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通论陆宗达读书笔记(陆宗达先生讲说文)

点击

上方“章黄国学”可订阅哦

说文解字通论陆宗达读书笔记(陆宗达先生讲说文)(1)

“言”与“语”都有“说话”的意思,一般认为是同义词。那么这两个词有什么差别呢?今天,我们来看看陆宗达先生是怎么辨析这组近义词的!喵~

说文解字通论陆宗达读书笔记(陆宗达先生讲说文)(2)

“言”与“语”都有“说话”的意思,一般认为是同义词。从现代汉语的习惯来看这两个词,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因此也很少有人来辨析它们。其实,这两个词在用作动词时有着完全不同的词义特点,在先秦的古代文献里区别是比较明显的。古代的注释书和训诂专书很早就注意到它们的区别。辨析得最清楚也最确切的一是毛亨的《诗经诂训传》:

《诗·大雅·公刘》:“ 于时言言,于时语语。”《毛传》:“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许慎的《说文解字·三上·言部》也采用了这个说法。这里的“论难”,《毛诗正义》本作“答难”,《艺文类聚》十九、《太平御览》三百九十皆引作“论议”,都突出了“语”的特点是回答别人的问题或与人互相对答。

另一是郑玄的《礼记注》:

《礼记·杂记》:“ 三年之丧,言而不语,对而不问。” 郑注:“ 言,言己事也,为人说为语。” 孔颖达疏:“ 谓大夫、士言而后事行者,故得言己事,不得为人语说也。”

这就是说,主动说话叫作“言”,与人相对答才是“语”。《礼记·间传》“斩衰唯而不对,齐衰对而不言”,是以“言”与“对”相对而言,就等于以“言”与“语”相对而言。也可证“言”是主动说话。

“言”与“语”在作动词时的这种区别,在先秦古籍里表现得非常明显。以《论语》为例。《论语》中用“语”作动词的地方并不多,大都有“回答”、“对答”或“为他人说”的意思。如:

《雍也》:“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罕》:“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这几段话中,“可以语上”和“不可以语上”,是指能不能回答或与他们议论高、难的问题。“子不语怪、力、乱、神”,是说孔子不回答“怪、力、乱、神”这样的问题。《先进篇》中,“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正是表明孔子是不回答这类问题的。《子罕》一段是说颜回好学,跟他讨论学问是不知倦怠的。这些地方都显示了“语”在作动词时的词义特点。而“言”字的情况则与“语”很不相同。《论语》中的“言”许多与“行”相对。也就是说,当不强调说话时的具体状况,仅仅泛泛地表示说话,一般用“言”、而不用“语”。这时,“言”是名词,意义也比“语”宽些。同时,“言”在作动词用时,又显示出它独有的特点,那就是强调说话人的主动性。如:

《微子》:“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阳货》:“子曰:‘予欲无言。’ 子贡曰:‘ 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子曰:‘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季氏》:“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在这三段话里,《微子》一段是叙述孔子遇见楚狂接舆的情况。楚狂接舆不准备和孔子交谈,是孔子主动找他谈话,他避开了。《阳货》一段是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孔子说他不准备再说什么了。这里的“言”是指主动陈述自己的主张。所以子贡才说:“您要是不发表什么言论,我们可复述什么呢?”下文“天何言哉”,也是感叹“天”从不主动发言,只是默默地操纵着四时的运动和百物的生长。《季氏》一段是讲说话时要选择合宜的时机。文中三个作动词的“言”更是指主动发话无疑了。

说文解字通论陆宗达读书笔记(陆宗达先生讲说文)(3)

如果从“言”与“语”词义的引申发展和它们的同源字来考察,更可见其区别:

“言”从它主动说话的词义特点出发,发展为“询问”的意思。

《礼记·曾子问》:“召公言于周公。”“言”是“问”。

《礼记·曲礼》:“ 凡为君使者,已受命。君言,不宿于家。”郑注:“言,谓有故所问也。”

