鹭上青天”。这里地处吴头楚尾, 虽然不可能“窗含西岭千秋雪”, 但“门泊东吴万里船”, 却是司空见惯。曾有一位编辑远道见访, 她说除了向我组稿, 还要现场考察一下这地方, 是否真像我在《后门小景》里所写的那样优美。我只不过借用了杜甫的几句诗,又何曾为我寄寓的这片土地妄赞一词! 既然她满腔热情而来, 我便不可不顺应她的要求。于是我陪她沿河而行, 从这岸, 过桥, 到那岸; 再向前, 再过桥, 又转到这岸。待走完了一个“弓”字, 我问她: 观感如何。她十分肯定地回答:“漂亮, 这地方很漂亮!”我想,她大概在大城市看高楼大厦看厌了, 乍到这小城, 发现还保存着一点“小桥、流水、人家”的野趣, 才作出这良好评价的吧? 我心里却很抱歉, 因为其时已近深秋, 霜凋碧树, 两岸的柳林, 在寒风里摇动稀疏的枝条, 境况颇为凄清。我希望能对这位远道而来的朋友有所补偿, 便说: 明年春天请你再来吧, 来这河边看柳。最好在早春,有句谚语:“五九、六九,隔河看柳!”

④第二年的五九、六九, 她没有来。她当然不会来, 柳有什么不寻常, 何必到这河边看? ——又不是洛阳的牡丹花!

⑤但, 在我则不然。因为我喜欢这条河, 喜欢这河边的柳。特别在五九、六九的季节, 大清早, 沿河闲步, 猛抬头忽见对岸柳林, 经过一冬酣眠, 像是睁开了睡眼, 枝头浮现出一片微微的绿色。不,是绿意, ——惺忪的、朦胧的, 似乎还徘徊在梦境的边缘, 尚未完全醒转来的—片绿意。我每见到这景象, 便企图试加描述, 总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词儿。这绿意, 太轻, 太淡, 若有若无, 若隐若现。它不容着笔, 一着笔, 便嫌实了; 更不容着色, 一着色, 便嫌太显眼了。但, 语言摹拟的潜能又是无限的。我终于寻到了一句绝妙好词, 并非我的发明创造, 而是广泛流传在民间的那句谚语, 即:“ 五九、六九, 隔河看柳。”它似乎什么也没说, 只是顺手一指:“ 看!”但这看,有季节——五九、六九; 有间隔——河。这在你的眼中才可能发现浮动在柳梢头的那片绿意——惺忪, 朦胧, 虚无缥缈而生机勃发。中国诗歌中表现草木初萌景象的名句, 如“ 绿柳才黄半未匀”、“ 草色遥看近却无”等, 直写绿、黄和远、近, 仍嫌拙笨。民谚八字, 超以象外, 渺乎言之, 而绿、黄、远、近, 自寓其中, 真是“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而最妙的, 应属“隔河”两字。在看柳的人与柳之间, 如果仅仅拉开距离, 一百步, 二百步, 那也不见得有什么意味。距离中间须有所隔, 隔, 产生距离以外的东西。隔山、隔墙、隔乱石堆, 都是隔; 对于看柳而言, 最合适的还是隔着一条河。盈盈的波光如美目流眄, 这隔, 对于柳, 无论当它梢头初绿, 或柔丝渐长, 或暗可藏鸦,都是不可取代的美丽的映衬。因而也是看柳所不可或缺的一隔。此岸的柳到彼岸看, 彼岸的柳到此岸看。可即而不即, 宁愿隔河相望, 此中微妙, 但可心领神会而已!

⑥又到了“五九、六九, 隔河看柳”的季节, 我迁离那小城已四年之久, 此地也有河, 河边也有柳, 也可以让我隔河看去, 但, 我似乎毫无兴趣了。要知道, 小城的那条河, 跟我关系非浅。“ 文革”期间, 我作为被“ 揪”出来的“ 牛鬼”或“ 蛇神”之一员, 被发落到开河工地上“劳动改造”。这条河的诞生, 我出过一把力。以后河边栽上柳, 柳很快成了林, 我又成了河边上的一个看柳的人。当时怎想到我参与开挖的这条河, 竟成全了我“隔河看柳”的缘分? 一切都是自为的, 又像出于天意。现在我离开了我参与挖的那条河, 便失去了那河的一隔, 也就失去我想望中的柳了!

