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中秋各地中秋习俗大赏(赏花赏月赏秋香)

光明网讯(记者 孙宗鹤)“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啊,一片月饼一片情啊……”

伴随着悦耳的童谣响起,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也如约而至。孩子们乐开了花,父母们欣慰的笑,喜庆团圆的气氛荡漾在中华大地上,氤氲如花。在这欢乐的节日里,赏花灯、看月亮、吃月饼可说是三个最重要的节俗,美景配佳肴,对坐观月夜,岂不乐哉?

赏“花”——花灯影儿摇

夜里看花,花未眠。花灯就是中秋夜里的不眠之花。赏花灯的习俗由来已久,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中,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树中秋、放天灯等习俗。

中秋花灯代表着光明与祝福,有照亮团圆路的含义,其种类繁多,常常配有剪纸、书画、诗词等装饰,是我国民间手工工艺的代表。

寻味中秋各地中秋习俗大赏(赏花赏月赏秋香)(1)

9月12日,2019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在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举行亮灯仪式,灯会将持续至10月8日。新华社记者 杨磊摄

赏花灯活动主要集中在我国南方地区,虽然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但是各地的花灯活动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今年中秋期间,南宁青秀万达广场上,首届中秋脸谱花灯艺术节盛大开启,数千盏脸谱花灯美轮美奂;哈尔滨天池丁香公园打造了“中秋主题花灯游园会”,27组大型主题花灯作品熠熠生辉;武汉市黄鹤楼公园将在中秋夜开启“中秋古风花灯会”,着汉服打灯笼,游园观月。各地一些学校也会组织制作花灯活动,让学生在制作花灯的过程中了解中秋习俗,进一步体验传统文化的乐趣。

寻味中秋各地中秋习俗大赏(赏花赏月赏秋香)(2)

9月12日,在广西南宁市澳宝幼儿园,孩子展示自制花灯。新华社记者 周华摄

赏“月”——月儿满怀笑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月亮自古就承载了太多的诗情画意,人们赏月、谈月、画月、咏月、拜月,而中秋的月亮更是有着特殊的意味,正所谓“花好月圆人团聚”,中秋月夜下,只盼伊人来。

寻味中秋各地中秋习俗大赏(赏花赏月赏秋香)(3)

月影下,有人在思念着远方年迈的父母。

月光里,有人在等待着异地美好的恋人。

月朦胧,有人在期盼着出行远方的游子。

中秋已至,赏月成为了每个人心中的纽带,也许你不能在我身边相伴,但我们可以欣赏同一轮明月。

中秋期间,北京市公园及风景区将以“月满中秋,月圆京城”为主题,举办中秋赏月游园等各种活动。如万寿公园将开展以“月满中秋,情暖万寿”为主题的中秋节传统习俗公益讲座,准备茶饮、月饼等糕点供游客品尝;又如北海公园通过延长摇橹船、御苑环湖龙舟运营时间,满足南北两岸游客游湖赏月的需求。其他省市也纷纷举办了赏月夜游活动,让人们过好一个温馨舒适的中秋团圆夜。

寻味中秋各地中秋习俗大赏(赏花赏月赏秋香)(4)

赏“秋香”——月饼香甜绕

中秋的代表性食物就是月饼,又称“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古时候的人们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祭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水果等祭品,安放月亮神像,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将月饼切开分食。

寻味中秋各地中秋习俗大赏(赏花赏月赏秋香)(5)

左图:幼儿园小朋友学习制作月饼。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摄右图:外国留学生在学习制作月饼。新华社记者 郭程摄

月饼的品种繁多,按照产地划分,就有广式、京式、苏式、滇式等。广式月饼皮薄馅大,口感松软;京式月饼甜度适中,口感脆松;苏式月饼饼皮酥松,甜度较高;滇式月饼馅料咸甜适口,有独特的滇式火腿香味。

有关数据显示,今年中秋节前,广式的莲蓉蛋黄馅月饼销量是去年同期的近1.8倍,牢牢把握“国民舌尖”第一名,其次是五仁、火腿、豆沙、奶黄和水果。

月饼不仅仅是一种征服人们味蕾的美食,更是一种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它寓意着团圆美好,反映了人们对亲友团聚的美好愿望,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走向未来的深刻祝福。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佳节,人们聚在一起亲切的吃起了团圆饭,欢声笑语中感受着彼此的温暖,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倾听着对方的声音,无论是近在咫尺,还是远在他乡,彼此的心随着一缕月色、一盏灯光、一小口甜甜的月饼连接在一起。月光如洗,皓月当空,赏花赏月赏秋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