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高水平特招专业(数学英才试验班首招高中生)

数学英才试验班首招高中生;入学后两次机会转专业,医学类与非医学类也双向打通;新增三个双学士学位项目、PPE(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

近日,复旦大学发布今年高考招生方案,人才培养有了不少新风向。

更多的交叉学科亮相

更多的交叉学科新专业,在复旦的招生方案中亮相,指向跨学科人才培养。高校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趋势日渐明显,双学士学位专业的设置愈加普遍。

今年,复旦大学共设置30个招生专业(类),招生计划较去年稳中有升。今年复旦招生计划中新增三个双学士学位项目、PPE(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为优秀学生提供多元发展的机会,培养发挥引领作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学生的多样、综合发展创造更佳条件。

复旦大学高水平特招专业(数学英才试验班首招高中生)(1)

复旦今年设置的三个双学士学位项目,在校内进行选拔,分别是:

法学—经济学,培养既掌握社会公正和秩序的内核精神,又熟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复合型人才;

国际经济与贸易—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培养起点高、基础厚、具有学科交叉背景,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需要的拔尖国际经济学后备人才;

预防医学—公共事业管理,培养既懂病理,又会管理,掌握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预防医学专业知识、现代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应急管理理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公共卫生卓越人才。

新增设的PPE专业即政经哲专业,全称为复旦大学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首届PPE专业学生已于2022年完成校内选拔。

复旦大学PPE专业背靠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社会实践、国际交流等资源丰富,强调学生的实践性、现实感、领导力,致力于打造全方位的国际教学网络,培养融会贯通,能够真正和国家、社会发展的需求相对接的学生;培养聚焦现实问题,会问问题、能分析问题、能解决问题的文科复合型人才。

复旦大学高水平特招专业(数学英才试验班首招高中生)(2)

据复旦招办透露,学科融合的核心是打造学术共同体,激发思想碰撞形成学术合力。学科建设是现代大学发展的永恒主题,打造融合创新的学术共同体是复旦未来发展的重要路径。

转专业通道持续扩宽

专业不喜欢,可以转!转专业通道持续扩宽,赋予学生更多选择权。

今年起,复旦大学将医学类专业与非医学专业间的转专业通道首次双向打通,为医学类专业学生提供了更灵活的发展路径。除招生时有明确限制者外,所有学生均可在第一学年或第二学年的春季学期申请转专业,获得进入其他专业学习的机会。

也就是说,除俄语、朝鲜语、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只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入学后不实行校内转专业政策以外,复旦大学其它专业均给予学生至多两次转专业的机会。

复旦大学高水平特招专业(数学英才试验班首招高中生)(3)

据复旦招办介绍,让专业的选择更灵活,旨在尊重学生个性成长、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个人志趣选择,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数据显示,复旦大学每年各专业设置的转专业接收计划数占一年级学生数的比例在15%-20%之间,但因为经过一年深入学习,学生增加了对高考录取专业的兴趣和志向,实际提出转专业的人数明显低于转专业计划接收人数。但近年成功转专业人数逐年上升。2021年,超过60%申请转专业同学成功转专业。

顶尖人才创新培养

今年,复旦大学新增计算机科学拔尖人才试验班(本研贯通),同时,数学英才试验班首次面向高中生招生。

复旦大学高水平特招专业(数学英才试验班首招高中生)(4)

复旦本年度新增的计算机科学拔尖人才试验班,采用“本研贯通”培养模式,院士加盟、专家坐镇,全员配置学业导师,个性化培养真正做到“一人一方案”。

该新增试验班通过荣誉课程体系、研讨式教学提升学生能力,专用学术资源配置开拓学生视野,国际化培养对标国际计算机顶尖人才培养体系,目标指向培养引领未来的拔尖创新计算机科学领军人才。

作为“未来数学家摇篮工程”建设方案之一,复旦大学于2019年11月,与上海数学中心共同启动“数学英才试验班”计划,首期、第二期的英才班选拔皆在校内进行,在本年度首次面向高中生进行招生,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前置。

“数学英才试验班”优中选优,创新机制,课程改革、导师制、科研指导、国际交流……“特别定制”的培养方案给了真正热爱数学的英才班学生们独立学习、合作交流、发挥潜能的机会,指向培养未来的数学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