这里是说怕君有事询问,所以“不宿于家”。从“询问”的意思又发展到“慰问”,因而派生出“唁”字。“吊唁”者,“吊”是凭吊死者,“唁”是慰问生者。

而“语”的“对答”义与“对抗”、“对应”的意义又有相通之处。它的同源字“敔”、“啎”就当“扺御”、“对抗”讲,“晤”则当“对应”讲。“言”向“问”的方向引申,“语”向“对”的方向引申,源异义远,昭然可见。

“言”与“语”的这种区别不是絶对的。一般说,在用作名词时,二者可以相通。即使在用作动词时,也不是每次必强调它们不同的词义特点。到了后代,“言”与“语”各自的特点又有所磨损,二词的词义距离逐渐缩小了。但是,在汉以后的文言文作品中,很多地方“言”与“语”不同的词义特点还极为显著,只有认真辨析出它们的差异,按其词义的特点来讲解,才能对文意有更深的领会。且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几处为例:

《鸿门宴》(《史记》):“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公输》(《墨子》): “ 公输盘曰: ‘ 不可, 吾既已言之王矣。’”

《廉颇蔺相如列传》(《史记》):“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核舟记》( 魏学洢):“ 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 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 右手指卷, 如有所语。”

以上五处,“言”与“语”不同的词义特点都得到了充分的显示:

《鸿门宴》前后两段话说的是同一件事,只是前段直叙,后段是项羽的答话。曹无伤派人到项羽处去传送情报,不是奉命,也不是受托,而是主动去说的,所以用“言”。而这件事到了项羽口中,为了向刘邦解释自己产生“击破沛公军”的念头的缘由,则更需强调是刘邦内部的人主动来说的,就更得用“言”。《公输》一段话,公输盘告诉墨子,自己已经把制作云梯成功的消息报告王了,“言”是主动地报告。以上这三个“言”,都不宜换作“语”。而《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段分明是缪贤回答蔺相如“何以知燕王”的提问,非用“语”不可。《核舟记》的一段,从苏、黄的姿势可以看出他们是在互相议论书中的问题,是互相应答。只有把“如有所语”的“语”的词义特点解释得明明白白,才能表达二人说话的神情。后面这两段话中的“语”,又是絶不能换作“言”的。由此可见,“言”与“语”的词义特点不可不掌握,二词的差异不可不辨析。

说文解字通论陆宗达读书笔记(陆宗达先生讲说文)(4)

在文言文阅读或教学中,越是常用词,越应当留意古今词义的差别,探求它们在古代文献中显现出的词义特点。而有些现代汉语中意义没有多大差别、在古代文献中又貌似同义的词,往往仅在一个侧面上见其同,却在更重要的地方显其异,则更需认真辨析。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要充分运用前人的训诂材料,以免以今天的语义附会古义,影响对文意的正确、深入的理解。

文献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1981年,收入《古汉语词义答问》

--------------------------------------

文章作者

陆宗达(1905~1988),字颖明,浙江省慈溪人。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系。1926年起,追随国学大师黄季刚先生,学习文字、声韵、训诂等传统语言文字学。曾任教于北京大学预科、辅仁大学、中国大学、东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著有《训诂简论》《说文解字通论》《训诂方法论》等。

说文解字通论陆宗达读书笔记(陆宗达先生讲说文)(5)

--------------------------------------

栏目主持人

董京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

说文解字通论陆宗达读书笔记(陆宗达先生讲说文)(6)

--------------------------------------

特别鸣谢

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

敦和基金会

--------------------------------------

章黄国学

有深度的大众国学

有趣味的青春国学

有担当的时代国学

说文解字通论陆宗达读书笔记(陆宗达先生讲说文)(7)

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

zhanghuangguoxue

文章原创|版权所有|转发请注出处

--------------------------------------

公众号主编:孟琢 谢琰 董京尘

责任编辑:蔡若葵 孙雯

美术编辑:张臻 孙雯 高佳玉

专栏画家:黄亭颖

部分图片来自漫画《孔子曰》

其他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