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夫妻玩笑引发三条人命惨案(一场因夫妻玩笑引发的可笑战争)



一句夫妻玩笑引发三条人命惨案(一场因夫妻玩笑引发的可笑战争)(1)

齐桓公慷慨陈词

有谁会相信,夫妻之间开玩笑,居然也能导致一场战争?且看《史记·齐太公史家》之记载:“二十九年,桓公与夫人蔡姬戏船中。蔡姬习水,荡公,公惧,止之,不止,出船,怒,归蔡姬,弗绝。蔡亦怒,嫁其女。桓公闻而怒,兴师往伐。三十年春,齐桓公率诸侯伐蔡,蔡溃。遂伐楚。”

齐桓公二十九年,即公元前657年。那应该是春夏之交,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齐桓公带着夫人蔡姬在王宫林苑的湖上划船,湖面上荷花盛开,涟漪荡漾,“蔡姬习水,荡公”,蔡姬深谙水性,活泼好动,船至湖心,就开始恶作剧,逗弄自己的“旱鸭子”老公,她像一只灵巧的小鹿,在船上来回跑动,把船弄得忽忽悠悠,颠簸不止,齐桓公立脚不稳,吓得脸色煞白,喊她停下来,可是,蔡姬一边咯咯娇笑,依旧跑来跑去,桓公恼羞成怒,喝令下船,直接派人把蔡姬送回了娘家,但又不断绝婚姻关系。蔡侯见其女因鸡毛蒜皮小事被遣回,十分恼火,“嫁其女”,转身就把蔡姬嫁给了别人,“桓公闻而怒,兴师往伐”。一场无厘头战争,就此爆发了。

对这件事,《史记·管蔡世家》作了三点补充:其一,指明了蔡姬是蔡国第14任国君蔡穆侯姬肸(亦作蔡缪侯)的老妹,“缪侯以其女弟为齐桓公夫人”;其二,齐桓公兴师伐蔡,不但击溃蔡国,还俘虏了自己的大舅哥蔡侯,“蔡溃,遂虏缪侯”;其三,后来在众诸侯的劝说下,桓公才释放了蔡侯,“已而诸侯为蔡谢齐,齐侯归蔡侯”。

一句夫妻玩笑引发三条人命惨案(一场因夫妻玩笑引发的可笑战争)(2)

桃花夫人息妫

这位美艳蔡女,目若秋水,笑颜如花,炫光四射,被称为“桃花夫人”,平日深得桓公宠爱,这次因为机灵好动,顽皮调笑,触怒桓公,被遣送回娘家,原不是多大个事儿,桓公不过是宣泄一时恼怒,借此耍一把霸主威风而已。岂料蔡穆侯羞愤交加,将老妹转手嫁与他人,铸成了巨大灾祸。至于蔡姬的最后归宿,史家没有交代;根据史实推测,她再嫁之人,应该是当时楚国的最高统治者——楚成王熊恽,也是当时的狠角之一。

熊恽乃楚文王熊赀之次子,生母是春秋四大美女之一的息妫,世称息夫人。息妫原是陈庄公之女,是那个时代里艳冠天下的一代尤物,成年后嫁给息国(今河南息县西南)国君为妻。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她的婚嫁,却阴差阳错导致了息国的灭亡。且看《左传·庄公十年》之记载:

蔡哀侯娶于陈,息侯亦娶焉。息妫将归,过蔡。蔡侯曰:“吾姨也。”止而见之,弗宾。息侯闻之,怒,使谓楚文王曰:“伐我,吾求救于蔡而伐之。”楚子从之。秋九月,楚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

一句夫妻玩笑引发三条人命惨案(一场因夫妻玩笑引发的可笑战争)(3)

美人不笑,江山愁余

这段简短记述,记载的却是一连串重大历史变故。蔡哀侯,名曰姬献舞,是蔡国第13任国君,蔡穆侯姬肸的老爹,娶了陈庄公的长女为妻,息国国君(息侯)娶了庄公次女息妫为妻,两人是所谓“连襟”。公元前684年,息妫回娘家时路过蔡国地界,蔡哀侯听说小姨子到了,心中窃喜,“止而见之”,盛情邀请她小住几日,盛宴款待,乘机大献殷勤,“弗宾”,意谓举止轻浮,很不礼貌,或许是酒后失态,肆意调笑,动手动脚吧。这本来不是啥大事,传到息侯耳朵里,却似嗡声炸裂,他深感蒙受奇耻大辱,一时间怒发冲冠,难以自持;而他的雪耻行动,却堪称奇葩。因为息国实力薄弱,根本不是蔡国的对手,他找到楚文王熊赀,“引狼入室”,请楚国出兵攻打自己的国家,他再向蔡国求助,将战火引向蔡人身上,楚国也就有充分理由攻打蔡国了。强悍的楚文王一听,大喜过望,率军出击,并于这年9月在莘地(今河南汝南县境内)与蔡军相遇,楚军嗷嗷进攻,蔡军溃如散沙,蔡哀侯沦为俘虏,被押回楚都,关进大牢。

转眼到了公元前680年,正当息侯沾沾自喜以为得计之时,他的灾难轰然降临了。原来,蔡哀侯在莘地被俘之后,洞悉了息侯嫁祸与他的奸计,怀恨在心,便在楚文王面前赞美息妫美若天仙,肤白如雪,柔弱无骨,实在是当今第一美人。楚文王淫心大动,设计擒获息侯,随即宣布将息国设置为楚国一县(即今河南新息县),同时霸占息妫为妃。至于息侯的下落,有说被杀,有说流放,反正此后就消失在历史云烟里了。正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呵呵!

