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地区为什么贫困

生产方式落后,是主要贫困的原因以旱地耕作为主,山地垦殖采取休耕轮歇的方式,实耕地一般一年只种一季,土地轮歇时间长、利用率低凉山州位于川滇交界处,总人口470万,彝族占半数以上,境内6万余平方公里几乎都是山地,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交通闭塞、生态环境恶劣,州辖17个县市中有11个为国家级贫困县在大多数彝族聚居的山区,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薄弱,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一直以来,贫苦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给外界留下的最深印象之一,贫穷、吸毒、艾滋等残酷字眼挥之不去“大凉山”对于多数人来说也许就是陌生又熟悉的“另一个存在”,有媒体说,这里现状,是因为习惯了救济,习惯了等待 ,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凉山地区为什么贫困?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凉山地区为什么贫困

凉山地区为什么贫困

生产方式落后,是主要贫困的原因。以旱地耕作为主,山地垦殖采取休耕轮歇的方式,实耕地一般一年只种一季,土地轮歇时间长、利用率低。凉山州位于川滇交界处,总人口470万,彝族占半数以上,境内6万余平方公里几乎都是山地,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交通闭塞、生态环境恶劣,州辖17个县市中有11个为国家级贫困县。在大多数彝族聚居的山区,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薄弱,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一直以来,贫苦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给外界留下的最深印象之一,贫穷、吸毒、艾滋等残酷字眼挥之不去。“大凉山”对于多数人来说也许就是陌生又熟悉的“另一个存在”,有媒体说,这里现状,是因为习惯了救济,习惯了等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