7.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2分)

8.第②段“婀娜临风, 缱绻缠绵”与《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都是对柳的精彩描绘,你更喜欢哪一处?说说理由。(3分)

9.简析第⑤段中加点处“浮动”一词的精妙之处。(2分)

10.阅读第⑤段,概述“隔河看柳”的微妙。(4分)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第③段开头运用了烘托的手法,借助小船、红楼等,衬托出柳之生机。

B.第③段写深秋凄清柳色,与后文春日柳色形成对比,表现出作者的失落之情。

C.第④段承上启下,既写了对女编辑失信的埋怨,又引出对春日之柳的描绘。

D.本文是回忆性散文,借物抒情,表达出对故乡小城的依恋怀念。

E.本文熔叙事、描写、抒情于一炉,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F.本文典雅优美,清新自然;诗文名句的交织,又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12.第⑥段作者叙写自己“文革”中经历的用意是 。(3分)

爱着你的苦难

塞壬

①他在流鼻血。但他看着我。他那苍白、虚弱的外表下有一种清澈如水的东西。我了解他的骨头,他的肠子,他的内脏,它们一样地清澈如水。我甚至看见了他河水一样的命运,薄薄地。现在他,我的弟弟,他在我面前抽泣,一个肉身隐退的干净的魂灵在抽泣。

②我打了他一耳光。他流鼻血了。我再一次遭遇到另一个自己,我的虚弱,还有跟他一样单薄、河水一样的命运。跟任何一次一样,我会跑过去抱着他哭。他的血滴落在我的脸上。我哭着嚷:你这个没用的东西呀!

③面对这样的弟弟,我会无端地悲悯,悲悯我们活着,要受那么多的苦。我总是想起我跟他一起放的那头小牛,听话、懂事,睁着大眼睛,满是泪水。

④打他,他承受一切。也不怨你。

⑤我们是不能对视的,不,我不能注视他。那些个有月亮的夜晚,月光安静地泻在庭院的扁豆架上、泻在天台的水井沿上。他坐在石磨上吃我给他煎的鸡蛋,他的脸勾得很低,几乎贴着碗。我就站在他背后,他穿着白衬衣,身子是弓的,他那孱弱的样子,嵌在苍白的月光下,嵌在我心里,生疼生疼的。他吃着我给他煎的鸡蛋。

⑥高中毕业后说是要去学开车。我在武汉闻讯后赶回来制止。他就用他那双大眼睛睛注视着我,没有滴落的泪水噙在眼眶打转。他开口跟我说话,他的声音浑着胸腔的轰鸣。我的少年长大了,我不能支配他。

⑦多年后,我南下广州,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能准确地闻到某一类人,他们瘦弱、苍白,平民的表情中透着一种清澈如水的东西。他们有时看着你,让你觉得你永远无法伤害到他。他们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容器,他们承受一切。他们勾着头吃着快餐,背着大黑包跑着业务,干着皮肉不轻松的差。我想起尼采,他抱着一头生病的老马放声大哭:我的受苦受难的兄弟呀!我不知道,在安静的夜晚,是否有人会细致地抚摸他们平躺的肉身和魂灵。

⑧我开始想着他的成长,林林总总,我想到他的将来,完全可以预料的,像规律一样呵怕。我再一次想起他的背影,看见他河水一样的命运。我注视着他,上帝注视着我。我不知它是否会流泪。

⑨母亲打电话过来向我哭诉,你弟弟开车很辛苦,一个星期前给人拖了批货去安徽,前天去跟人家要运费,那人不给就算了,还叫人打了他,他被打倒在地上,那些人用脚踢他的肚子……他今天还要出车,我叫他休息,他不肯……

⑩我想起多年前打他的情景,他承受一切,默默无语。我哭着抱住他:你这个没用的东西!第二天,他什么都忘了,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

⑾办公室的门突然开了,闯进来一个瘦弱、苍白的年轻人。他喘着气,睁着大眼睛看着我。黄总监,我……

⑿他跟我说,他是一家印刷厂的业务员。一个半月前接了我公司的一笔单,到现在还没收到钱,财务的小姐说,那笔钱没有拨下来,叫他等着,他等了一个多月了。每次他来,财务室的几个小姐理都不理,只顾在那儿说笑,今天惹不住了,才闯到我的办公室。

⒀怒火一下子涌向了太阳穴,但我忍住了,我不能在这个年轻人面前失态。这笔钱我早拨下去了。听听我的财务小姐的解释吧:谁叫他那么木,收这种钱哪有那么容易?规矩都不懂,你说,给我们办公室的几个小姐买点小礼物会穷死他吗?我听不下去了,不顾一切地喝住了她,真想,真想煽她一耳光,它妈的!

