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父母给孩子怎样的教育)

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上顺利而成功的人生,那怎么教育孩子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

对我们周围的大多数父母来说,对孩子最大的希望围绕着“好成绩——好大学——好工作——好人生”思路展开。在这个思路中,好成绩决定着孩子的人生,因此稍有差池,父母们就患得患失,鸡娃的同时,仍不免感到深深的焦虑。

最近看《有限管教:如何培养独立、自信、上进的孩子》这本书,相对于我所看到的焦虑的父母,作者三谷宏治作为三个女儿的父亲,却显得淡定得多。他的三个女儿并没有考上名牌大学,职业发展也称不上卓越,但了解了三谷宏治的教育思路之后,我明白了作者淡定的原因。

三谷宏治是波士顿咨询公司和埃森哲管理咨询公司的咨询顾问,因为职业的关系,他从未来人工智能时代所需能力的视角去思考孩子的教育,并通过学习和生活中的很多细节培养孩子的能力。

三谷宏治认为,未来智能时代,孩子最重要的是具备试错能力,而试错能力=决策力*想象力*生存力。他在看清未来的同时,把孩子的培养落到具体的家庭教育生活中,他对孩子的教育日常,都在为孩子的未来生活做准备。在这种思路下,他不太关心孩子的考试成绩,也对孩子能不能上好学校不感兴趣,他认为这些东西不能用来决定孩子的人生。他的教育重点,是培养孩子未来所需的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即使目前没有取得世俗的成功,他们未来的人生却可以令父母放心。

这种以家庭教育为起点,把孩子的现在与未来连接起来的思路与实践,或许能帮助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减轻内心的焦虑与迷茫。

父母如何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父母给孩子怎样的教育)(1)

01 培养孩子适应未来的能力

与“鸡娃”相关的有一个词,叫“内卷”。

内卷的本质,是让自己的孩子有能力去争夺有限的优质的社会资源,未来能过上美好的生活。

为此,父母们想尽办法让孩子好好学习。

父母们相信,只有孩子考上好大学,才有能力在找好工作的竞争中胜出,他才会拥有更多的人生选择权,他的人生才会幸福。

但是,拼命让孩子进入好大学找到好工作,他的人生就从此安稳无忧了吗?

现实是,考上好大学未必能找到好工作,现在的好工作未来怎么样也很难说。

10多年前,我从新闻学院毕业的时候,纸质媒体的发展如火如荼,同学想进入好的报业集团,要经过层层的严格筛选。那时候,能成功进入报业集团工作的同学,大家都感觉他们前途一片光明。

但谁能想到,短短10来年,纸质媒体的发展就遭遇了巨大的冲击。那些身在报业集团的同学,纷纷寻求别的机会。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也有少数同学在时代发展的列车前痛苦彷徨而找不到好的出路。

未来,是人工智能的时代,孩子们会遇到很多我们无法想象的新问题,也会有很多我们无法预测的新挑战等着他们,仅仅想靠好大学、好工作去面对未知,是很难的。

《斯坦福学习法:有效提升孩子能力的8个方法》一书中认为,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生存力”。

无论时代怎么变化,有能力去适应新规则、解决新问题的孩子,才能真正过好自己的人生。

02 让孩子独立决定自己的人生

关于孩子教育,知名主持人敬一丹曾经说过一句话:越独立越安全。

她认为,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只有培养女儿的独立能力,让她拥有独立面对一切的能力,才能让女儿更安全。

正因为有这样的想法,敬一丹一直注重培养女儿的独立性,女儿的一切事情由她自己决定。

女儿从很小的时候,敬一丹就在衣柜里空出一格,专门给女儿放衣服。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女儿每天自己决定穿什么衣服。

在敬一丹有意识的培养下,女儿在上学、出国、工作、谈恋爱和结婚这些人生大事上,全部是自己做决定。

这样独立有主意的女孩,成为了中国首位极地向导,从事着真正热爱的职业,活出了自己想要的人生。

无论父母怎么心疼孩子,孩子的人生路迟早要他自己去走。

在孩子碰到问题时,父母别急着插手,放手让孩子去试错,锻炼孩子不断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所要面对的未来世界,需要孩子具备适应新情况甚至创造新规则的能力,只有独立自主的孩子才有可能具备这种能力。

《有限管教》一书中说道:所谓家庭教育,其实就是一个为期20年的独立人才培养计划。

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练习独立的机会。

03不是放纵不管,而是有限管教

说到独立自主,有父母可能要说,一切事情由孩子自己决定?那不是放纵吗?

其实,大胆放手并不是对孩子放纵不管,而是在管教中注意“界限感”,对应该由孩子独立决策的事情不过度插手,但对孩子决策能力以及试错能力的锻炼却严格要求。

《有限管教》书中有这么两个例子:

在升学问题上,作者把上哪所学校的决定权交给孩子自己,但要求孩子根据自己的情况,认真地调查心仪的学校,不充分调查都不行;

在考试这件事上,他对孩子的考试分数没有要求,即使孩子考得很差,他也不会数落孩子,但考试过后,他会让孩子认真思考改善成绩的方法。如果不认真思考,就会采用停发零用钱、没收手机等措施。

作者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求孩子考到好学校、取得好成绩,而是不断训练孩子独立做出人生决策的能力,以及面对失败也能继续实现自己想法的试错能力。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考试成绩不是最重要的,即使失败也不会放弃的意志(生存能力)更为重要。

那么,父母在哪些事情上要放手,哪些事情上又需要管教呢?

父母和孩子都有自己的课题。《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提到“课题分离”这个概念,并告诉我们: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孩子自己的课题由他自己去负责、由他自己去思考并做出决定,做有界限感的父母,才能让孩子有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结语:

《有限管教:如何培养独立、自信、上进的孩子》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拨开眼前令人焦虑的一些教育问题,从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视角来看孩子能力的培养。书中还有很多作者培养孩子的生活案例,我从这些案例中学习到了如何在具体的生活中去培养孩子未来需要的能力。而让父母们头疼的“如何让孩子独立决定玩游戏和电子产品的时间”“怎么让孩子体会到读书和学习本身的乐趣”等问题,书中也有经验可以借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