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词造句不准确的例子(如何通过遣词造句)

当一个空间被切割和分离开的时候,一个世界便产生了。

—— 斯宾塞·布朗《形式律》

人类思维的一个最基本的活动可以说是“分类”了。一个最简单的三段论涉及 3 个类别之间的关系,例如:哈士奇是狗狗是动物哈士奇是动物我们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思维。

系统思维中的“系统”其实是分类后的结果:你定义了一个系统,就和系统之外的东西区别了开来。

撇开这些大的方面不说,单看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充斥着“分类”。当我们把某种东西看作一类东西时,例如一棵树,我们就是在分类了。每当我们推断事物的种类时——如椅子、民族、疾病、情感乃至所有事物的任何种类——我们都在是在运用分类。

遣词造句不准确的例子(如何通过遣词造句)(1)

图片来自 Pixabay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分类”,这件事是如此自然,以至于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在“分类”的时候,一定是遇到了难以归类的情况。既然这件事如此普遍,那么一旦对同一个词/概念/话语,我们和对方的分类不一致,就有误解的可能。一旦我们知道了大脑是如何分类的,我们就能更充分地理解对方说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这么说。分类,或者用认知语言学的术语说,“范畴化”,即是在探讨这个问题,并由此来理解我们的思维方式。这篇文章是《如何提问》系列的第 6 篇,本篇起我想回到最基本的语言层面,来探讨提问的技巧。

01

我们只是按照事物原样分类吗?

如果我们整理衣柜,会把相似的东西放到一起。衣服归衣服,鞋子归鞋子。衣服又进一步分为短袖、长袖、大衣等等。我们给一个东西命名,也是在进行分类。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会自动地对人、动物以及各种东西分类。有时会使人产生这样一种印象,即我们只是按照事物的原样分类,事物本来就有其自然的种类,因此我们心中的分类自然也就符合世界上存在的各种事物的种类。不仅如此,那些被称作同一个名字、或被归为一类的事物必然有一些相同的特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样的“分类观”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也成为许多学科默认的真理。然而事实上这只是部分正确的。我们先来看看这张图,你觉得图中哪些是杯子?

遣词造句不准确的例子(如何通过遣词造句)(2)

图片来自网络

语言学家拉波夫(William Labov)做过这个实验。在第一排的情形中,越往后,被认为是“杯子”的情况越少。他发现关于“杯子”的分类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

并不存在一种东西叫“杯子”,对于它的界定是人为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界定。你可能会说,杯子是人造的物品啊,自然界的情形呢?动植物总归有它们本来的种类吧?当我们说“鱼”,那就是所有的鲫鱼、鲤鱼、鲨鱼等等的动物呀。

遣词造句不准确的例子(如何通过遣词造句)(3)

图片来自 Pixabay

古生物学家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提到,生物学分类有两个派别,一个是按进化树图谱来分类的进化学派,一个是按生物在形式、功能等方面的总体相似性来分类的表现型分类学派。被表现型学派分类为“斑马”的生物有 3 种:伯奇尔斑马、格列维斑马和生活在山上的斑马。按进化学派,前两者是斑马,而后者应该归到“马”。

假如分类必须建立在进化树(进化分支图)基础上的话,那么一些最普通、最令人信服的类别就不存在了。......那么我很遗憾的说,像一条鱼这样的事物也就确实不存在了。

大约有两万种脊椎动物有鳞有鳍,并且生活在水中......有些鱼——尤其肺鱼和空棘鱼——从家系上来说接近于那些爬上陆地而成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的生物。

在我们的语言里,给不同的东西命名、分类,可能并不像一个“整理衣柜”的隐喻:事物本身就在那里,我们不过把它们放进了不同的柜子里。更像是,在我们定义/分类之后,某个类别的事物才出现。另一方面,我们根据事物的不同特征来分类的吗?哲学家维特根斯坦首先开始质疑。他思考了“游戏”这个词汇。什么样的东西可以称为游戏呢?是像斗地主这样需要动脑子的,还是像押赌注这样纯靠运气的?是像下棋这样有竞争的,还是像丢手绢这样纯娱乐的?在“游戏”这个分类里,并没有一种所有成员共同的特质。那么我们的语言到底是怎么分类的呢?

