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雷和韩梅梅在公开课上揭穿老师 80后的初中绕不过去的李雷和韩梅梅

从标题大家都能猜的出我要写的是和一部电影有关,电影的名字就叫《李雷和韩梅梅》,从开始出来这部电影就听说了,不用刻意回忆,一听到这个名字脑海里自动浮现刚上初中时被他们支配的恐惧,再到学会另一种语言的兴奋,甚至考试时未考到满意成绩时的失落等都是读着李雷和韩梅梅或者他们的对话过来的,说他们是80后心中的经典CP一点都不违和!这个电影一出,绝对有一大批80后朋友们不问剧情,只冲着他们的名字去看的,正好可以回忆自己的初中时光,正所谓看的不是电影是情怀!也绝对有把老婆孩子放一边约上自己的初中同学一起到电影院怀旧,最想约的是自己的同桌,毕竟“李雷和韩梅梅”的对话和同桌“扮演”的最多吧。这就是充满美好的旧时光!

李雷和韩梅梅在公开课上揭穿老师 80后的初中绕不过去的李雷和韩梅梅(1)

“中二时期”的暗恋时光

如若是我,我会怎么写这部剧呢?我的背景当然是发生在初中了。

经过六年的小学时光终于期终考试结束放假了,心情无比的激动终于可以把六年来的课本尘封在纸箱里,再也不用担心学习考试连暑假作业都没有,这个暑假注定爽歪歪。有条件的家里会全家总动员出去旅游,没有条件的就会约上小伙伴一起在家附近疯玩一把,无忧无虑说的就是这个时期吧。

怀着适应新环境、认识新同学和新老师的兴奋之情来到自己所在的初中,进入所分到的班级,用不是很大胆的目光向四周看看有没有自己熟悉的同学,如若看到当然是坐在一起了,又可以谈天说地,再美好不过了。开学的前一周就是玩着过来了,我们要忙着熟悉环境,认识同学和老师,甚至要打扫卫生、布置班级文化等,这些忙好了才会正式进入学习状态。对其他的课程不担心或者说是已经见怪不怪,但对于英语这门外语的初次相见还是很期待的,到底是哪个老师教我们,我们能学好这门语言吗,好学吗,我们会说吗,能说的标准吗······这些都是藏在我们心里一眼都能看穿的忧虑,但更多表现出来的是对这门课的期待,作为说了十几年汉语的我们来说终于又要学会另一门语言了。刚开始除了对自己的班主任印象深刻之外估计剩下的就是英语老师了吧,正所谓“只是一面而已,我们就记了一辈子”反正我现在都还记得我的英语老师,不仅是她的名字还有她的样子。从音标学起,到词到句子到对话,再到陪伴我们学习的“李雷和韩梅梅”。他们陪伴了我们从不会到会到能读正确,也促成了一段段现实CP。

早读课读的最多的就是英语,谁让我们基础薄弱呢?每天都会听到“How are you?”“I'm fine thank you,and you?”“I'm fine too”······此声绵延起伏,络绎不绝。

小芳和小天是同桌,腼腆害羞的女生和帅气内敛的男生。他们初中才成为同学,在那个男女有别,不是那么开放的时代,他们之所以成为同桌,是因为在排座位的时候班级正好多一个男生和女生,而他们正好都是剩下的那个,又不可能单独坐,所以不得已而成为同桌。实际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毕竟都是同学,做同学就是学习而已,不论是和哪个坐同桌都一样。英语角色扮演阅读比较多,尤其是男女生角色扮演,作为同桌的他们自然被老师点名扮演的最多,小天扮演“李雷”,小芳扮演“韩梅梅”,久而久之他们在同学心中就成了经典的“李雷和韩梅梅”形象。

小芳和小天坐一起成为了很好的朋友,经常一起扮演课本里的形象,不只局限在课堂上,在阅读课上他们也会主动扮演,在学习上互帮互助,共同进步。那时候的思想单纯的如同白纸,他们仅仅是学习的好伙伴,现实中的好朋友,别无其他。小芳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各科都很优秀,所以小天经常向小芳请教问题,小芳知无不言。对于都是零基础的英语,都是互相促进,力争上游。

总有些让老师头疼的调皮捣蛋分子,不仅拖累班级整体成绩还会影响其他同学学习,但是他们只是在学习上表现不好,或者是太活泼好动以至于影响到了其他人,他们没有坏心思,他们也有闪光点,比如他们是文艺活动的积极分子,说小品相声的一把好手,总能把人逗的前仰马翻。

最喜欢上的课当然是体育课了,那时候的设施单调,仅羽毛球一个项目都能打的津津有味,不知疲倦。

尤其喜欢下雪的冬天,虽然我们被冻的瑟瑟发抖,身上里一层外一层裹成了球,行动多有不便,但还是止不住被雪花的吸引,一下课就跑到外面,男生打雪仗,女生堆雪人,玩的不亦乐乎,寒冷什么的都是浮云······

初中一年级是最无忧无虑的,是我们认识新同学,交结新朋友的好时光,课业的压力相比来说更小,单纯的心无旁骛。就在打打闹闹中迎来了初中二年级,班级还是那个班级,同学还是这些同学, 同桌还是那个“他”!