至此,楚文王不费一兵一卒,占领息国,掳得美人,可谓大获全胜。然而,息妫尽管被迫归顺楚君,入宫三年,为他生了两个儿子,熊艰(楚堵敖)与熊恽(楚成王),却整天郁郁寡欢,闭口不言,《左传》说她“未言”,常年不说话。文王问她究竟为嘛?息妫哀伤欲绝地回答:“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她说,我一个妇道人家,先后侍奉两个男人,已经失贞,纵然不能以死明志,又有什么好说的呢?楚文王闻听此言,深感惶惑,转念一想,正是当初蔡哀侯胡说八道,蛊惑自己灭了息国,导致爱妾如此悲伤,于是再次发兵进攻蔡国,“楚子以蔡侯灭息,遂伐蔡。秋七月,楚入蔡”(《左传•庄公十四年》)。这年七月,楚国大兵再次攻陷蔡国,蔡哀侯再次被掳,直到九年之后,即公元前675年,蔡哀侯死于楚国,其子姬肸继位,是为蔡穆侯——这一个历史怪圈儿轮转下来,令人眼花缭乱。息侯耍弄小聪明而亡国,蔡哀侯好色轻薄而丧身,楚文王恃强凌弱,狡诈无赖,居然实现“通吃”,既得到了息国的广袤土地,又得到了如花美女息妫,还生下了两个小王子。唉唉。所谓历史的“丛林法则”,不过如此也。

一句夫妻玩笑引发三条人命惨案(一场因夫妻玩笑引发的可笑战争)(4)

齐国军阵

当历史的汹涌波流终于将蔡穆侯姬肸举上王位的时候,蔡国已是千疮百孔,羸弱不堪,他侧身于南方楚国与中原齐国两大强寇之间,犹如面对雄狮与猛虎,想要左右逢源,不过是白日做梦,只有通过联姻手段,攀着美女裙带与强国实现利益捆绑,才能跃上时代潮头。就当时的现实利益而言,蔡穆侯的“联姻战略”无疑是正确选择。这也是他当初将老妹嫁给齐桓公的原因。叵耐老妹顽皮无赖,触怒桓公,被遣送回娘家,让他丢尽脸面,一怒之下将老妹转嫁给楚成王熊恽。这桩“再嫁风波”,其实是蔡国背弃齐国、转投楚国、进而改变南北政治格局的一个重要信号,激起齐桓公的强烈反弹是必然的。

《左传·僖公四年》载,蔡女再嫁之后,气急败坏的齐桓公依仗其霸主地位,纠集中原齐、宋、陈、卫、郑、许、鲁、曹、邾八国联军,气势汹汹讨伐蔡国,俘虏大舅哥蔡穆侯之后,继续南下进攻楚国,楚成王派遣大夫屈完率军迎击,两军在楚国陉地(今河南郾城县南)遭遇,彼此虎视眈眈,时作虎狼咆哮,哪个也不敢轻易进攻,双方从春天对峙到夏天,楚国统帅屈完先生审时度势,提议讲和,齐军退至楚国边邑召陵(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区),以为回应。屈完只身进入齐国军营,与齐桓公进行交涉,他质问道:楚国与齐国远隔千里,风马牛不相及也,大王兴师动众前来犯境,究竟为了什么呢?桓公一时语塞;齐相管仲王顾左右而言他,说楚国不能按时向周王室进贡,藐视周天子,应该予以惩罚。管仲说出来的这个理由,虽然冠冕堂皇,却是无赖狡辩。屈完听罢,呵呵一笑,不置可否。对于此战因“蔡姬”而起,双方当然心知肚明,但为一个女人而发动战争,实在难以启齿,只好闭口不提。

一句夫妻玩笑引发三条人命惨案(一场因夫妻玩笑引发的可笑战争)(5)

屈完先生

桓公随后下令联军陈师列阵,举行大规模军阵演练,邀请屈完一起乘战车检阅,双方作了如下一番对话:

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何如?”

(“不谷”,桓公自谦之词。他说:各路诸侯难道是为我一个人而来吗?大家不过是为了延续与先君的情谊罢了。我想与贵国新君再续前缘,不知可否?)

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承蒙您率领众诸侯光临敝国,送来友好福音,与您再续前缘,当然也是敝国君主的夙愿啊。)

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您瞧!如此威武之师,天下谁能抵挡?以此军阵攻打城池,所到之处都会土崩瓦解啊!)

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您若用仁德安抚诸侯,天下谁敢不服?您若以武力相威胁,即使把崇山峻岭当做城墙,把滚滚汉水当作护城河,也会人心离散,威力不再,大王要当心啊!)

屈完先生言罢,桓公愣怔片刻,随即颔首一笑。双方最后达成妥协,订立“召陵之盟”,“楚成王使将军屈完以兵御之,与桓公盟”(《史记·楚世家》)。

这出因夫妻玩笑引发的古代战争,齐桓公以“霸凌”开始,先是抛弃顽皮爱妃,引起强烈反弹,爱妃被送入他人怀抱,桓公恼羞成怒,出兵攻伐其母国——蔡国,俘获自己的大舅哥蔡君,此后兵锋南指,攻略爱妃所归之处——楚国,最后却在屈完先生面前收敛起嚣嚣利剑,开始与楚国结盟。虽然,这种联合不过是“塑料因缘”,或曰“纸糊因缘”,注定难以持久,然而,双方毕竟有了一个相对的稳定阶段,无疑也是百姓的福音。

一句夫妻玩笑引发三条人命惨案(一场因夫妻玩笑引发的可笑战争)(6)

名相管仲,也有理屈词穷的时候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