02

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是什么白

传统的分类观认为事物本来就在那里,我们只是根据它的特质给它归类。分类像一个容器,事物要么在这个容器内,要么在这个容器外。处于同一分类中的成员是由共同具有的特性来定义的。因此,没有哪些成员比其他成员更具中心地位。维特根斯坦以来,有不同的哲学家、语言学家、人类学家在各自的领域发现人类的“分类”,并不是像传统分类观所展现的那样。被归类到“游戏”这个范畴里的东西,并没有共享某种所有游戏的特质,维特根斯坦认为它们根据“家族相似性”聚合而成。家族中的各个成员在各种不同的方面彼此相像。就像同样是中国人,可以有不同的头发颜色、皮肤颜色,或者是性格气质、民族文化。下棋和斗地主都涉及竞争,斗地主和电脑里 Windows 自带的蜘蛛纸牌游戏都是纸牌游戏。A 和 B相像,B 和 C 相像,以此类推,它们都被归到了一起。

遣词造句不准确的例子(如何通过遣词造句)(4)

古早蜘蛛纸牌 | 图片来自网络

维特根斯坦还考量了“数”这个概念。历史上,“数”首先是被当作整数。后来,相继扩展为有理数、实数、复数、超限数,以及数学家们发明创造的各种各样的数的类型。每一个关于数的精确定义都必须包括整数,而不是每个数的定义都必须包括超穷数。可见“整数”,比其他数更具有中心地位。心理学家罗施(Eleanor Rosch)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了关键的贡献。她发展了一种叫做“原型和基本层次理论”的理论。原型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当我们说一种分类的时候,脑子里会认为某种概念是更典型的。例如说起“鸟”,人们更常想到麻雀、金丝雀等,而更少想到鸵鸟。麻雀比鸵鸟更典型。基本层次理论简单来说,就是相较于较高层次的范畴如“动物”、“家具”、“汽车”和较低层次的范畴如“波斯猫”、“敞篷椅”、“敞篷跑车”,中间层次的范畴“猫”、“椅子”、“汽车”更为重要。中间层次,也即基本层次,是我们最容易识别的层次,是孩童时最先学习的层次,也是日常讲话时最常使用的层次。例如,我们会说“那边有一条狗。”而不是“那边有一只哺乳动物。”或者“那边有只牛头梗。”(当然我们可能会说有只柴犬或哈士奇,这和下文介绍的内容有关。)

遣词造句不准确的例子(如何通过遣词造句)(5)

图片来自网络

基本层次也是我们的知识被组织起来的层次。

知识主要是在基本层次上被组织起来的。这是由下列方式决定的:当研究人员要求接受实验者者列出范畴的特征时,对于处在上位层次的范畴成员(家具、交通工具、哺乳动物),他们几乎列不出什么特征;

对于处在基本层次的范畴成员(椅子、汽车、狗),他们列出了他们所知的大多数特征;

而对于处在下位层次的范畴成员(摇椅、赛车、猎犬),实际上他们对其所具有的知识并不比对基本层次范畴成员所具有的知识多多少。

不过,将哪一层次的概念作为基本层次,也受文化和专业影响。例如,从小生活在大山中的人,会把“枫树”、“杨树”等作为基本层次;而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会把“树”作为基本层次。如果你是某一领域的专业人士,会把更下位的层级当作基本层次。所有的这些关于范畴的理论都对我们“如何理解对方”和“如何提问”有很好的启示。看上去我们听到了同一个词汇,但是这个词汇在对方脑中和在你的脑中的概念和范围极有可能是有差异的。我们在提问或沟通时可以关注:

  • 你所说的这个词侧重哪个/些特质?(家族相似性)例如当你说“我们玩个游戏吧。”你在意的是其中的娱乐性还是竞争性?
  • 你说的这个词是中心成员,还是非中心成员?(原型/中心成员)例如你说“来点红色吧。” 大红洋红转红还是死亡芭比粉?
  • 我在谈论的对我来说是基本层次的事情,对于对方来说是否熟悉呢?(基本层次)

03

理想化认知结构

当我们说一个词的时候,我们说的意思和听者听的意思会有不同,这取决于我们在词义上对于范畴的划分,或者说选取。除了在词义上,我们还在社会文化因素上进行选取。例如我们来考虑“大龄剩女”这个词。且不论这个词包含的恶意,假定“大龄”指 30 岁,单纯从含义上说,它的定义是什么?包括哪些人呢?30岁以上没有结婚的女性?