⒁这是规矩。我的弟弟,他是不是也没弄懂什么规矩?

⒂母亲说,你弟弟第二天就要出车。

⒃我看见,那样的一些人,我能闻到他们的气味。他们走着,或者站立,他们三三两两,在城市,在村庄、在各个角落。他们瘦弱、苍白,用一双大眼睛看人,清澈如水,他们看不见苦难,他们没有恨。他们退避着它,默默无语。我突然觉得这就是力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的力量没有消弥,它只是永久的持续。我们讲的所谓的道理或者意义就在其中。真正懂的人其实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会去想。我看见我也身在其中,被带动飞快地旋转起来,我与他们相同,却又不同。我看见了他们身上的苦难,并因此深深地爱他们。注视着他们,我会泪流满

【作者介绍】塞壬,原名黄红艳,湖北黄石人,原武汉冶铜厂职工,后南下广州打工。

7.第①②两段多次以水为喻,联系全文,分条概述其中的含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头两段先写弟弟流鼻血,后写打他耳光,使情节发展曲折生动。

B.第⑤段弟弟吃煎鸡蛋背影描写刻画了一个孱弱、沉默的少年形象。

C.第⑥段的外貌描写,表明弟弟仍然柔弱听话但又坚持自己的想法。

D.第⑨段运用了侧面描写,借母亲的诉说表现弟弟悲苦的生活遭遇。

9.第⑧、⑩两段都是写作者生发回忆与感想,但前后顺序不能互换,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以较多篇幅插叙印刷厂业务员的遭遇,分析其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从结构与立意角度,赏析文章最后一段。(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分)(1)扣题,点明可以隔河看柳。(2)引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8、(3分)喜欢“婀娜临风,缱倦缠绵”:运用拟人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柳树的柔美姿态(1分),表现出作者对柳树的款款深情(1分)。 喜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借助于“依依”这一叠词,写出了“杨柳”的柔美姿态,描画出一幅春天的优美画面,(1分)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出(1分)戍边战士内心的悲哀。(1分) 9、(2分)准确而又生动地(1分)描画出漂浮在柳树梢头的朦胧、飘渺、生机无限(或“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的绿意(1分)。 10、(4分)在看柳的人与柳之间,需拉开适当的距离,才能发现柳的美妙(2分,少“适当的”扣1分);看柳最适合的在于隔着一条河,盈盈波光更应衬出柳树的美丽(2分)。 11、(6分)B、C 12、(3分)借助这段特殊经历,今昔对比(1分),补充说明作者与故乡小河、柳树的缘分(1分),把热爱故乡小城的情感推向深入。

7、(1)表现弟弟内在的纯洁 (2)同情弟弟命单运薄的人生 (3)哀怜自己同弟弟一样的悲苦命运。

8、A

9、生发回忆与感想都由具体事情而来,第⑧段之前叙述孱弱、苍白的弟弟选择了艰辛的工作,以及像弟弟那样廋弱的南方打工者承受着身心的劳苦命运,由此感叹弟弟悲苦的命运。而第⑩段是由前面母亲告知弟弟被打伤仍然坚持出车的事情,由此联想到当年弟弟被打时承受一切,默默无语的神情。两者都是由不同事实自然引发联想与感慨,所以不能互换。

10、业务员的外表与弟弟一样瘦弱、苍白,业务员与弟弟一样不通人情世故(规矩)而遭到挫折,写业务员遭拒实际上就是补充了弟弟被打的原因,也暗示了不幸遭遇的普遍性。同时,作者为业务员无辜遭遇而发怒的描写,寄寓了作者对弟弟命运的深深同情与无助。

11、从结构上看,“我看见了他们身上的苦难,并因此深深地爱他们”与标题相照应,“我能闻到他们的气味”等语句与有关内容也与第⑦段相呼应,使文章前后呼应,结构更加完整。从立意来看,从抒写弟弟一个人命运扩展为像弟弟一样广大底层人的命运,使立意更有广度(普遍性);由对底层人命运的悲悯,感悟到他们瘦弱、苍白外表之下具有默默承受一切苦难的巨大的生命力量,对他们充满的深深尊敬与爱,使立意更有深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