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缺失古文翻译(名句翻译岂能大意)

一本由十六所重点中学编写的《高考语文基础一日一记》,颇受莘莘学子欢迎。

可是,该书的名句翻译有几处不够准确,有的甚至翻译错了。现摘抄分析如下:

畋不掩群,不取麛夭。(《淮南子.主术训》)

大意:打猎的时候,不要追逐一群野兽打,更不要猎取小野兽。

不可缺失古文翻译(名句翻译岂能大意)(1)

这句今译,令人生疑。叫猎人“不要追逐一群野兽打”,那该怎么打呢?

看来是把“掩”释成“追逐”了,应该讲成“尽”。意思是:不要把一群野兽都捕捉光了。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

大意:一人骑着马飞奔而来,尘土飞扬,皇宫里的妃子顿时笑逐颜开,但没有人知道那是从遥远的南方为她们专程送荔枝来的人。

不可缺失古文翻译(名句翻译岂能大意)(2)

标题中的“华清宫”,其故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的骊山,唐玄宗和妃子杨玉环常来此游玩。

据说杨贵妃爱吃荔枝,唐玄宗便下令从南方飞马传送到长安。

这两句是写杨贵妃在骊山上见一骑飞来,知道是荔枝送来了,满心欢喜 ,而无人知道如此奔忙的驿马原来是送荔枝的,还以为是什么军国大事呢。

很明显,诗中的“妃子”,专指杨贵妃。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大意:歌女们不知道亡国的耻辱,与敌人一江之隔还在寻欢作乐,尽情唱着靡靡之音《玉树后庭花》。

不可缺失古文翻译(名句翻译岂能大意)(3)

诗中的“江”,即秦淮河,在金陵城里。当时,这里舞榭歌台,灯红酒绿。

诗人乘舟夜游,停泊在秦淮河上,忽然风送歌声,隔着秦淮河传来《玉树后庭花》的曲调。

把“隔江”译成“与敌人一江之隔”,纯属想象,不合实情。

如果敌人真在眼前,恐怕这《玉树后庭花》也唱不成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大意:问渠水为什么那么清澈,是因为源头的活水不断涌来。

不可缺失古文翻译(名句翻译岂能大意)(4)

把“渠”释为“渠水”,是望文生义。渠是人工开凿的水道。

从全诗看:“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用池塘因不断有活水注入,才保持清澈的道理,来比喻学习,哪来什么渠水?

查古诗注释,“渠”讲成“它”,代方塘。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大意:悠闲地迎着拂面而来的春风,见那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美景,都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

不可缺失古文翻译(名句翻译岂能大意)(5)

把“等闲”讲成“悠闲”,似乎也文从字顺。但“等闲”和“悠闲”毕竟含义不同。

悠闲,有闲适、闲散的意思;等闲,一般讲作平常。如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万水千山只等闲。”

而“等闲识得东风面”里,“等闲”引申为“随便,到处” ,意思是:随便、到处都可以触摸到春天的美景。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清平乐.会昌》)

大意:踏遍万水千山,革命战士仍然年轻。看,这边前程上的风景更加美好。

不可缺失古文翻译(名句翻译岂能大意)(6)

词中“这边”说成“这边前程”,意思太宽泛。

其实,联系当时背景,“这边”是实写,指会昌一带,包括会昌在内的赣南根据地。

“风景这边独好”一句,既是红军行军途中情感的反映,又自然和会昌一带的形势联系起来了。

不可缺失古文翻译(名句翻译岂能大意)(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