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国家体制的书籍(11)

​4月2日,瑞幸咖啡突然袭来,热气腾腾财务造假的丑闻,占据了几乎所有朋友圈。20多天过去了,滚烫的咖啡温度逐渐变凉, 讨论的文章几乎消失,趁着还有点余温,也想聊一聊。

瑞幸的财务数据中29.29亿的营业收入中,竟然有22亿是虚假交易。想起一个冷笑话,一家公司招会计,很多人应聘,老板问第一位面试者:“1 1等于几?”面试者回答:“2”,老板说:“你可以走了!”

老板又问第二位面试者同样问题:“1 1等于几?”面试者回答:“等于11。”老板说:“等通知吧!”

老板问了第三位面试者同样问题,面试者回答:“老板你说等几就是几!”老板说:“你现在就可以上班了!”

瑞幸的首席运行官显然做的比第三位面试者优秀,除了有等于几老板说了算的觉悟,还有出了事算我的义气。瑞新事件得到了很多爱国者的欢呼,割了美国的韭菜请中国人喝咖啡,貌似在美国股市上炒作中国概念股基本都是中国资本。

详细介绍国家体制的书籍(11)(1)

瑞幸的财务造假后果很严重,4月21日,美国证监委高层五位高层发表了题为《新兴市场投资涉及重大信息披露、财务报告和其他风险,补救措施有限》的文章,提醒投资中资概念股有风险,出了事索赔很难。中概股应声而跌。有人说,瑞幸推到了多米诺骨牌,殃及中概股;也有的说中概股毁于陆正耀,还说瑞幸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瑞幸是一颗老鼠屎没错,但好像并没有坏一锅汤,只是过去表演的太耀眼,从汤里被第一个捞出来而已,不是已经有第二颗、第三颗被发现了。美国股市中,240多家中概股中有多少是财务造假,或者应该问有多少家没有造假?10年前,美国股市就有过对中概股的集体打假。面对不断出现的造假丑闻,多数探讨的是中概股的无妄之灾,很少从商业伦理去探讨。

上市目的本是解决企业资金限制,让企业做的更好。但现在变成企业成立是为了上市圈钱,所有的企业行为和财务数据只对未来上市准备,本末倒置,很多企业的终极目的就是上市、套利、走人。其实也无可厚非,可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财务10倍造假,把应该为社会造福的企业变成了割韭菜的害人利器,这已经不是商业伦理和道德了,而是犯罪。

瑞幸出事后,几乎全部是指责瑞幸毁了中概股,不过是责怪瑞幸引发了美国证监委注意和警告,让投资人看到了中概股造假的严重程度,损害了中概股的利益。不反思做错什么,责怪隐藏的恶行被无辜暴露,痛心本不应该得到的利益不见了,不能再收割洋韭菜了。

更有美国公司也造假,为什么就是和中国公司过不去的奇葩说法,且不论美国公司造假的成本和代价有多大,难道别人犯错就是自己故意犯错的理由吗?犯了罪的罪犯不怪自己犯罪,责怪法官执法严格。

本末倒置的商业理念,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一切手段,没有反思,只有推卸,更没有勇于认错的态度构建了某些企业的商业伦理。华尔街的那些机构更是助纣为虐。如果说超级金融大鳄、几大会计事务所不知道这里的内幕,就太低估了他们的情报和智商了。上市、做空都可以赚钱,何乐而不为,自以为机关算尽的公司不过是他们手中的道具而已。

瑞幸事件是偶然事件,但放在这个时代却是历史的必然。疫情的爆发,世界一片混乱,中美之间关系急剧恶化,西方国家与中国脱钩已经成为必然。调查病毒来源和世界卫生组织,剑指中国,在世界范围内追责并孤立中国是从政治上与中国脱钩;美国、日本国家出资号召本国企业离开中国,是从产业链上与中国脱钩;瑞幸事件的后续一定会影响到所有在美国股市中的中概股,大批的中资企业可能会从美国退市,这是金融层面的脱钩。瑞幸财务造假不过是金融脱钩的一根导火索而已。

详细介绍国家体制的书籍(11)(2)

瑞幸咖啡惨跌88.74%,停牌

瑞幸咖啡4月7日已经停牌了,估计没有可能复牌了。今后肯定面临着巨额的索赔甚至刑事追责,中国证监委已经进驻了瑞幸。错了就要罚,故意犯错就该重罚,天经地义。希望这家曾经快速崛起,和星巴克掰手腕的明星企业能够生存下来,更是能够凤凰涅槃,重塑商业理念,成为被击倒再站起来的典范。为了支持瑞幸,下载了瑞幸APP,大家都下载,去喝一杯爱国咖啡吧。

详细介绍国家体制的书籍(11)(3)

硅谷338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