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死得最窝囊四大名将(三国有两个羊衜)

三国时期有很多名字相近的人,近来小编发现居然有两个人重名重姓,他们都叫羊衜dao,幸亏一个在曹魏为官,一个在东吴任职,否则那可让人十分迷惑了。

三国时期死得最窝囊四大名将(三国有两个羊衜)(1)

曹魏上党太守羊衜

泰山羊氏,是泰山郡的一个羊姓士族,自东汉至魏晋南北朝一直活跃于政治及军事舞台。羊续为东汉南阳太守,他有三子:羊袐任曹魏京兆太守,羊衜任曹魏上党太守,羊耽任曹魏太常。

羊衜的两任妻子也都是东汉名门士族出身。原配孔氏是汉末名士、少府孔融的女儿,继妻蔡氏是汉代大儒、左中郎将蔡邕的女儿。羊衜和孔氏生有一子羊发,和蔡氏生有两子一女:羊承、羊徽瑜、羊祜。羊衜的长子羊发,官至都督淮北护军。女儿羊徽瑜嫁给了司马师,所以泰山羊氏在两晋时期发展到顶峰。

三国时期死得最窝囊四大名将(三国有两个羊衜)(2)

西晋建立后,羊祜累官尚书右仆射、卫将军,封钜平侯,深受司马炎信任。泰始五年(269年),出任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荆州诸军事,坐镇襄阳。在荆州屯田兴学,以德怀柔,深得军民之心;扩充军备,训练士兵,全力筹备灭吴计划。可惜公元278年羊祜病逝,临终前举荐度支尚书杜预接替职务。死后获赠侍中、太傅,谥号为“成”。

三国时期死得最窝囊四大名将(三国有两个羊衜)(3)

两年后,晋武帝依其策划灭吴,完成统一。晋灭吴的战争结束了汉末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使中国重归一统。羊祜虽然没有亲自参加这次战争,但他为规划、准备这场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战后,当满朝文武欢聚庆贺的时候,司马炎举杯落泪说:“这是羊太傅的功劳啊!”随后派谒者杜宏告祭羊祜庙得胜的讯息,唐宋时期羊祜得以配享武庙。

三国时期死得最窝囊四大名将(三国有两个羊衜)(4)

吴国大臣羊衜

羊衜,荆州南阳人,才博辩捷,孙权称帝后立孙登为太子,羊衜作为孙登宾客,任太子中庶子。孙权为孙登选了很多青年才俊辅佐他,胡综受孙登命著宾客名录:“超逾伦匹,则诸葛恪。精识时机,达幽究微,则顾谭。凝辨宏达,言能释结,则谢景。究学甄微,游夏同科,则范慎。”

三国时期死得最窝囊四大名将(三国有两个羊衜)(5)

羊衜私下反驳:“诸葛恪才而疏,顾谭精而狠,谢景辨而浮,范慎深而狭。”所言皆有指趣。因此,不为诸葛恪等人所亲近。后来四人因种种原因没落败亡,吴人服其言之有徵。羊衜善于识鉴人物,并闻名当时。全琮、朱据、郝普等吴国权贵争相结交隐蕃,羊衜却拒绝与其交往。后隐蕃暴露其为魏明帝派驻的间谍身份因为被诛,众人佩服其先见之明。

三国时期死得最窝囊四大名将(三国有两个羊衜)(6)

238年公孙渊遭魏国进攻,遣使向吴国求救。因其先前诡诈吴国,众臣主张斩使者拒之,唯独羊衜建议遣兵救援。孙权问其缘由,答道:“斩使拒之只是匹夫的放肆之怒而舍弃称王称霸之计。不如善待使节,若魏国不敌公孙渊而我军前往救助,那是我们恩结遐夷,义盖万里。若公孙渊和魏国交兵相持不解,那我们就可以趁机掳掠傍郡,驱略而归,对当年公孙渊诡诈行为报仇雪恨。”

三国时期死得最窝囊四大名将(三国有两个羊衜)(7)

孙权闻之大喜,命羊衜为使者,督郑胄、孙怡等勒兵攻打辽东,并致信公孙渊,假意安抚:”请俟后问,当从简书,必与弟同休戚,共存亡,虽陨于中原,吾所甘心也。司马懿善用兵所向无前,深为弟忧也。” 大军未至而公孙渊已败亡,吴军趁虚击败魏将张持、高虑,掳男女物资而还。

参考资料:《三国志》裴松之注、吕思勉《三国史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