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吃豆腐宴的地方(惟有豆腐解乡愁)

房山吃豆腐宴的地方(惟有豆腐解乡愁)(1)

泰山地处山东泰安境内,堪称人杰地灵,有“五岳独尊”、“国泰民安”之美誉。历代帝王为答谢上天授命之恩登临泰山,为表诚心封禅前必“沐浴更衣、素食洁心”,使泰山豆腐这一寻常百姓家的食品,伴随历代帝王的封禅祭祀活动应运而生,并融入了皇宫御膳。

房山吃豆腐宴的地方(惟有豆腐解乡愁)(2)

国泰民安”豆腐宴

泰山豆腐宴历史悠久,自汉武帝开始,豆腐菜品便成为帝王封禅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豆腐宴的制作达到繁荣,明清更是到了鼎盛。九道主菜,百余道行菜,反映出传统民俗“福文化”与当地饮食文化的完美融合。如“吉祥纳福”,便是在继承康熙年间宫廷御菜“布袋鸡”制作工艺基础上,融入“兜福”习俗演变而来。另外“福气滚滚”这道菜源于传统鲁菜“干炸豆腐丸”。当年乾隆皇帝品尝此菜后大为赞赏,并取雅名“龙眼金球”,其它菜肴更是不胜枚举。

房山吃豆腐宴的地方(惟有豆腐解乡愁)(3)

该宴席以豆腐为主料,通过不同的烹饪方法,创意烹制出一款款形态口味各异的菜品,被誉为山东名宴。一代代烹饪大师用汗水和智慧,潜心研究不断创新,推出豆腐菜品百余种,款款造型逼真,赏心悦目,口味丰富,鲜美可口,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泰山豆腐宴”。

房山吃豆腐宴的地方(惟有豆腐解乡愁)(4)

美国国务卿舒尔茨、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西哈努克亲王等外国元首,曾下榻泰山宾馆品尝“泰山豆腐宴”,称赞“不仅仅是一顿丰盛的美餐,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房山吃豆腐宴的地方(惟有豆腐解乡愁)(5)

2001年1月,日本一旅游团在泰山宾馆入住,仅豆腐宴就享用了二十五桌,餐后纷纷感怀叫绝,回到日本后在媒体广泛传播。

房山吃豆腐宴的地方(惟有豆腐解乡愁)(6)

房山吃豆腐宴的地方(惟有豆腐解乡愁)(7)

说起泰山豆腐宴,不能不说最具代表性的菜品“泰安三美”。此菜是一道用泰安豆腐、白菜和水烹制而成的一道风味菜品。不仅是中外游客来泰山必品尝的地方特色菜,也是泰安市民家里的“看家菜”。

房山吃豆腐宴的地方(惟有豆腐解乡愁)(8)

“泰安三美”选用石磨精磨的豆腐,泰山水成浆。泰山豆腐特点是无苦无涩,细嫩如玉似脂。泰山白菜体大,心实,清脆。烹制“泰山三美”制汤是关键,餐饮烹饪界一位朋友深有感触说,“泰山三美”是一道清淡风味菜,需有气定神闲之心境,方能品出其鲜香味美之精妙。

房山吃豆腐宴的地方(惟有豆腐解乡愁)(9)

惟有豆腐解乡愁

有人说,“豆腐能治中国人的乡愁。豆腐介于荤菜和素菜之间,就豆腐本身而言,是取代肉类不错的选择。比鸡鸭鱼肉差一点,比萝卜白菜强一点。过去穷人们总是盼着过年吃上一顿好的,但是肉类对于一般人家来说承担不起,所以就会选择豆腐。

房山吃豆腐宴的地方(惟有豆腐解乡愁)(10)

据考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诗中写到:“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 可见豆腐已有两千多年的制作历史了。

房山吃豆腐宴的地方(惟有豆腐解乡愁)(11)

民俗学家表示,古代做豆腐有许多象征性意义,豆腐谐音为“兜福”、“都富”、“头富”、多富,取吉祥富贵之意,愿来年生活幸福、吉祥有余。所以民间有“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的年俗。老百姓会在过节时,或者家里来了贵客时在家中准备豆腐,图一个好彩头。

传说归传说,吃豆腐实则是古代生产力低下,没有那么多好吃的,同时也是先民生活节俭的真实写照。

房山吃豆腐宴的地方(惟有豆腐解乡愁)(12)

青菜豆腐保平安

豆腐不仅味美,还有养生保健功效。中医书籍记载:豆腐,味甘性凉,入脾胃大肠经,具有益气和中、生津解毒的功效,可用于赤眼、消渴、休痢等症,并解硫磺、烧酒之毒,这些都渐为现代医学所肯定。

豆腐还有解酒精毒的作用,豆腐可消渴,也是糖尿病人的佳品。俗话说“青菜豆腐保平安”,正是人们对豆腐营养保健价值的评价。

房山吃豆腐宴的地方(惟有豆腐解乡愁)(13)

经过千百年的演化,豆腐及制品已成为中外烹饪原料的组成部分。当美国炸鸡、牛排吸引着异国食客的时候,中国的传统食品——豆腐则以其独具的魅力进入美国市场,并以其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的突出优势,成为公认的理想食品,受到外国朋友的青睐。

房山吃豆腐宴的地方(惟有豆腐解乡愁)(14)

房山吃豆腐宴的地方(惟有豆腐解乡愁)(15)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