遣词造句不准确的例子(如何通过遣词造句)(6)

图片来自 Pixabay

30 岁以上有男友的算吗?嗯...算吧,没结婚的都算。30 岁以上离过婚的呢?嗯...好像不算。30岁以上从没结过婚的女性。30 岁以上,不婚主义呢?这.....30 岁以上,不婚主义,且有男友呢?这应该不算。30 岁以上,同性恋呢?这….好像也不算。30 岁以上,异性恋,有结婚打算,从没结过婚的女性。60 岁以上,从未结过婚呢?这.....如果是从小生活在原始森林,和动物一起长大,30 岁以上的女版人猿泰山呢?这.....有这样的吗?30 岁以上,在没有婚姻制度,实行走婚(男女中意的话,男方可在晚上到女方家中,早上离开)的摩梭族呢?这…..所以你看,“大龄剩女”,看定义像是 30 岁以上没结婚的女性。而实际上,它在我们的概念里,基本是指,在“一夫一妻”制中,30 岁以上,异性恋,有结婚打算,从没结过婚的女性。这是词汇背后蕴含的基于社会和文化考量,被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George Lakoff )称为“理想化认知结构”的东西。我们在沟通的时候,要关注别人对一个词词义范畴的划分,还要关注背后的理想化认知结构。但是,这还不是最复杂的。我们再来看看“母亲”这个词。母亲,似乎可以定义为“一个生过孩子的妇女。”百度百科的定义是“是亲属关系称谓的一种,是子女对双亲中女性一方的称呼。也用于比喻养育人的某一群体或事物。”然而正如我们将看到的那样,没有一种定义能包含所有的情形。母亲实际上是由多种认知模式构成的一个集群模式:

—— 生育模式:生育过的人是母亲。

生育模式通常伴随着一种遗传模式,尽管自从卵子和胚胎移植技术发展以来,生育模式和遗传模式并非总是互相吻合的。

—— 遗传模式:贡献遗传物质的女性是母亲。

—— 养育模式:养育了一个孩子的成年女性是那孩子的母亲。

—— 婚姻模式:父亲的妻子是母亲。

—— 家系模式:最亲密的女性长辈是母亲。

所以当有人这么说,尽管很匪夷所思也是有可能的:我有 4 个真正的母亲:给我遗传基因的女人、生下我的女人、养育我的女人、以及我父亲现在的妻子。

遣词造句不准确的例子(如何通过遣词造句)(7)

图片来自 Pixabay

各种关于“母亲”的隐喻也是基于不同的模式。例如“失败乃成功之母”——生育模式。“他要他的女友像母亲般照料他。”——养育模式。所以,沟通、提问不仅要关注语言背后的认知结构,还要关注认知结构的结构:

  • 你所说的代表了一种怎样的理想化认知结构?忽略了哪些人/事物?
  • 你所说的是否是一个认知结构集群,你指的是哪一种?

也许你会说:我们为什么要关注这些?日常交谈中使用“母亲”或者“大龄剩女”这样的词汇也没有什么交流障碍啊。原型、理想化认知结构都体现了大脑偏爱“典型”,这种思维是有好处的。例如当一只狗扑过来,我们如果迅速识别出“狗”,而不是去在意它的毛色、尾巴的形状等细节,就能预测它之后的行动,对我们有没有危险。不去解释自己的性格、为人等各方面,而是给自己立一个“人设”能更快让人记住你。“典型”的思维基于的原则是“效率”,这个原则并不适合当目标为“全面理解”的场景。

例如你是在采访,你想要深入了解你的采访对象,你就得知道,TA 说出来的词汇,TA 选择这个词汇而没有选择那个,TA 所选择的词汇背后的范畴和理想化认知结构体现了什么?

又或者你想了解一门知识,这个行业里人们说的专有名词代表了什么样的范畴和认知结构,和日常语言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按日常语言理解,会产生怎样的误解呢?语言的妙处就在于,那些没说的信息、那些组织信息的形式,都透露着信息。

参考资料:乔治·莱考夫.女人、火与危险事物.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