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腾和卡罗拉对撞声音大(卡罗拉对撞速腾)

近两日,某车帝发布了一期一汽丰田卡罗拉与一汽大众速腾对撞的测试视频,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在视频发布短短24个小时内,该视频在某车帝的官网前台显示的播放量已经超过了200万,评论超过上万条,一石激起千层浪。

速腾和卡罗拉对撞声音大(卡罗拉对撞速腾)(1)

其实小编在看到视频时也有一些意外,但更多的还是对视频中一些地方存在疑惑和不解,所以我想尽量站在客观的角度,告诉大家我的疑惑和不解在哪。

首先,貌似眼看为实的对撞,更为具象还原某一特定实车实景的对撞。进一步通过主持人的个人意见在平台上引导出两车谁强谁弱,我们认为是存在疑问的。这里的问题在于,某车帝作为媒体,它该如何复原专业测试机构的完整碰撞流程呢?

速腾和卡罗拉对撞声音大(卡罗拉对撞速腾)(2)

众所周知,自从1978年NCAP成立并且开始搭建「车辆碰撞测试体系」后,各个国家也不断地发展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车辆碰撞测试机构,测试的标准、环节、形式都在不断完善,并且各个测试机构都只会采用单一车型的测试结果作为最终数据,为了就是将可控制变量降低到最小,从而获得最为准确的数据。但某车帝的碰撞测试为两台车50%正面相撞,这其中牵扯到的变量比传统碰撞测试已多N倍。

速腾和卡罗拉对撞声音大(卡罗拉对撞速腾)(3)

速腾和卡罗拉对撞声音大(卡罗拉对撞速腾)(4)

其次,此次选取的测试车型分别是2021款卡罗拉1.2T S-CVT先锋版,指导价为11.98万元;以及2021款速腾200TSI DSG舒适智联版,指导价为15.09万元,两款车型均配备了头部侧气囊侧气帘和膝部气囊。对比两款车型后你能发现,速腾的车身尺寸要比卡罗拉长118mm,整备质量也比卡罗拉重了45kg,对此,节目视频也并未进行针对性说明,仅在节目中主持人含糊地表示两车重量相近,显然这对卡罗拉来讲是不公平的。简单的物理学常识告诉我们,同等速度下两个物体相撞,质量更重的一方占优势,这些看似很小的差异绝对不能忽视,它们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之前某车帝自己也做过报道,轿车与SUV对撞,轿车肯定吃亏。这涉及很多物理方面的知识,企业车型设计技术人员应该有很系统的理论可以对这次评测作反驳的,但理据一定要进行包装。

再加上节目中这两辆车的相对速度已经达到了128km/h。可以说,此次碰撞的相对速度已经超过了专业碰撞机构制定的标准,也将导致车辆基本报废。因此,在这样的情形下,再去讨论哪辆车结构更完整,样子看起来更“好看”还有什么意义呢?

速腾和卡罗拉对撞声音大(卡罗拉对撞速腾)(5)

与此同时,无论是本期视频还是往期视频中,某车帝都没有公布测试的标准、准备环节、以及如何判定两车的优劣。对于这样一个本应非常严谨的实验,细节上的缺失不免让人对接下来的论断有所质疑。因为这样关系到成员安全的严肃话题是不仅是需要对用户负责,还要对车企负责。

例如,在视频中主持人说卡罗拉在碰撞后车辆没解锁,但事实上,该版本的卡罗拉就不具备自动落锁功能。默认如果不是车内特意去锁车,都是可以开的状态。所以在卡罗拉并未配备“自动落锁功能”的前提下,为什么测试车要人为解锁呢?如果这是碰撞流程中的一环,是不是要提前交代清楚呢?

速腾和卡罗拉对撞声音大(卡罗拉对撞速腾)(6)

最后,也是我们心中最大的一个疑问,作为实车对撞,更多的精力应该在于分析假人身体的伤害情况,细化到安全带对人身体伤害的程度等等,但为何在两车碰撞的测试完成后,主持人只是反复的强调某辆车的某个部位变形了、某辆车的后排座椅“飞了”、某辆车的车门打不开锁了等等来推断出两车的安全性呢?既然在视频中,假人碰撞后的视频已经展示了,为何关于假人碰撞后的分析提及却少之又少呢,甚至在主持人拉开卡罗拉后门后,一开始就把目光聚焦在卡罗拉的后排座椅失效脱开,约束系统出现问题之上,但是后排座椅的假人却不翼而飞了,假人的受伤程度又是如何呢?

速腾和卡罗拉对撞声音大(卡罗拉对撞速腾)(7)

要知道,假人的数据分析是碰撞测试中最重要的环节,判一辆车安全与否,车身结构强度及变形量只是车辆安全性的参考,具体的评判标准还是得结合假人的碰撞数据。而某车帝既然已经下了血本弄来了假人,那假人的数据分析为什么没有一同发布呢?

我们认为会有这么几个情况:

1、两车假人数据都不好。

2、速腾的假人数据很好,卡罗拉的数据很差。

3、两车假人数据都很好。

首先第一点可以排除,两车碰撞的虽然很惨,但没有出现像皓影一样A柱明显弯折的情况,因此盲猜两车数据应该都不会特别差。

第二点可能性也不大,因为如果卡罗拉在测试中安全性拉垮,数据也不如速腾好,正好可以把假人数据公布出来,增加话题性,就像之前皓影对撞威兰达那次。

第三点我们认为最有可能。这种情况下虽然卡罗拉车身变形更严重,但保证了驾驶员的安全,说明卡罗拉还是一辆安全的车,只是速腾更好。但如果是这样的话,公布假人数据,这期视频的话题性、冲突性就会明显下降,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热度。而某车帝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花了如此大的价钱去做测试,公布真实数据而损失的流量热度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

速腾和卡罗拉对撞声音大(卡罗拉对撞速腾)(8)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这样的评测得出的结论是片面的,而且是有倾向性的。从实验流程上看,这场声势浩大的碰撞无法客观说明任何问题,对“哪车更安全”的讨论及认定也就无从谈起。也许该媒体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值得讨论的是,一场专业的碰撞测试都不能完整地展现出一辆车的安全性(还包含主动安全),更不要说变量太多的一次对撞。甚至在节目中,主持人还不止一次地将卡罗拉与速腾两车的碰撞测试结果与丰田TNGA架构和大众MQB平台的安全性联系到一起,按着吃瓜群众喜闻乐见的剧本走,更令不少网友质疑主办方是否为了“噱头”,引发两方品牌车主们的争议,就贸然进行的这次作业。不得不说,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该视频节目很懂吸引眼球的套路,但却缺失了碰撞测试的专业度,不具任何参考价值的同时,还给消费者带来一定困扰,让真相依旧不为人所知。

原本机构平台的碰撞试验,是向消费者提供参考体系,也为行业构建安全标准。但在这种利益关系不明、碰撞测试环节不够严谨、碰撞测试数据也并未披露的两车对撞试验中,主办方赚取了盆满钵满的流量,才是最终的“赢家”,参与碰撞的品牌沦为了工具人,而认真较劲的观众,才是这个剧本的小丑。

【策划】陆泽彬

【记者】张霜

【作者】

汽车现场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