小芳还是和小天坐同桌,虽然一年之中座位换了一遍又一遍,其他人的同学也是换了一拨又一拨,但他们的“黄金搭档”还坐在一起。继续他们的“李雷和韩梅梅”传奇。

相信他们一开始都是单纯的好同桌好朋友,不知从何时起,小天和小芳的心里有了不一样的变化,可能是小天第一次绕道和小芳走一条路回家;可能是小天帮小芳修板凳时小芳对小天的别样感激;可能是一起玩游戏时他们不惧目光的彼此牵手;可能是玩“石头剪刀布,谁输打手心”时默契十足地对彼此的轻拍,总之说不清楚什么时候心里有了别样情怀,作为他们的同学可都看的一清二楚,以为他们已经是想象的那样,实际他们心里一片明净。

紧张而又轻松的初二时光也过完了,接着是漫长的暑假和暑假过后迎接重要的初三生涯。对于千禧年时代,那时候的通讯不是那么发达,不像现在即使在国外一条微信都能直达,沟通都是靠着自行车或者两条腿走到对方面前,面对面交流,当然座机不是人人家都有的,况且打电话还要话费,不如当面交流那么顺畅自然。小芳和小天当然会想念彼此的同桌,想念在一起的搞笑事,想念一起鼓励学习的劲头,还好,没几天开学了,又可以一起学习一起玩了。

开学第一天照例的全体学生大会,大事就是迎接新生,鼓励即将中考的初三。小天和小芳就是迈入初三的学生。他们才不担心,成绩名列前茅,不愁考不到好高中。带着兴奋的心情聊了好久,在即将放学的时候班主任来到班级带着沉重的心情宣布了一件大事,由于6个初三班级学生学习成绩相差太多,有的好的太多有的差的太多,为了平衡要打乱重新分班。同学大多是惊愕的表情,没过一会儿就烟消云散,但对小天和小芳来说却不是这种心态,他们只关心能否还在一个班级。彼此心里惴惴不安,可都未向对方明说。“明天分班情况会贴出来”说完最后一句,班主任走出了教室。同学们都有说有笑收拾着课桌准备回家,只有他们俩人慢吞吞的,满腹心事,却不知如何开口。

第二天如期而至,放下书包怀着不安的心情冲入公告栏,迫不及待地找彼此的名字,担心的还是发生了,他们被分开了,一个在三班,一个在五班,满腹心事地回到教室,却装作无事发生地互相问候,明知道已经不再同一个班级还是相当正式地问下对方被分在了哪个班级,得到答复之后会轻描淡写地来句“坐不了同桌啦”,微微一笑,内心苦涩无比。作为男生小天帮小芳把书搬到了她所在的班级,本来2次就能搬完的,来来回回5-6次才结束,小芳也帮小天收拾了书桌,送到了他所在的班级。就这样两年同桌,相视一笑,挥手再见!

刚开始进入新的班级他们都不习惯,没有了熟悉的感觉,没了彼此的声音感觉一切都是陌生的,但他们只能适用并接受这份陌生。小天和小芳知道属于他们的“李雷和韩梅梅”时代已经结束了。初三的学习是紧张的,他们也从刚开始的不习惯到接受再到努力学习,毕竟这是最关键的一年,关系到能否考个好高中,进而能够考个好大学。

不知从何时起,也不知什么缘由,小芳突然很害怕见到小天,怕心里的悸动被对方发现,怕心跳的厉害不能自已在对方面前出丑,怕无话可说的尴尬···小天的感觉也是如此,最尴尬的事情就是见到喜欢的小芳。为什么会这样?总而言之,怕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内心的在乎也怕被对方知道,实际他们都心知肚明!

投入紧张的学习,只为考个好的学校,他们都做到了,考的分数都不错,都报名了同一所高中,也毫无悬念地都被录取了。接着等着他们的就是高中生涯,在高中他们的关系能更近一步吗?

每个故事都应该有个结局,这个当然也不例外,可能大家都猜到了,他们没有在一起,徘徊了这么久,从陌生到熟悉的无话不说再到尴尬的相看无言,从联系频繁到失去联系再到再次联系,兜兜转转彼此都没说出心中想说对彼此说的话。就像人常说的“爱需要勇气”,对于他们那个年代来说这个“勇气”只存在于小说里、电视上甚至于他们的心里,可能在心里练习了无数遍,可就是说不出口。

他们初中之后的故事也比较传奇,如果可能的话我会写,总之属于他们的“李雷和韩梅梅”时代已经过去了,成为心底最深处的回忆。这是真实的故事,也是我们的故事。

来一首歌做结尾

李雷和韩梅梅在公开课上揭穿老师 80后的初中绕不过去的李雷和韩梅梅(2)

你还好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